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梅里雪山主峰海拔高6740米,东南部河口仅76米,具有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与低海拔相一致的特点。全省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将全省分为两大地貌类型:东部为澳东南高原区,西部为横断山脉高山纹谷区。气候特点属高原型气  相似文献   

2.
冀东平原生态类型区位于东经117°1′~119°18′,北纬39°03′~40°28′,是河北省高产粮区。其年总辐射量为112.52千卡/厘米~2,降水量679.8毫米,且井灌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0.65℃,≥0℃积温4342.5℃(90%保证率为  相似文献   

3.
鲁西北棉区实行棉瓜菜间套作一年多熟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北棉区,包括山东省西北部的聊城地区、德州和惠民地区的大部分,占全省棉田面积的50%左右。年平均气温10~13℃,>0℃积温在4600℃,年日照时数约为2600小时,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在200天。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是山东最大的棉花产区。近几  相似文献   

4.
临沂地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北纬34°17′~36°20′,东经117°25′~119°38′。特别是南部的临沂、郯城和苍山3市县,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1.8~13.3℃,1月份平均气温-1.3~-2.1℃,无霜期188.9~211.0天,日照时数2500~2659小时,年降雨量835~987.3毫米,  相似文献   

5.
大方县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钭坡地带,位于北纬26°50′02″~27°36′04″,东经105°15′47″~106°08′04″。境内以石灰岩沙页岩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720~2325m,年均温11.8℃≥10℃活动积温4000~4500℃,无霜期325d,年降水量1180.8mm,相对空气湿度为80%以上,年日照时数为1335.5h,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夏天酷暑,冬较寒冷,冬长无夏,雨量丰富,年多阴雨寡照。灾害性天气主要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两寒、两旱”较重。基于大方县绝大…  相似文献   

6.
唐山近50年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变率及 降水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唐山11个观测站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区县平均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从年、季、月等不同时间尺度分析了各区县近50年降水平均相对变率。结果显示:近30年平均年降水量较历年平均年降水量减少8.5%~22.4%,其中沿海地区减少最多,主要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减少幅度没有超过10%。在年份尺度上,降水变率为20.1%~33.0%之间,降水相对变率从东部沿海向西北逐渐减少;在季节尺度上,春、夏、秋、冬季节降水变率范围分别为57%~68%、38%~48%、24%~31%、37%~42%,春季为降水变率最大的季节;在月份尺度上,1月、12月降水变率最大,超过100%,5~9月是降水变率最少的月份,范围为40%~60%,其中7~8月均在40%左右,其余月份为60%~90%。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一个地表切割十分剧烈、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的岩溶山区,全省73%的土地面积均为岩溶地貌。境内海拔147.7~2009.6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占92.3%;地面坡度10°以上的面积约占80%,其中30°以上的占30%。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垦殖指数高,加之乱垦滥伐,导致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6×104km2,占土地面积的43.5%;以“石漠化”为主的荒漠化面积已超过2×106hm2,且仍以每年9×104hm2的速度在继续扩大〔1〕。全省年均侵蚀模数约50…  相似文献   

8.
望谟地处东径105°50′~106°22′,北纬24°5′~25°31′,海拔270~1700米,东高西低;年降水量为1081.2~1339.7毫米;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冬春干旱,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春旱严重,雨水来得迟,除给水稻育秧带来困难外,大部分高螃田无水打田,或移栽推迟,甚至改种粗粮或丢荒,若能把杂稻直播在高塝田中获得高产,将给我县在干旱的影响下夺取稻谷增产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位于东经118°50′—120°15′,北纬40°24′—42°34′。包括朝阳市全部、阜计市一部分和义县。全区总面积为4802万亩,占全省22.1%,其中耕地1,516.2万亩,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31.6%。地貌特点是山地、丘陵、河谷相间分布。属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年降雨量450—500 mm,年平均气温7.2—8.5℃,<10—15℃积温2700—3400℃,无霜期130—17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2981小时。干旱和风沙是该区的主要灾害,风沙也严重困扰着该区的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严重,仅朝阳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曾达260万亩,占总土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与现状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部,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海拔457.0——2900.3米。西北接云南高原,北介四川盆地,东南接黔中山原。区内高低悬殊很大,西高东低,有“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季、隔坎不同土"的特殊情况。全区年平均温度13℃左右,全年降水量103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130。小时左右,无霜期270天左右。是个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土壤瘦薄、灾害频繁、人多土地少、人穷收入少的边远、贫穷、高寒山区。全区现有8个县,97个区镇,789个公社,4,439个大  相似文献   

11.
试验的提出与经过贵州位于北纬24°35′~29°59′和东经104°17′~108°20′的云贵高原东斜面。立体农业特点明显。属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型。田少土多,玉米是主要的旱粮。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均温为15℃左右。≥10℃的积温为4000—5500℃,低热地区则在5500~6500℃以上。年雨量为800~1200毫米,而夏季三个月中较多。夏季与初秋的日照时数几占全年的半数,这时又是雨、热、光周期,不仅有利春玉米生育,同时对夏玉米的生育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广东省跨于北纬3°50′~25°28′之间,其中绝大部分处于18°N~25°N的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和部分热带地区。土地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 本省气候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1~137Kcclcm~(-2),年日照时数南多北少。北部1450~1900小时,中部1800~2100小时,南部多为2000小时左右。而粤东沿海则是全省高值区之一可达2000~2300  相似文献   

