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为探究紫锥菊提取物对SD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选择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不同质量浓度组(10、20、40 mg/kg),每组15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结束后,麻醉并取出心脏,检测心肌组织各生化指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心肌组织做病理检测。SD大鼠随着添加紫锥菊提取物浓度增加,SD大鼠氧化应激指标ROS含量和MDA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添加10、20、40 mg/kg紫锥菊提取物组SD大鼠ROS和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D大鼠抗氧化指标SOD、GSH-Px和CAT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添加10、20、40 mg/kg紫锥菊提取物组SD大鼠SOD、GSH-Px和CA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大鼠呼吸链复合体Ⅰ和呼吸链复合体Ⅲ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显著上调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活性(P<0.05);SD大鼠Ca2+-ATP酶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添加20、40 mg/kg紫锥菊提取物组SD大鼠Ca2+-ATP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法提取紫锥菊中菊苣酸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技术对紫锥菊主要有效成份菊苣酸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溶剂用量等对紫锥菊菊苣酸含量有主要影响的几个因素,确定了紫锥菊菊苣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紫锥菊菊苣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55%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次数为2次、乙醇用量为紫锥菊药材的8倍,提取物干膏得率为12.2%,菊苣酸含量为1.2%。所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菊苣酸为天然药物紫锥菊中有效酚酸类化合物,本试验旨在研究紫锥菊根中菊苣酸提取纯化的新方法。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紫锥菊根粉末进行提取,所得粗提物再用葡聚糖凝胶LH-20为固定相,80%、60%及40%甲醇为流动相,进行反复提取,得到菊苣酸单体。再将制得的菊苣酸单体作为模版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菊苣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应用此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定相,对紫锥菊根粉进行富集纯化。结果显示,经葡聚糖凝胶LH-20提取分离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苣酸含量为90.22%。紫锥菊根粉经分子印迹聚合物富集纯化后,可同时富集母核结构相同的菊苣酸和咖啡酸。由此可见,本方法可用于紫锥菊根中菊苣酸的提取分离及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玉米油与猪油的1∶1调和油对小鼠PPARα、PPARγ、RXR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KM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油脂含量的饲料,即3.8%推荐摄入量组(B组)、6.5%实际摄入量组(C)及对照组(A)。持续饲养8周并于每周一上午9:00称量每只小鼠体质量,8周后,采集肝脏组织,测定肝脏中的PPARα、PPARγ、RXRαm RNA表达水平。结果:小鼠体增长率与调和油剂量呈正相关;推荐摄入量组和实际摄入量组PPARαm 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推荐摄入量组PPARγm 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摄入量组PPARγm 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推荐摄入量组,实验组RXRαm 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每天摄入25 g玉米油和猪油的1∶1调和油能促进PPARγm RNA的表达,有效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对高寒放牧牦牛血常规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健康牦牛,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自由放牧,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头牦牛每天清晨分别投喂100,150,200 mg的菊苣酸胶囊后自由放牧,进行为期60 d的试验,并分别于投喂菊苣酸胶囊第0,15,30,45天空腹颈静脉采血测定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添加菊苣酸能显著增加牦牛血液中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数,升高血红蛋白含量,对牦牛机体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提高免疫力和抵抗炎性反应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低氧环境下不同浓度菊苣酸(chicoric acid, CA)对SD大鼠不同部位脂肪组织抗氧化能力、炎性因子及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60只6~8周龄、体质量为(192±7.35)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P>0.05),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处理组(CA剂量分别为10,20,40 mg/kg),每组15只,连续灌胃49 d。灌胃50 d对SD大鼠进行麻醉处理后,采集并测定肝脏、皮下脂肪和附睾脂肪组织的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能量代谢因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CA组肝脏、皮下脂肪、附睾脂肪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和脂联素...  相似文献   

7.
