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菇液体菌种的生产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渣、马铃薯等为原料生产平菇液体菌种。用搅拌器进一步将菌丝打断,使单位体积中产生更多菌丝片段,充分发挥液体菌种优点。建立了液体菌种保藏和新接种方法。实践证明,平菇液体菌种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2.
李正飞 《食用菌》2009,(6):45-45
蘑菇发菌阶段因管理不当,常出现不发菌,菌丝不向下扎等现象。菌种播后不发菌、原因有以下四种。①菌种老化、菌丝活力不强。②培养料变没腐熟或水分过大,而菌丝不吃料。③培养料中氨有害物质多影响菌丝生长。④螨虫为害严重,菌丝萎缩不发。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培养基或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eSO4的方法,观察了铁离子对香菇菌丝生长、菌种保藏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铁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菌种质量,延缓菌丝衰老,提高香菇产量。FeSO4溶液的适宜浓度为3.759×102mg/L左右。  相似文献   

4.
对香菇、猴头菇、杏鲍菇和白灵菇四种食用菌的包埋菌种4℃低温保藏一年,对保藏后的菌株进行菌丝恢复培养,对生长速度、栽培料发菌吃料情况、液体菌种纤维素酶和漆酶对比观察,以传统试管保藏法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包埋法保藏的菌种,菌丝活力较为旺盛,菌种活力没有明显的衰退变化。  相似文献   

5.
蘑菇菌种有气生型、贴生型(匍匐型)和线状型等,不同型菌种的产量也有差异。多数人认为,贴生型的产量最高,但在培养斜面母种时,菌丝生长缓慢,接入粪草料或麦粒培养基后,菌丝恢复生长也不快,甚至还会死亡。本试验以四种培养基,观察了贴生型蘑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菌落特征,结果以玉米粉-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快,色白,粗壮而均匀。接入粪草料后,菌丝只需2天就能长入培养料。  相似文献   

6.
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液体培养基中适量添加三种基质原料,可显著提升其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同时提高菌丝球密度,但对三种菌丝胞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分泌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将优化培养基培养的菌种接种至平板上,菌丝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初期抗木霉污染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梅再胜  陈惠  张蜜  王清 《长江蔬菜》2015,(19):47-49
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除了杂菌感染和害虫为害之外,还存在菌种不萌发、菌种萌发后不吃料、菌丝消失、死菇等12种常见问题,现将其原因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菌种不萌发 1.1 症状 菌种块接种到培养料上,未见菌种萌发. 1.2 原因 ①播种时连续2~3天温度高于33℃,使菌种菌丝灼伤;②培养料内氨气浓度过大,导致菌种菌丝中毒;③菌种老化;④有螨虫为害.  相似文献   

8.
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不同硒浓度、不同培养天数以及菌种在含硒斜面上驯化与否等因素对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和孢子菌种培养的金针菇001号富硒菌丝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金针菇12号菌丝多糖含量最高;一定浓度的Na2SeO3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菌种在含硒斜面驯化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富硒菌丝以培养12d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香菇胶囊菌种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香菇胶囊菌种在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1)应用香菇胶囊菌种比用传统菌种可节约接种时间50%:(2)胶囊菌种的菌棒接种污染率比传统菌种降低11.65%;(3)胶囊菌种接种至菌丝萌发的时间和菌丝长满全袋时间分别较传统袋装菌种接种方式迟20h、6.33d,但菌丝日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4)在产量上,两种接种方式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制作成本上,每1000袋菌棒,用胶囊菌种比用传统菌种可节约100.6元。因此,在生产上应用胶囊菌种具有接种方便快捷、接种成活率高、成本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代料香菇胶囊菌种专用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选的基础上设计了9种香菇胶囊菌种专用培养基配方,以939为供试菌株,观察测试了茵丝生长速度、瘤状突起物形成时间与数量、菌种成型及在愈伤培养时的特征以及菌种持水性等特征指标,结果表明在胶囊菌种专用配方中粗细木屑的比例宜控制在(3~4):1,麦麸用量宜降低至5%~10%的范围内,并需添加15%~20%的细糠粉、棉籽壳粉,以及8%的LS1或LS2复合辅料,这样既可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和成型后的菌丝愈伤恢复,同时又能控制基质转色和菌皮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胶囊菌种保藏过程的持水性,延长保藏期。配方LSC1和LSC5可用作代料香菇胶囊菌种专用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1.
李静  李永波  吴卫东 《食用菌》2006,28(5):27-27
用维生素B1和尿素对灵芝菌种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①维生素B1对灵芝菌丝生长速度没有影响,还推迟菌丝吃料时间,添加50mg/k的维生素B1延缓菌丝的衰老,增加菌种的保藏时间。②尿素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速度,最适宜的浓度在30~100mg/kg,浓度过高反而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1菌种搅拌由于银耳菌种瓶内银耳菌丝多在菌瓶上部,香灰菌丝多在菌瓶下部,而底部还有部分未长到菌的培养料,所以银耳菌种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拌种。混合均匀的菌种可提高菌袋出耳率,使出耳快。未混合均匀的菌种可能导致接入料袋内的种块没有菌丝(培养料),或只有一种菌丝,或两种菌丝的量不均衡。若接入的菌种块没有菌丝,则菌袋  相似文献   

