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回顾了国外在木材流体渗透性方面进行的研究情况,介绍了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和木材结构模型,简述了我国木材流体渗透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以及我国在提高木材渗透性上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木材渗透性的控制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木材渗透性对高效加工与利用木材的重要作用,从木材渗透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及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出其主要发展方向.木材渗透性的控制因素方面,应进一步借助SEM-EDX,TEM,FTIR,NRM,CT等先进手段,深入分析木材的主要渗透通道,以更精准地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木材浸注技术方面,应注重联合多种技术,或开发应用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新技术,以更好地改善木材渗透性.  相似文献   

3.
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的发展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和常用的木材结构模型;简述了我国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的发展和现状,以及自6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木材渗透性研究的理论主要包括线性粘滞液体流的Hagen-Poiseuile方程,非线性粘滞液态流的Erk或Bar方程,气体滑流效应的线性气体流Adzumi方程;常用于木材渗透性研究的木材结构模型有:均匀并联毛细管模型、Sebatian针叶材模型、Pety串联流导模型、Comstock针叶材模型,以及Bramhal提出由Bolton改进的渗透截面随长度衰减模型;此外还有关于短毛细管的Couete修正和Clausing修正。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木材流体渗透性及其控制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就落叶松木材流体渗透性及其定向控制的问题作了研究。试验包括木材气体渗透性、液体渗透性以及吸水动力学等方面,此外还进行了木材显微化学试验和显微气体渗透性试验。研究表明,落叶松木材(心材)经溶剂抽提处理后,其渗透性显著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木材可压缩流体的流动型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针对可压缩流体在木材中渗透时出现的粘性流、滑流与非线性流,根据木材解剖构造特性运用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有关理论,分析讨论了粘性流、滑流与非线性流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及其与木材中可压缩流体渗透性的关系。粘性流存在于木材中流体通过的所有孔隙,而滑流存在于木材中满足滑流产生条件的那部分孔隙中。在通常的渗透压强条件下Re≤10,木材中流体渗透的流动型态不存在湍流。流体动能损失导致的非线性流的出现,使可压缩流体的流动特性偏离达西定律,当使用Klinkenberg方程和Adzumi方程分析测量数据研究木材可压缩流体渗透性时,要注意非线性流的影响,降低渗透压强能减少或避免非线性流。木材可压缩流体渗透性与可压缩流体的流动型态间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6.
参照木材流体渗透特性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大型丛生竹种———龙竹竹材的纵向气体渗透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和含水率对竹材纵向渗透性有显著影响。预处理可提高竹材气体渗透性,水煮预处理试件的渗透性优于汽蒸预处理试件的渗透性;随竹材试件含水率降低,竹材纵向气体渗透性增加。这些结论可为竹材防霉处理、染色处理、防火处理等改性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木竹材内部的流体渗透属于细观渗流范畴,解析木竹材料细观渗流规律对木竹材高效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对于木竹材流体渗透性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多集中在渗透性能的表征方面。从多孔构造解析角度,揭示木竹材细观渗流性能变化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从多孔材料结构表征分析角度出发,总结了木竹材料微观构造对应的多孔结构特征、孔径分布情况;系统归纳了木竹材料多孔结构特征主要表征方法(直观分析法、间接测试法及分形维数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解析流体在木竹材中的渗透路径和渗透规律,总结木竹材多孔特征与细观渗流之间的关系;综述了可有效改善木竹材细观渗流特性的三类主要方法,即生物、物理及化学处理法,分析了当前木竹材细观渗流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木竹材料细观渗流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木竹材的性能分析及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木材渗透性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木材渗透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和常用的木材结构模型,简述了我国学者在木材渗透性应用上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一些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及其液体渗透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保护是节约木材资源、提高木材使用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长期、高效的木材保护,通常需要对木材进行整体浸渍处理,即通过木材的多孔结构将包含有效成分的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引入木材内部。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笔者介绍了其分类以及各类型的定义和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溶液、微乳液、乳浊液、溶胶、悬浊液型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在木材中的液体渗透性方面研究进行了概述。对于水溶型木材保护剂而言,木材构造、木材抽提物及处理药剂的性质是影响其液体渗透性的主要因素;油溶型木材保护剂的液体渗透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溶剂的性质,轻油溶剂比重油溶剂的渗透性更优;乳浊液的液滴粒径与木材纹孔膜上孔隙尺寸相当,因此其渗透性与液滴粒径、树种密切相关;微乳液比乳浊液更易渗透,甚至可部分进入木材细胞壁;溶胶形成胶体粒子后在木材内的渗透与木材构造、胶体粒子粒径及p H等相关;悬浊液型木材保护剂由于粒径较大,在木材内的渗透性不佳,分布也不均匀。分析了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应系统、深入地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分散体系在木材中的液体渗透性,并为木材保护分散体系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木材可压缩流体渗透中滑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甫成  吕建雄 《林业科学》1993,29(3):248-256