探索紫锥菊的乙醇法最佳提取工艺,并对菊苣酸含量进行测定。试验选取紫锥菊头状花序,用乙醇进行提取,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有效成分菊苣酸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紫锥菊的乙醇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倍量、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90℃、提取1 h。以菊苣酸标准品为对照,以高效液相检测菊苣酸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 C18110A(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38∶62),流速:1.00 m L/min,紫外波长:326 nm,HPLC测定纯度为48.41%。此法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紫锥菊中菊苣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7):51-54
旨在研究菊苣酸对高寒放牧牦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体重接近的40头健康牦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自由放牧,1、2、3组每头每天清晨分别投喂100、150和200 mg的菊苣酸胶囊后自由放牧,连续投喂60 d,分别在第0、15、30、45天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投喂紫锥菊提取物显著提高放牧牦牛血清T-AOC能力、GSH-Px活性(P0.05),同时显著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一定程度上提高放牧牦牛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紫锥菊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70只1日龄肉仔鸡分为9组,通过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液生化指标、新城疫抗体滴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探讨不同紫锥菊提取物对肉仔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进口和康地恩紫锥菊提取物能够显著增加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胸腺和法氏囊指数,并且能够显著改变肉仔鸡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及红细胞压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新城疫抗体效价,优于万适宁、转移因子和紫锥疫毒清组;紫锥菊提取物组的作用效果均明显优于环磷酰胺组和环磷酰胺+康地恩紫锥菊提取物组,且环磷酰胺+康地恩紫锥菊提取物组的作用比环磷酰胺组好。表明紫锥菊提取物均能够显著增强肉仔鸡的免疫功能,康地恩紫锥菊提取物的总体免疫调节效果与进口紫锥菊提取物的效果一致,均优于国产紫锥菊提取物、万适宁、转移因子和紫锥疫毒清,并且康地恩紫锥菊提取物能够提高由于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用同一浓度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单体(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及棕榈酸)处理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SC),研究其对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及脂滴形成的影响。从18月龄延边黄牛半膜肌中分离提取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分化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0μmol/L油酸(OA)、硬脂酸(SA)、棕榈油酸(POA)和棕榈酸(PA)培养96 h,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生成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与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SREBP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表达。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的脂肪酸处理组细胞均有脂滴形成,油酸和棕榈油酸处理组相对于棕榈酸和硬脂酸处理组在肌管内形成的脂滴数量更多,且脂滴的形态较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中添加油酸和棕榈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PPARγ、SREBP1、C/EBPα的表达,抑制了SCD基因的表达;添加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则在促进PPARγ、SREBP1、C/EBPα基因表达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SCD基因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添加脂肪酸可以诱导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11.
探索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成年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免疫抑制模型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小鼠紫锥菊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提取物组和正常对照小鼠紫锥菊提取物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00mg/kg、50 mg/kg、25 mg/kg灌胃,连续灌胃21d,测定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溶血素水极显著降低(P0.01);正常小鼠高剂量试验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紫锥菊高、中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血清溶血素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高、中剂量组脾脏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组胸腺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紫锥菊高、中剂量试验组血清溶血素水平有极显著提高(P0.01),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究miR-130b是否可通过靶向PPARγ抑制家兔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采集初生新西兰仔兔肾周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鸡尾酒法诱导分化后,用RT-qPCR分别测定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第0、第2、第6、第10天miR-130b表达量及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EBP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的表达量,生物信息学软件鉴定miR-130b的同源性,预测miR-130b的靶基因;前体脂肪细胞转染miR-130bmimic和miR-130binhibitor后,检测miR-130b、PPARγ和C/EBPα的表达差异,用油红O染色鉴定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程度。结果表明:1)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iR-130b、PPARγ和C/EBPα表达量存在差异;分化第8天时,油红染色发现大量橘红色脂滴;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PPARγ可作为miR-130b的靶基因,且miR-130b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较高的同源性。2)过表达miR-130b后,mimic组PPARγ和C/EBPα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NC组(P0.01)。3)抑制表达miR-130b后,inhibitor组PPARγ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inhibitor NC组(P0.01),inhibitor组C/EBPα表达量显著高于inhibitor NC组(P0.05)。4)油红O染色显示分化程度:inhibitor组NC组mimic组。综上所述,miR-130b在家兔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且可通过靶向PPARγ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槲皮素对爱拔益加(AA)肉鸡脂肪细胞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取10日龄AA肉仔鸡腹部脂肪,采用机械破碎和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脂肪细胞,并采用油红O染色和细胞中甘油三酯(TG)含量检测的方法鉴定所分离的细胞。将脂肪细胞随机分5组(每组6个重复),空白组为基础培养液,溶剂对照组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2‰二甲基亚砜,试验组分别添加10、20、40mg/L槲皮素,于24、48、72h收集细胞及培养液,利用酶法测定TG含量,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脂联素(AD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测定PPARγ基因mRNA表达。