13.
浅析影响香菇液体菌种在生料中生长的因素袁彤光,林汝湘,洪奔奔(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广州510640)为了观察香菇液体菌种接入木屑等生料后,各种栽培条件对香菇菌丝生长产生的效果,并进一步完善其栽培工艺,因此我们设置了如下试验。(-)试验材料与方法参试菌种...  相似文献   

14.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亲子相关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10个平菇菌种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多菌种、二菌种和菌种内三组4×4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误差小;亲本单孢菌株与后代杂交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间不相关;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差异均显著,菌种间杂交非加性效应占优势,菌种内交配以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共选出菌丝生长速度配合力高的单孢菌株4个,杂交组合5个。  相似文献   

15.
1 草菇高产稳产的条件1.1 选择优菌良种 优良草菇菌种抗逆性强,出菇品质好,生产周期短。肉眼观察,菌丝呈灰白或淡黄色,均匀分布全瓶(袋),菌丝粗壮,有少量粉红色厚垣孢子,含水量约60%~65%。菌种菌龄栽培种15天以内(指两头接种的菌种),如一头接种的菌种则选菌龄20天以内的为好。母种和原种菌龄以不超过1个月为宜[1]。1.2 培养料合理搭配 不同菌种所适宜培养料种类不同,目前多以混和料为培养料,这样有利于保温,保湿和透气。辅料中麦鼓要足(以5%为宜),以增强出菇后劲。为保持培养料pH值偏碱性,浸料…  相似文献   

16.
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势的测定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3月以来,我所将平菇、金针菇、黄背木耳、鸡腿蘑四种食用菌母种按其不同部位转管后,其菌丝萌发,生长速度均显较大差异,使我们对食用菌中种属间差异,各菌种菌丝生长习性及接种块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我们认为,这一技术的采用,对于指导食用菌菌种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优良的羊肚菌(Morchella sp.)菌种,对野生的羊肚菌子实体进行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的研究。结果表明,孢子分离法优于组织分离法。对分离后的菌种进行纯化,由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菌丝体生长茂密且旺盛。孢子分离法得到的羊肚菌菌种经过液体培养的菌丝球形态和菌丝的显微观察结果均与标准的羊肚菌菌丝球形态一致,说明由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纯度可靠。孢子分离法分离得到的菌种为今后羊肚菌液体培养活性物质的研究和栽培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菌种质量是平菇丰产的关键。优质的平菇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应有如下特征:菌丝浓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绒毛状,有爬壁现象,在培养基表面有少量珊瑚状小菇蕾出现,菌龄以20~25天为宜,菌种断面菌丝明显,有明显的菇香味。如培养基表面出现大量子实体原基,说明菌种已成熟,要尽快使用。在引种之前,必须弄清菌种的温型,然后根据  相似文献   

19.
乐涛  陈凤曾  姬松山 《食用菌》2006,28(2):13-14
通过对6个香菇菌株的液体菌种代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丝萌发速度和生物学效率差别明显,L9608菌株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L241—4次之。6个菌株中以L9608、L241—4菌丝活力、生长势以及抗杂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宜于液体菌种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20.
实践表明,用罐头瓶装料制平菇栽培种,菌丝生长比用袋装料好,瓶装菌种播后24小时菌种块开始萌发,而袋装菌种播后要3天才能萌发。瓶装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吃料快;而袋装的菌丝呈灰白色,吃料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罐头瓶制种,菌种接触点多,生长快,15天长满全瓶,菌龄短,菌丝代谢旺盛;而袋装菌种接触点少,生长慢,25~30天以上才能长满袋,菌龄过长,再加之袋口的水分蒸发快,上部菌丝容易干燥,有老化现象,从而降低了菌种质量。另外,用袋子制种成本也比较高,因为袋子只能使用一次,而罐头瓶制种,如瓶子不破可以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