在气体平均压力倒数为1.4-48atm~(-1)范围内测定了长白鱼鳞云杉和红松木材可压缩流休渗透中滑流效应及影响滑流的因素,论述了木材中流体流动形态和机理。研究表明,两种木材可压缩流体渗透中均产生滑流,但长白鱼鳞云杉中滑流高于红松。前者滑流渗透性与真渗透性百分比、比名义渗透性与真渗透性比、滑流因素分别为69.39%、1.69、0.356atm;后者分别为37.64%、1.376、0.197atm。滑流的大小与木材有效毛细管半径、真渗透性和气体平均压力有高度紧密相关。木材有效毛细管半径愈小,真渗透性愈低,或气体平均压力愈低,则滑流效应愈大。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性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定向培育和木材资源的优化利用, 都需要对大量木材样本的性质进行快速测试.然而, 传统的测试方法成本高、效率低, 不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的无损评价方法, 能够迅速、准确地对木材试样的性质进行预测.文中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在预测木材化学组成、物理力学性质、解剖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A portable X-ray apparatus generates soft X-rays which have a continuous wavelength (wide range). When using continuous wavelength X-rays, the mass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oft X-rays is changed as the penetrating depth in wood increases, unlike monochromatic X-rays which are usually used for medical purposes. In safety inspections of historic buildings, penetrating depth varies in an X-ray radiograp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is a powerful tool that helps determine the density information of the inner sections of buildings. Because only portable X-rays can be used in historic buildings and the penetrating depth can vary, the mass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wood according to penetrating depth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statistical metho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the penetrating depth on a density calculation made by a portable X-ray apparatus. X-ray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wood specimens of various depths. From the results, a statically determined mass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SMAC) ( $ \mu = - 0.214\ln (t) + 0.7251 $ ), which is the equation of mass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penetrating depth in wood, was derived to convert radiographs to density radiographs. All projections were converted into density profiles using two methods, average mass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and SMAC. Based on the density profile for each projection, a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a cross-section was reconstructed by 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ases using a consistent mass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SMAC provided much higher precision in density prediction than the average mass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13.
当代木材科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木材的解剖、化学、物理、力学、干燥、防腐等领域,阐述了现代木材科学正向纵向深入和横向交叉的方向发展。木材科学正面临着因环境、木制品性能和木材优化加工等社会重大问题的挑战。国际间共享木材科研成果、共享设备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的合作化和国际化正成为现代木材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木、竹、藤材的变色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木材变色的机理、类型、成分和影响因素, 木材变色的预防和消除以及生物防治等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 综合论述了木材、竹材和藤材的变色防治研究现状, 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低毒或无毒、高效、多功能的防变色剂的研制开发仍是木材工业变色防治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2)开展色变脱除, 恢复已变色材原有颜色和价值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3)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 污染小, 成本低, 应加强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4)通过热处理或光辐射等手段, 诱导木、竹、藤材变色, 进行调色处理, 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5)与木材相比, 竹材、藤材变色的研究落后, 尤其是藤材变色, 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作为世界四大基础材料中(钢铁、水泥、塑料、木材)唯一的可再生资源,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从木材微观分子生物学到宏观木结构,再到新型木质纳米材料进行全面阐释,对于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木材科学与技术已发...  相似文献   

16.
Wood colo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termine wood impression. It is also the most vivid and active factor in furniture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 It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wood commercial value, and strongly influences wood sale competition power. Wood discoloration is the change of normal wood color. Plywood, veneer, furniture and decorative wood products have some limits on wood discoloration, and export products have also strict limit on it. Discoloring of biomass wood is…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成为当前追逐的热点,并广泛应用在木材科学领域中。数字图像技术所具备的现性好、精度高、灵活性强等优势,为木材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手段。文中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木材宏观与微观方面对木材缺陷、木材纹理、细胞特征等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木材科学研究中主要用到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