结果表明:1)对所取脂肪组织进行分离提纯后,显微镜下可见悬浮细胞存在。贴壁后细胞内存在可被油红O染成鲜红色的液滴,同时TG检测显示细胞中存在TG,由此鉴定所取细胞为脂肪细胞。2)基础培养液中添加10、20、40μg/mL槲皮素后,与空白组相比,脂肪细胞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脂肪细胞中TNFα和ADP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脂肪细胞PPARγ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受到抑制(P<0.05),其中对mRNA表达的影响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综上所述,槲皮素可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内分泌因子TNFα、ADP和PPARγ的生成水平来降低脂肪细胞TG含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量体内与体外试验研究表明,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发挥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本文现将近年来体内和体外试验中紫锥菊及其提取物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观察紫锥菊及其复方对热应激蛋鸡抗氧化功能、蛋白酶及HSP70的影响,初步探讨紫锥菊及其复方抗热应激的作用机制。试验选用250只60周龄健康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成5个组,紫锥菊复方组、紫锥菊组、电解多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紫锥菊复方、1.0%紫锥菊、0.1%电解多维,高温组和常温组仅饲喂基础日粮。紫锥菊复方组、紫锥菊组、电解多维组和高温组的蛋鸡饲养在33℃~35℃的环境中,常温组蛋鸡环境温度为24℃~26℃。在试验14 d、28 d、42 d、56 d,采集各组鸡胃、胰腺和脾脏组织,检测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活性、抗氧化活性及HSP70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紫锥菊复方、紫锥菊及电解多维均可恢复热应激导致的蛋鸡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同时紫锥菊复方的效果显著优于紫锥菊及电解多维(P<0.05);紫锥菊复方和紫锥菊可显著提高热应激蛋鸡的胰蛋白酶活性(P<0.05);紫锥菊复方能显著提高热应激蛋鸡脾脏中SOD、GSH-Px的活性(P<0.05);紫锥菊复方、电解多维能恢复热应激蛋鸡脾脏组织T-AOC的水平;同时,紫锥菊复方及紫锥菊能改善热应激蛋鸡脾脏中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紫锥菊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增强剂,常作为替抗药物用于饲料添加剂,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紫锥菊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将120羽7日龄的雏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紫锥菊组、紫锥菊+环磷酰胺组(联合组)。环磷酰胺组和联合组雏鸡连续3 d胸肌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环磷酰胺溶液(80 mg·kg-1),同时对照组和紫锥菊组连续3 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除紫锥菊组和联合组每天饲喂含紫锥菊全草粉末(含量为1%)的基础日粮外,其余各组雏鸡饲喂基础日粮,每天称重并记录,连续饲喂21 d。试验结束时,分析体重及脾脏指数的变化,检测炎性因子(NF-κB、IκB、IL-2、IL-4、IL-6、TNF-α、IFN-γ)和TLR家族(TLR2、TLR4、TLR7、MyD88)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显示,紫锥菊处理提高了雏鸡的生长性能,环磷酰胺抑制了雏鸡的生长并显著降低了脾脏系数(P<0.05),且环磷酰胺组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而在联合组中上述病理变化得到缓解。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的NF-κB、IL-2、IL-4、IL-6、IFN-γ、TLR2、TLR4、TLR7、MyD88的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P<0.01或P<0.001),而联合组相比于环磷酰胺组,除TLR7外,上述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P<0.01或P<0.001)。此外,紫锥菊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炎性因子和TLR家族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紫锥菊可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增强免疫抑制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紫锥菊根富含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挥发油、多酚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增强的药理作用,在畜禽绿色养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紫锥菊根主要活性成分和生理作用进行分析,为紫锥菊根新兽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环格列酮)对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脂转分化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对照组(CON,不添加环格列酮)、CL组(5 μmol/L环格列酮)、CM组(10 μmol/L环格列酮)和CH组(20 μmol/L环格列酮),利用不同浓度环格列酮处理骨骼肌卫星细胞96 h后,通过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的测定来验证脂滴的形成,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定量的变化来验证脂肪细胞的生成。甘油三酯测定和油红O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环格列酮后,骨骼肌卫星细胞内有脂滴生成,且脂滴形成量和甘油积累量与环格列酮添加量呈正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环格列酮组显著增加了成脂转录因子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围脂滴蛋白-2(PLIN2)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了成肌相关因子MyoD的表达(P<0.05),且所有蛋白与基因表达趋势保持一致,表明环格列酮可以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环格列酮)对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脂转分化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对照组(CON,不添加环格列酮)、CL组(5μmol/L环格列酮)、CM组(10μmol/L环格列酮)和CH组(20μmol/L环格列酮),利用不同浓度环格列酮处理骨骼肌卫星细胞96 h后,通过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的测定来验证脂滴的形成,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定量的变化来验证脂肪细胞的生成。甘油三酯测定和油红O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环格列酮后,骨骼肌卫星细胞内有脂滴生成,且脂滴形成量和甘油积累量与环格列酮添加量呈正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环格列酮组显著增加了成脂转录因子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围脂滴蛋白-2(PLIN2)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了成肌相关因子MyoD的表达(P0.05),且所有蛋白与基因表达趋势保持一致,表明环格列酮可以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草药防控肉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缺乏确切理论依据,为了深入探讨茵陈提取物对FLHS的相应作用机制,研究不同剂量茵陈提取物对肉鸡PPARγ、NF-κB表达和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100只7日龄AA肉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FLHS模型组及茵陈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索氏化学抽提法测定肝脂率、腹脂重/活重和肝脏出血指数,HE染色法观察肉鸡肝组织细胞,并统计FLHS发病率;ELISA试剂盒测定肉鸡血清TNF-α、IL-6血清含量,qRT-PCR方法检测肉鸡脂肪PPARγ、肝脏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茵陈提取物可使肉鸡肝脂率、腹脂重/活重、肝脏出血指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变性、出血肝细胞区域和数量显著减少,鸡血清TNF-α、IL-6含量以及NF-κB mRNA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研究表明,茵陈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TNF-α反馈通路和PPAR-γmRNA表达,显著抑制TNF-α、IL-6等细胞因子含量,达到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腹脂沉积及FLHS发病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