13.
富溪乡开创茶叶生产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溪乡位于歙县西北部。北与黄山茶林场以黑门尖至天湖山脉为分水岭,西北与现黄山市的黄山乡(原属歙县管辖)交界,东与许村乡毗邻,南及西南与呈坎及冶舍两乡接壤。东经118°15′以东,北纬30°33′之北,海拔高度在193~1400米之间,年降雨量1660.5~2429.5毫米,年平均温度13℃~16℃,年无霜期190天左右。全乡总面积达78.34平方公里,盛产茶叶、木材、毛竹、山苍子、油茶、油桐、药材等土特产。一九八四年人均收入四百二十五元,而茶叶生产的效益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 ,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地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处北纬 2 4°38′~ 2 6°11′,10 4°35′~ 10 6°32′。境内南北盘江流域 ,海拔 5 0 0m以下的低热河谷地区 ,年平均气温超过 2 0℃ ,≥ 10℃积温 6 5 0 0℃以上 ,具备种植部分热带水果的热量条件。 80年代中期该地区开始引种香蕉 ,获得成功 ,由于香蕉生产期短 ,见效快 ,发展迅速 ,目前种植香蕉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鉴黔西南州香蕉种植区域山坡地多 ,平坝地少 ,香蕉主要是旱坡地种植 ,水、肥、土易流失 ,土壤肥力较低 ,冬春干旱 ,灌溉困…  相似文献   

15.
黔育417是我所“七五”攻关育成的中籼品种,为促进推广,提高产量和效益,1990~1992年对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一、试点概况和试验内容试验主要在河南豫南地区和贵州安龙、贵阳进行。豫南试点,地处北纬31~33°之间,年均温14.8~15.1℃,年降雨量900~1000毫米,是河南水稻主要产区,也是中籼分布纬度高的省份。贵州安龙和贵阳,北纬24.51~26.35°,海拔1140~1360米,年均温15~15.2℃,降雨量1128~1256毫米,是稻油、稻  相似文献   

16.
地处湘西的怀化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野生兰花资源的基因库。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的林区,年均温度16.3—17.1℃;年日照≥10℃;积温在5064.4—5453.3℃之间;日照≥10℃的植物生长持续期为240天左右;日温≥15℃的植物旺盛期为182—191天,无霜期279—302天,降水量全年在1160.7—1456.7毫米间。山地年降水量最高达1799毫米以上,成土母岩共有七大类,其中变质板岩、沉积页岩占62%。这类母岩形成的土壤结构细,土壤矿物质养分高,保水、保肥力强,疏松肥厚,有利于兰花生长。  相似文献   

17.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地处北纬24°40′~30°4′之间,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6~18℃,日温稳定通过10℃以上的有220~260天,≥10℃的活动积温5000~5800℃,无霜期270~310天。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全年日照1300~1850小时,日照率为35~  相似文献   

18.
“天山真香”是近年来的创新名茶,外形挺直略扁,芽叶肥壮,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馥郁,清花香持久;汤色浅绿,清沏明亮,滋味醇厚鲜爽、耐泡、回甜;叶底匀齐,嫩绿明亮。在今年全省名茶评比中,“天山真香”名列前茅,被评定为全省七种新名茶之一。“天山真香”产于皖南旌德县天山。此地年平均降雨量1840~1910毫米,其中三~九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1%;年平均温度14.9~15.2℃,10℃以上的年有效温度4300~4000℃,年无霜期为232~239天,日照率在44%以内,空气相对湿度达82%以上。土壤属于黄壤,土层深度超过1米;地面复盖大量落叶,土壤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有机质  相似文献   

19.
1951—2013年河南省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选取1951—2013 年河南省18 个观测站月观测降水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 线性趋势检验、降水量变率、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河南省降水量及800 mm等降水量线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过去63 年,(1)河南省年和四季降水量具有不显著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变化控制年降水量变化,发生旱灾的程度高于洪灾;(2)年和四季降水量存在2~3 年、准4.5 年和准6 年的振荡周期,可能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有关;(3)年和四季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大部分地区年和四季降水量均具有减少趋势;(4)将800 mm等降水量线作为中国南北方分界线显得单薄,需要寻找更多的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南北方分界线具体走向及宽度范围。  相似文献   

20.
刺槐新品种--无刺红花刺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的起源与传播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豆科刺槐属(Robinia)的代表性植物,起源于美国北纬43°-45°之间。原产地年降水量为1000-1500mm。7月份平均气温为20℃-27℃,最高气温30℃-38℃,1月份平均气温为2℃-8℃,最低气温在-10℃-25℃之间。 刺槐于17世纪传入欧洲,20世纪初由法国传遍世界各地。我国于19世纪末从欧洲引入刺槐,故名洋槐。1900-1918年间,首先在山东半岛栽植,之后扩展到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