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发展现状荣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辖属自贡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2年被四川省特产协会评为"四川省花茶之乡",2009年被列为四川省29个茶叶核心区(川南优质早茶区)。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茶叶产业,荣县茶叶产业基地建设以每年0.5~0.8万亩速度快速推进,形成以双古镇为中心,铁厂、长山等10余乡镇为重点的100公里早春茶产业带;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6万亩;2015年8月产茶重点乡镇——双古镇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五批"一  相似文献   

2.
一、武义茶叶及养生文化 1.武义茶业发展情况2013年武义县拥有茶园面积12.3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7.85万亩,良种化率63.56%,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省"有机茶工程"的试点县之一,实现总产量1.38万吨,产值7.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7%。其中名优茶产量5826吨,产值6.24亿元。  相似文献   

3.
一、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前后我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全县共有茶园面积73000亩,年产干茶3—3.5万公担,是我省重点产茶县之一,列为商品红碎茶基地。全县建立国营茶场一个,乡、村以茶为主的场子795个,共有茶园面积52000多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近80%。生产干茶2.5万公担,占全县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6,(3)
正2016年3月8日,在"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广西首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广西昭平县的19万亩茶园全面进入开采,万名茶农忙于赶采春茶。茶叶是昭平县农业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昭平县先后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荣誉。2015年,昭平县茶园面积达19.3万亩,干茶产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陕西西乡县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把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茶叶基地稳步扩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7.5万亩,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0.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5.3%。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栽植技术影响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是制约茶农种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  相似文献   

6.
一、遂昌县茶叶生产概况 茶业是遂昌县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9%,是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现有茶园9.02万亩,2004年通过农业部“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验收。全县20个乡镇,390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产茶,其中茶园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1000亩以上茶叶专业村10个。  相似文献   

7.
浅谈安溪乌龙茶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县是乌龙茶主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名茶铁观音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制定和实施茶叶“优质、精品、名牌”发展策略,落实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建设基地搞改造,抓质量、创名牌,茶叶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辉煌,2001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2.5万亩,比1990年茶园面积14.2万亩,增长一倍多,茶叶总产量达1.5万t,比1990年总产7000t,增长二倍多,茶叶总产值达四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年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8%,农民人均收入仅茶叶收入占20%,所以说“茶叶生产是我县支柱产业之一”,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学会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8.
德化县隶属产茶大省福建省,与铁观音之乡安溪一县之隔,毗邻佛手荼产地永春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产制茶地理区位优势。全县总面积2232.1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73万亩,占总面积的81.6%,地势颇高,75%的地域海拔在800米以上~([1]),适宜培育高山有机茶园。然而,德化县茶叶产业体量较小,规模不大,茶叶年产量占泉州市总产量的2%以下;产业投入不足,资源利用率低,全县茶叶产业可开发空间巨大。本文通过描述德化县茶叶产业现状,分析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挖掘德化县发展茶叶产业的自身优势,来探索规划未来德化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产业现状1.茶园基地初具规模陕西省宁强县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内质优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六大优势茶区之一。自2000年以来,全县茶园发展迅猛,茶园面积从1999年的1.2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2.1万亩,茶叶种植乡镇由原来的5个扩展到现在的12个,覆盖134个行政村,茶农达26000余户,计11.4万人。2009年至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江西修水县茶园面积16.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08家,省著名商标8个,获得国际、国内各种奖项100多项,茶农户均收入达6000多元。茶叶产业成为县域农业经济主要来源之一。九江市提出到2020年修水县茶园发展到30万亩规模,利用修水县已有的茶叶品牌优势,把修水茶叶产业培育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一、发展优势1.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众多的优良品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97.7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3.69%,蕴藏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是宁红茶良种选育的最大的天然基因库。九江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经过几十  相似文献   

13.
正芒市是云南德宏州主产茶区,茶树种植面积占德宏茶园总面积的42.9%,茶叶产量占全州茶叶总产量的57.8%,产量、面积在德宏州居首位,是云南省10个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产茶大县之一。据农业部统计,茶园面积位列全国茶叶50强基地县48位。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151815.6亩,产量达9500余吨,茶叶农业产值9536.9万元,工业产值1.5亿元。通过无公害茶园认证的面积94520亩。茶叶最高年产值占全市GDP总量的3.36%,占全市农  相似文献   

14.
正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茶叶一直是山区人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南涧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扶持的无公害优质茶生产基地,全国118个茶叶区域发展重点规划基地县之一。现有茶园10.8万亩,其中全国茶叶标准园1个1500亩,备案茶叶出口基地1万亩,通过有机茶认证1.1万亩,有种茶农户2.66万户,茶场77个,精制加工企业8家。2012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4320吨。全县茶园多分布在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岭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远离城市的生态环境,彰显了高山茶滋味醇厚回甘、香  相似文献   

15.
浅析安溪乌龙茶机械采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乌龙茶产量达6.5  相似文献   

16.
李亚梅 《中国茶叶》2011,33(4):10-11
常山县地处浙西区,钱塘江的上游。土地总面积为1097.1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4.8%。茶叶是常山山区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全县拥有茶园面积1.4万亩,基本集中在12个重点山区和半山区乡镇,2008年,生产常山银毫45吨,优质茶、大宗茶200吨以上,实现茶叶产值1083万元,占重点产区农业产值的50%。  相似文献   

17.
<正>石门县位于湘鄂边陲,地处神奇的北纬30°附近。茶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9%,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具备茶树生长的极佳生态环境。是"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农业部长江中游上游特色和优质绿茶出口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县13个主产茶叶乡镇、场,涉茶就业人员近20万;茶园总面积14万多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干茶近2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近5亿元;全县有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3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家企业获茶叶自营出口权证。  相似文献   

18.
泰顺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产茶环境得天独厚。解放后,泰顺主产绿茶,系浙江三大传统绿茶之一“温炒青”的主产区,是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和全国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004年,全县茶园面积5.3万亩,茶叶产量1500吨、产值5400万元。茶叶居泰顺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首。近年来,在县委、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广大茶农积极探索优质高效茶叶栽培技术,茶叶生产整体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呈现出优质化、品牌化、效益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正石门县地处湘西北边陲,全县68万人,国土面积3973平方公里,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俗称,是典型的湘西北山区贫困县。茶叶产业是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茶叶是山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该县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禅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产茶100强县"等荣誉称号。全县茶园总面积15.6万亩,11个乡镇(区)、2个国有农林场主产茶叶;2015年干茶总产量17710吨,茶叶农业总产值4.15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近8亿元;全县19.5万茶农,茶农  相似文献   

20.
正福安产茶历史悠久,是我省绿茶、花茶、红茶的主产区,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茶业为主的食品加工是福安市三大传统主导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30万亩,涉茶人口42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