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以感染枣疯病的枣树作砧木嫁接健康休眠接穗的方式,对丰台区8个主栽枣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并应用DAPI荧光显微方法和PCR方法对接穗进行了枣疯病植原体检测.结果表明,8个供试品种均能被感染,并表现丛枝症状,对枣疯病植原体均无免疫性,其中金芒果枣和冬枣为易感痛品种,尜尜枣和京枣39为相对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2.
枣疯病俗称公枣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来,各枣区发病率有所增加,一般发病株率在5%左右,重病区在10%~20%左右.我校林果组采用早期预防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措施防治枣疯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枣原产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枣具有独待营养价值,被称为"维生素C丸",并具有药用价值.枣的栽培技术应注意选地建园、土壤管理、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应防治枣疯病、枣绣病、枣炭疽病.  相似文献   

4.
枣疯病是枣树毁灭性病害,由枣疯病植原体引起。针对河南省新郑、濮阳、镇平、灵宝、永城等县(市)枣区的枣疯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新郑枣区发病情况较为严重,放任枣园较枣粮间作和集约管理的枣园发病严重。分析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疏于管理,导致树体营养失衡,抗性减弱,媒介昆虫增多,加速病原传播,防治措施缺乏,病树得不到处理造成的。建议采取平衡施肥,改善树势,做好枣园植被管理,防治害虫,防止病害传播,及时修剪,消除病原等措施,开展枣疯病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论述了枣疯病、斑点落叶病、干腐病、缩果病、枣锈病和炭疽病等6种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及枣尺蠖、枣芽象甲、枣瘿蚊、枣粘虫、枣龟蜡蚧和黄刺蛾等6种虫害的危害状况、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唐县仁厚镇乡庙沟村在河北农大的协助下,经过七年的试验,总结出了防治枣疯病的方法,使原有病树的治愈率在70%左右,使该病的年发生率由1981年的0.05%下降到去年的0.02%,曾获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其方法如下:一、预防枣疯病。其方法主要有四:其一是枣林尽量不与桐、桑等易患丛枝病的林木间作,但可与石榴、花椒等低矮且不患丛枝病的果树为伍;其二是在枣树的生长期,常用溴氰菊酯、乐果等高效低毒农药喷洒叶面,用以毒杀传播枣疯病的叶蝉、蝉、天牛等有翅害虫,同时也毒杀危害枣果最严重的枣步曲、枣粘虫、枣食心虫等害虫,这是防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陕西清涧县枣疯病发生特点和危害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把好种苗带菌关、积极预防介体叶蝉传病、稳步地开展枣疯病治疗试验和示范、坚持因地适时清除病株或修除病枝,正确处理好枣果产量与枣疯病防治的关系等具体病害防治措施,以及黄土高原地区枣疯病综合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抗枣疯病枣树品种及品系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测定了6个枣树品种的1个酸枣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及河北太行山区主栽品种婆枣的45个单株对枣疯病的抗性。利用连续两年嫁接病皮的方法测定了采自山西果树研究所中国枣树基因库的5个枣树品种砘子枣、马牙枣、长红枣、哈蟆枣、壶瓶枣及河北唐县的婆枣和酸枣两个品种的抗病性。通过四年的跟踪观察,以上7种枣树的发病率分别是100%、78.5%、66.67%、0%、0%、100%、80%。结果表明,壶瓶枣和蛤蟆枣对枣疯病具有高度抗性。利用连续3年2次嫁接病皮和1次嫁接病枝的方法测定了采自河北太行山区七县的婆枣45个单株112株根蘖苗的抗病性,经4年观测,结果有3个单株6根蘖苗经过三次测定苗木未疯,表现出了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新疆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新疆红枣优质品质,红枣作为最具新疆特色的林果之一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红枣病害的发生是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枣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我区目前发生较严重的枣缩果病、枣裂果病,以及新发现的枣疯病发生危害及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论述了枣疯病、斑点落叶病、干腐病、缩果病、枣锈病和炭疽病6种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及枣尺蠖、枣芽象甲、枣瘿蚊、枣粘虫、枣龟蜡蚧和黄刺蛾6种虫害的危害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朱虹 《防护林科技》2012,(2):124-124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是栽植枣的优势区域,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仅朝阳市就达到0.2万hm2。但是与之相应的枣树病害也随之严重发生。文章简述了辽西地区枣树枣疯病、枣锈病、枣缩果病和枣树黄化病等四大病害的系统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发现根蘖苗繁殖方式仍是目前多数枣产区病园内苗期和幼树发病以及病害从病区传入无病区的主要原因。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局部空气污染以及施肥等枣树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枣树的抗病性降低。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PCR技术检测植原体结果显示 ,病园内存在比例不等的无症带菌树 ;由此判断 ,高比例的无症带菌苗的人为传病及不利于枣树生长的环境应力是导致许多地区病害加重和爆发流行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越冬病枝水培与PCR结合检测枣疯病植原体的存活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染枣疯病的婆枣为材料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其一,采集越冬期和越冬前后的枣疯病枝条并对越冬期枝条进行水培,通过萌芽的症状观察和PCR检测,发现病枝条韧皮部和萌芽内均可扩增出1.5 Kb的枣疯病植原体特异性条带,此结果表明,枣疯病植原体可以在-10℃左右的地区在枣树枝条内安全越冬;其二,利用PCR技术检测了冬季轻病树的病枝、根部、主干及树冠内未表现症状的枝条韧皮部,结果只在病枝内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而在其它部位都未发现植原体.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是我国枣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因栽培生态的变化、感病寄主的增加和管理较粗放等原因,枣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据调查研究,主要虫害有:枣尺蠖、枣粘虫、枣芽象甲、枣瘿蚊、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枣黑顶病。最后针对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相似文献   

15.
枣疯病综合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枣疯病的防治,关键是能够根据当地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从中找出致病的主导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病措施,完全可以控制枣疯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山西省防治枣疯病的关键是加强农林业的一系列防病措施,并有机地结合使用其他防病措施。太谷县枣疯病发病率由1982年的22%~86%,降低到1998年的0.1%。  相似文献   

16.
枣疯病是我国传统大枣优质栽植区彬县枣园面积和枣果品质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经调查,彬县枣疯病平均发病株率10.0%,严重园可达21.0%,引起枣疯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特别是土、肥、水管理粗放,品种抗病性较差,依此提出了选择抗病品种并培育无病毒苗木,在远离工矿企业、土壤肥沃地段建园,加大检疫,加强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清除病源树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梨枣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梨枣的园地选择、栽植时期和方法、栽后管理以及枣疯病、枣黏虫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由河北省林业科学院主持的《抗枣疯病枣树品系的选择》研究项目 ,1999年 12月通过了省林业局组织的专家鉴定。由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袁嗣令研究员、杨旺教授、林木兰研究员等组成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 ,枣疯病是全国枣产区的最重要病害 ,危害严重 ,防治极为困难。河北省林业科  相似文献   

19.
红枣是陕北丘陵沟壑区重要的经济树种,生产管理较为粗放,加之树种配置单一,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枣树病虫害较易发生且危害严重。经调查,主要虫害有枣芽象甲、绿盲蝽、枣粘虫、枣瘿蚊、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针对各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了枣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2月25日,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枣疯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了河北省林业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针对枣疯病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实际,首次从太行山主栽品种婆枣中选育出高抗枣疯病、抗冻能力强的"阜星"(冀S-SV-ZJ-008-2009)、"唐星"(冀S-SV-ZJ-009-2009)两个枣树新品种,并研究提出了其配套丰产栽培技术。探索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