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滕州是"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65万亩,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形成了多种栽培模式,其中春季地膜栽培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面积10万亩左右,每亩纯收益6 100元。分析了这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分别介绍了春季地膜栽培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60-61
阐述了春花生—秋甜糯玉米—冬马铃薯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铜仁市通过"绿肥—马铃薯—玉米—高淀粉红薯86-21"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该栽培模式马铃薯平均单产11 190kg/hm2,玉米平均单产5 284.5 kg/hm2,高淀粉红薯86-21平均单产48 870 kg/hm2,总产值可达38 664.75元/hm2,纯收益达28 915.50元/hm2。  相似文献   

4.
采用春脱毒马铃薯—夏白菜—秋莴笋高产栽培模式,可实现增产增收,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脱毒马铃薯、夏白菜、秋莴笋的栽培技术,从而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在土层深厚的平原洼地,采用春马铃薯—夏玉米—秋白菜这一菜粮间作一年三作三收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果非常显著。介绍了早春马铃薯、夏玉米和秋白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覆盖模式对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草、黑地膜做为秋马铃薯免耕栽培覆盖物,采用4种覆盖模式与无覆盖常规栽培(对照)进行秋马铃薯免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免耕覆盖单层黑地膜后加盖3 cm厚稻草,产量达36 234.85kg·hm-2;总产值达46 105.3元·hm-2,纯收益29 515.3元·hm-2,净增效益率74.98%。  相似文献   

7.
刘关海  刘波 《农技服务》2012,29(9):1018+1046
总结了松阳县马铃薯/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种植模式及技术。  相似文献   

8.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气候温暖,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适合粮食/蔬菜一年多季集约化种植。近年来为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解决粮菜争地矛盾,邹城市积极开展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探索集成春马铃薯—半夏玉米—秋马铃薯种植模式。该模式1年3种3收,春马铃薯实行地膜小拱棚双膜栽培,亩产量较单膜覆盖增加30%以上,还可提早上市20~30天。  相似文献   

9.
滕州马铃薯一年三熟(薯—粮—薯)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推广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与玉米一年三熟、三种三收(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轮作高效种植模式,通过不同作物轮作套种,科学搭配粮经作物茬口,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实现节本增效,马铃薯产区普遍实现年产玉米7 500 kg/hm~2、马铃薯75 000 kg/hm~2,年产值15万元/hm~2以上,实现亩产"千斤粮、万斤薯",亩收入过万元,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地膜马铃薯—玉米—露地秋马铃薯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模式,并从精细整地与施足底肥、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该模式下地膜马铃薯、玉米、露地秋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临潭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和良好的倒茬作物,其丰歉直接影响着全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高低.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我县借鉴外地的丰产经验,进行了马铃薯坑种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2000年在新城高新技术示范区和扁都示范点示范坑种马铃薯1.0 hm2,平均产量2.85万kg/hm2.最高产量达3.72万kg/hm2,最低为1.98万kg/hm2,平均纯收益1 605元/hm2,较常规露地种植法增产7 650kg/hm2,增产率36.7%,新增纯收益474元/hm2,较覆膜种植增产4 500kg/hm2,增产率18.8%,新增纯收益300元/hm2.该项技术是我县值得推广的一项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现将其增产机理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作物茬口安排、栽培技术方面简述春马铃薯—西瓜—秋马铃薯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并进行了效益分析,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滕州市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三作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并从种薯选择与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春马铃薯、夏玉米及秋马铃薯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筛选适宜禄劝县翠华乡种植的高产、高效冬季马铃薯品种,特设置了中甸红、合作88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中甸红平均产量达33217kg/hm 2,比合作88、对照米拉显著增产;平均产值21425元/hm 2,显著高于本地的传统小春作物蚕豆;生育期为110天左右,刚好能解决本地大小春茬口矛盾,改过去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为一年三熟,提高了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等一年四熟立体间套栽培模式是在单位时间内、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马铃薯、玉米、花生、西芹四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巧间妙套,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生产潜能,达到一年四次收获、高产高效的目的的栽培模式.马铃薯等一年四熟立体间套栽培模式:春播马铃薯,套种春玉米,间作花生,种植秋西芹.一年中每亩地可以收获一茬马铃薯2200kg左右,一茬玉米450kg左右,一季花生150kg左右,一茬西芹4000kg以上,产值3500元左右,亩纯收人2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完善马铃薯—玉米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薯玉套作体系下获取马铃薯、玉米共同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和马铃薯密度单因素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下,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幅宽1.4m,马铃薯密度为47643穴/hm2,玉米密度为52937株/hm2时,田间单位面积的总产值最高,为65676元/hm2。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02-103
云南省祥云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烤烟—甜脆豌豆—冬早马铃薯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2014年在下庄镇老张营村委会种植逾13.3 hm2,平均产值316 092元/hm2,增收277.5万元。本文介绍了烤烟—甜脆豌豆—冬早马铃薯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种植业效益,199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诸多种植方式的探索.其中马铃薯-西瓜-青花菜种植方式,一般产量马铃薯22.5 t/hm2,西瓜45.0 t/hm2,青花菜 30.0 t/hm2,且马铃薯上市早、价格高,夏秋作西瓜在梅雨后座果,台风来临前采收, 风险小、成本低,秋冬作青花菜外销需求量大,全年3熟总产值可达15万元/hm2,深受农户欢迎.该种植方式推广应用面积已达300 hm2.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元旦前后,采用大棚、二膜、地膜"三膜"种植马玲薯,5月中旬收获;5月中旬栽植大葱,8月中旬收获;8月下旬种植芥菜,10月中旬收获;可产马铃薯45000kg/hm~2、大葱45000kg/hm~2、芥菜97500kg/hm~2,产值228750元/hm~2。此种植模式高产高效,便于推广。该文介绍了"三膜"马铃薯—大葱—芥菜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