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高寒山区中稻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中稻种植的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广西三江县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的产量较高,均达到7662.0kg/ha以上,其中以Ⅱ优航1号的产量最高,达8743.5kg/ha,其余依次为Y两优1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Q优6号。从产量构成看,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均可在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但综合参试超级稻品种(组合)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抗病性、稻米品质、生长势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Y两优1号、Ⅱ优航1号4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高寒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稻直播栽培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8830S/P15、两优培九、Y优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播栽培示范试验,以育秧移栽为对照,研究了两种栽培方式间不同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部分农艺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各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产量在不同栽培方式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表现不一。两优培九产量直播高于移栽,8830S/P15直播与移栽产量相当,Y优1号直播后期倒伏,产量低于移栽。超级杂交稻在直播栽培下更易于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连山县农科所承担广东省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Y两优2号、Y两优302种植面积各为1hm2,以粤优8号作对照,示范区经实割测产,Y两优2号平均每667m2产量678kg,Y两优平均302每667m2产量661kg,比对照粤优8号分别增产21.9%和18.9%.介绍了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罗进  田维德 《农技服务》2011,28(11):1542-1543
为探明6个超级杂交稻品种在思南县引种适栽性,以当地适栽品种香两优875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6个超级杂交稻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金香优830(10 834.5 kg/hm2)、Ⅱ优264(10 607.7 kg/hm2)和内5优39(10 582.5 kg/hm2)产量比CK(10 431.13 kg/hm2)增产,增产率分别为3.86%、1.69%和1.45%;经综合比较各参试品种,金香优830各项指标优于其他品种,建议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5.
兴义市2014年在超级杂交稻的示范推广方面,以要素管控为核心,以优良品种为前提(示范区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Y两优6号和准两优527为主推品种)、以培育壮苗为基础、以增密足肥为手段、以抗倒防病为保障,找对了切入点,从基础上搭建高产架子,实现群体增产。经贵州省和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组成的专家组验收,66.7 hm2高产示范区平均产量798.2kg/667m2,比非项目区平均产量562.8kg/667m2,增产235.4kg;666.7hm2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790.8kg/667m2,比非项目区增产228kg;经农业部专家组验收,马岭镇平寨村6.67hm2水稻超高产示范区平均产量957.6kg/667m2,比非项目区增产394.8kg。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稻产量与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特点及其基因型差异。以两优培九、中浙优1号等8个代表性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为材料,普通杂交稻汕优63和超级常规稻胜泰1号为对照,于2007—2009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南县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超级杂交稻产量与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地点间、年度间、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超级杂交稻品种产量3年3地点平均为9.32~10.25t/hm2,比汕优63增产5.1%~15.6%,比胜泰1号增产8.9%~19.7%;氮、磷、钾养分需要量分别为18.48~19.85kg,3.75~4.63kg和15.90~17.40kg;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77.69~189.09kg/hm2,36.94~39.80kg/hm2和153.38~165.39kg/hm2,其中稻谷中氮素、磷素分别为61.2%~65.3%和67.6%~74.4%,稻草中钾素为86.9%~89.6%;氮素吸收率在分蘖中期约为20%,穗分化期25%~30%,抽穗期30%~40%,成熟期约为20%;磷素分别约15%,20%~30%,40%~45%,10%~20%;钾素分别为15%~20%,25%~35%,30%~40%,15%~20%。可见,超级杂交稻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养分需要量低于对照品种,说明超级杂交稻有利于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杂交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组合)。结果表明:Y优1号、两优多系1号(两优2008)、金优718、宜香9号、安隆3S/安选6号、新两优香4、NH0463、冈优1577、隆香优99等品种(组合)产量较高,理论产量在10 425~11 415kg/hm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Ⅱ优6号、科优21、Y两优6号、Q优6号、准两优527(ck),贵香优5号共6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而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良好,适合在思南县推广和栽培的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得出:"科优21"和"Y两优6号"这两个品种与其余参试品种(组合)相比具有较高的产量分别为772.3kg/667m2和762.2kg/667m2,且在各参试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在思南县内进行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Ⅱ优6号、科优21、Y两优6号、Q优6号、准两优527(ck),贵香优5号共6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而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良好,适合在思南县推广和栽培的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得出:"科优21"和"Y两优6号"这两个品种与其余参试品种(组合)相比具有较高的产量分别为772.3kg/667m2和762.2kg/667m2,且在各参试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在思南县内进行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宿松县水稻品种对比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择适合宿松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特开展水稻品种对比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展示品种均较耐高肥水,但在成熟期有2个品种倒伏,分别是盐两优888、皖稻149;未两优6号微倒。从产量结果看:产量10 500 kg/hm2以上品种1个,9 000 kg/hm2以上品种4个,7 500 kg/hm2品种9个,7 500 kg/hm2以下品种5个,产量排名前3位的品种为Y两优3399(10 549.0 kg/hm2)、Y两优555(10 485.0kg/hm2)、皖稻153(10 053.0 kg/hm2),该3个品种可作为主推品种推广应用,可为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确定主推品种及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时期运筹对超级杂交稻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时期运筹2个田间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y1)、稳长(y2)、穗总粒数(y3)均与施氮量(x)呈极显著的二次抛物线相关;每公顷穗数与施氮量显著线性相关.超级稻在各生育时期的生物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着水稻生育期的进程施氮量对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相同基-穗施氮比例(80-20)不同施氮量处理各个时期生物量变化趋势相似,后期生物量增加多的处理其产量普遍较高.该地区Y两优1号产量最高的施氮量为252 kg/hm2;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条件下,基-穗施氮比例60-40和基-蘖-穗-粒施氮比例10-50-25-15的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1649kg/hm2和11624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超级杂交稻最佳的N肥用量,试验用中浙优一号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N肥或单一施用N肥,不施P、K肥,产量均较低,在P、K肥使用量固定的情况下,随N肥用量增加,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施纯N量为18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当N肥用量过大,使用量超过纯N 240 kg/hm2时,产量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早季,对华南超级常规稻品种广超3号和胜泰1号、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培杂67和粤杂122、三系超级杂交稻组合丰优428和泗优998等6个材料成熟期的产量、干物质、剑叶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和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品种(组合)间差异.提出了本区早籼超级稻株型育种中成熟期宜掌握的生理指标量值为干物质量18441kg/hm2,剑叶叶绿素(a+b)含量4.5 mg/gFW;根系活力139μgNA/gFW穐;LAI 6.4;剑叶净光合速率10.7μmolCO2/m2穝左右.  相似文献   

14.
