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研发高水平的技术成果、打造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为例,分析了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源头创新;积极创办科技示范基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保护与补助机制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管理》2017,(5):37-40
文章阐述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与经验,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统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增加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等对策,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和途径,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通过实例说明了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机制,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应建立健全促进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和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企业和合作社的成果转化能力,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5.
郭涛  刘亭  李博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56-2457,2460
基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处于薄弱的环节,不利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宗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水平较差,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传播速度,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对策,包括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效能、探索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培育实用型技术创新队伍、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文章阐述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指出了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政府职能、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资金筹措、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对策,以推进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8.
杨田甜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50-22052
通过研究江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研究了目前影响江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加速江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和完善成果转化平台等。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深刻剖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特征、转化渠道和接受用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如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农科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养新型农业科技成果用户,旨在为我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加快云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对云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等促进云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Pyrogallol inhibits the Omethylation of epinephrine and norepinephrine by 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 in vitro as well as the metabolism of these catecholamine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methylated metabolites, in the intact mouse. Since pyrogallol also prolongs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epinephrine, it is suggested that 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 terminates the actions of the catecholamine hormones.  相似文献   

12.
13.
高校专利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校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是获得知识产权的重要单位,专利的保护和管理是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重点内容。文章针对高校专利保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保护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培养管理人才、提高专利质量、减少专利流失等对策,为高校专利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草海耕地土壤与农作物中DDTs和HCHs残留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草海流域周边成熟期整株农作物及土壤样品,分析测试其中DDTs和HCHs的含量,对比研究了土壤和作物中DDTs和HCHs污染水平及其在作物中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HCHs和DDTs残留检出率均为100%,残留范围分别为0.06~16.66μg·kg-1和0.08~39.77μg·kg-1,土壤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均小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三种农作物中DDTs、HCHs及Σ(DDTs,HCHs)残留量差异显著,HCHs含量最高的是玉米,DDTs和Σ(DDTs,HCHs)最高的是马铃薯;三种农作物中HCHs和DDTs残留的风险系数均为1.1,属于低度风险,农作物中DDTs、HCHs及Σ(DDTs,HCHs)的安全指数IFSC均小于1,DDTs和HCHs残留量对三种农作物安全影响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我国科研院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点的分析,结合科研院所在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环节、学术氛围、研究平台以及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加强科研院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为提高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安壕 《古今农业》2021,(1):53-65,52
木薯原产美洲,于清道光年间传入中国,并在广东各地逐渐推广传种,民国时有过一场大规模的推广运动.本文全面梳理木薯在晚清、民国广东的引种推广过程,包括探讨木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地点,阐述木薯在广东从早期平稳渐进,到抗战时期快速发展的推广过程.最后,分析探讨木薯在广东成功推广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4~2006年的遥感MODIS-NDVI和地面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NDVI时间序列的变化与贵州中部农作物生长发育及长势的规律。结果表明:遥感植被指数与秋粮作物生育期和长势存在较好的相关性,NDVI=0.7和ND-VI>0.75对应了黔中水稻和玉米的关键生育期及对温度条件要求最敏感的时期。利用卫星资料得出的植被指数,可用于建立秋粮作物产量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8.
方茸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26-5327,5330
1999与2000年安徽省汛期出现了2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模态。1999年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安徽出现南涝北旱,而2000年雨带位于淮河流域,安徽出现北涝南旱。通过环流对比分析认为1999年南涝北旱主要是6~7月鄂海阻塞高压的形成和维持及8月大陆异常的高压所致;2000年副高较1999年长期显著偏弱偏东、脊线位置偏北是形成雨带偏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是由于副高的影响机制不同而导致雨带位置的偏差。统计分析表明,副高对拉尼娜的响应滞后6~18个月最为显著,2000年副高的变化是对拉尼娜的响应,而1999年副高的变化可能是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另外,通过对南亚高压的季节性转换与夏季东亚阻塞高压的关系分析认为,南亚高压季节性转换早,夏季东亚易形成阻塞,江淮梅雨显著。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对氮磷元素吸收利用的生理生态学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磷元素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其存在形式多样,相互转化方式复杂,其中全球氮循环和磷循环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从氮磷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方式、植物对氮磷元素的吸收利用和转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植物对氮磷元素变化的响应过程与机理等方面,总结了植物对氮磷元素吸收利用的生理生态学过程,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植物营养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伟湘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1):129-132
彩叶植物对园林景观绿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深圳市18个公园3种类型的景观绿地灌草层植物展开调查,得出不同环境下灌草层彩叶植物的种类,并根据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重要值等指标,对不同环境下灌草层植物进行分析,最后对不同类型景观绿地的彩叶植物应用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彩叶草、大叶红草、变叶木等彩叶植物在无郁闭度景观绿地中应用广泛,应用效果好;红背桂、金脉爵床等植物在林下景观绿地中应用广泛,应用效果好;花叶艳山姜是滨水景观绿地中应用较多的彩叶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