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饶悦 《种子科技》2023,(12):76-78
玉米田间管理是玉米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田间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田间管理包括苗期、穗期和花粒期3个阶段。种植户应结合玉米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措施,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需求,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文章主要论述了玉米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各阶段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玉米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玉米田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玉米是我国农业种植中主要农作物之一,可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并为社会和农民带来经济价值。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会对玉米田造成一定影响,容易产生内涝情况。文章简单阐述了将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应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玉米田间整体栽培水平,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慧媛 《种子科技》2023,(12):112-114
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直接影响玉米植株后期能否健康生长,严重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玉米苗期经常会出现一些病虫害,尤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速度,因此,应加强对玉米苗期病虫害研究工作,减少病虫害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幼苗根部的生长发育,保证苗全和苗齐,降低后期玉米生长倒伏概率。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种植能够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同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做好玉米生长各个阶段的田间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玉米栽培技术,能够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探究了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种植现状,重点分析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模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阐述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技术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虫害种植技术,通过科学选种、选地,做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从根本上提高种植产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高温天气,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探讨高温条件下玉米热害产生的原理和方式,对玉米生产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分析了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途径及方式,并提出了选用耐热抗逆品种、进行耐热性锻炼、改善农田小气候、人工授粉、调整播期等适当的防御措施,可以缓解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王月 《种子科技》2023,(23):58-60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关注。玉米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技术问题的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完善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产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种植技能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以玉米高产种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的影响条件,阐述了高产种植的技术要点以及提升玉米产量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玉米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娟 《种子科技》2023,(3):52-54
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适应性较强,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玉米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种植人员需做好玉米种植田间管理工作,积极引入农业信息化,保障玉米种植顺利进行,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文章分析了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提出了玉米种植中应用农业信息化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在我国农业粮食作物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地位仅次于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广,基于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成为广大农民重点关注的问题,有效的田间管理可以使玉米的总产量有效提升,玉米生长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本文重点聚焦玉米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来为推动我国玉米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中后期的良好生长状态对保证玉米产量至关重要.从施肥、灌溉、田间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姜雅 《种子科技》2023,(10):58-60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是许多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的主要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等,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文章论述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一种常见的大田作物,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甘肃在玉米种植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病虫害防治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更是确保玉米产量的关键。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不仅会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使玉米获得高产稳产,必须要充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在垄作与覆膜双因子作用下的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3年来贵州省严重的春旱天气,在严重干旱缺水条件下,对玉米春播及整个营养、生殖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故采用垄作与覆膜方式,探讨玉米在垄作与覆膜双因子作用下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在全省选择5个试验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小垄栽培措施对增加玉米产量影响显著,综合两项栽培措施,大小垄+全田覆膜栽培措施下玉米产量最高,但经济效益方面,平作处理下的玉米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相较于其他农作物而言,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低,只需要保持正常的光照、温度与水分条件,玉米植株就能正常生长。然而,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变化使玉米产量受到严重限制。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条件,探讨极端天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有效地提升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黄世慧 《种子科技》2020,(3):27-27,29
玉米的高产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包括自然条件是否适合、施肥方法是否科学、种植的品种、田间管理水平等,都会对玉米的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影响辽宁玉米产量因素的分析,探讨适合辽宁地区应用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其产量高、品质好、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并且在我国北方地区弥补了小麦种植之前的空白期,充分利用了夏季至秋季良好的光热条件,其产量对于国家粮食储备至关重要。玉米栽培后的田间管理好坏,直接制约着玉米产量的多少。田间管理需要细致用心,包括松土、保湿、去杂草、防治病虫害等多方面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提高玉米产量,从玉米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产区进入抽雄期后,若遇持续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为确保玉米稳产增产,应加强田间管理。一是注意清沟排湿。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对根系生长不利,应做好清沟排湿工作,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防涝防渍。二是科学施肥。对进入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必须重施攻苞肥,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12 kg,  相似文献   

18.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掌握玉米各时期的生长状况,并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出现问题,要全面分析,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张延成 《种子科技》2023,(17):54-56
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随着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扩大,玉米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玉米螟、大斑病等严重为害玉米生长,降低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石太斌 《种子科技》2023,(19):130-132
玉米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主食。随着人们对玉米食用方式的创新,对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候条件作为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为了使玉米增产增质,相关种植人员务必做好温度、光照、水分与灾害防治工作。文章基于对玉米生长特点与玉米种植气候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