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钦州市秋冬春三季连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在旱区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再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早稻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Y两优1号、新两优6号;晚稻再生稻的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中浙优1号、特优航1号;年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是中浙优1号,其他超级稻品种(组合)的年平均产量也比普通杂交稻(对照)的高。综合各参试超级稻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稻米品质、生长势与再生能力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两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今后钦州市超级稻再生栽培的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087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施氮水平田间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纯N 270 kg/hm2,获得产量最高,达10 444.4 kg/hm2,增产效果明显,而且水稻群体生长理想,结构合理,成穗率高,单位有效穗多,且穗大粒多,千粒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进行了杂交水稻新组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140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之首,达9 151.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287.5 kg/hm~2,增幅33.33%;深两优862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为8 902.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038.5 kg/hm~2,增幅29.7%;甬优1540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第3位,为8 872.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008.5 kg/hm~2,增幅29.26%;拟下一年扩大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7.
不同超级稻品种筛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部分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在黔西南州中部地区的生长表现,筛选出适合黔西南东部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下的高产优质超级稻品种。[目的]2014年在贵州德卧镇毛杉树村韦仕兰责任田开展了Q优6号、科优21、蓉优396、C两优华占、Y两优6号、宜香2115、筑优985共7个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每个品种试验面积30 m2,每小区处理随机排列,7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播种期、栽培穴数、肥水及田间管理均一致。[结果]经过观察记载,测产验收,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环境及栽培条件一致情况下,Y两优6号、C两优华占2个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农艺和产量性状。[结论]C两优华占平均产量为13 080 kg/hm2,Y两优6号为产量为12 840 kg/hm2,这2个品种较适合在德卧及黔西南中部及气候、栽培水平相似地方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应武陵山区生态特点的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加快超级杂交稻的推广和合理布局,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开展超级稻新品种(组合)大田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两优 1016、两优 1047、两优 339、两优 5 号和两优 342 产量在 800.00 kg/667 m2以上,丰产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建议以上 5 个品种(组合)可以在龙山县生态条件下扩大示范,并申报农业部超级稻认定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早稻品种直播栽培的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6个早稻品种(组合),探讨直播栽培方式下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杂交稻产量为7 833~8 100 kg/hm2,差异不显著;常规稻嘉育948产量7 344 kg/hm2,杂交稻组合与嘉育948产量差异显著。杂交稻组合表现了不同的产量形成特性。产量水平相同的陆两优996和禾盛两优25,陆两优996穗大、粒重,而禾盛两优25穗多、粒轻。陆两优996和嘉育948的分蘖力相对较弱,成穗率较高。春光1号和株两优819分蘖力强,穗小;春光1号表现分蘖期较长,株两优819分蘖期短而集中。禾盛两优25生育前期发育快、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嘉育948、株两优30和春光1号前期发育慢、干物质积累量较低。不同品种直播栽培表现了不同的生育特性,因而直播栽培策略需因品种而异。在促进分蘖早发的同时严格控制过多分蘖、促进有效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两系超级杂交稻的最佳养分管理措施,以Y两优1号为供试材料,比较不同氮肥管理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高产生理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地氮肥管理(SSNM)处理的超级杂交稻产量达8 900kg/hm2,比对照(不施氮肥)和农民模式(FFP)分别提高35.7%和11.9%,氮肥的农学利用率比FFP提高153.0%,SSNM处理提高超级杂交稻的产量主要在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大幅度提高;2)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SNM处理比FFP模式分别提高9.6%、9.3%和7.9%。结论:SSNM处理较FFP模式能提高灌浆期根系活力、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善齐穗期剑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从而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