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白浆土上玉米的微区试验,细致地研究了不同肥田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深松、耙茬、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建造肥田垄,对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耕性,增强白浆土的抗早防涝能力,以及对调节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均具有明显效果,可显著提高低湿白浆土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了在三江平原区域采取浅翻深松耕作措施,可有效地改善土壤耕作层及心土层的物理性质,增加了土壤全量及速效养分,抗涝防旱效果显著,促进大豆生长发育,综合其它高产技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为三江平原区域低湿地大豆单产水平提高找到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旨在解决大兴安岭东麓地区黑土地耕地质量下降,秸秆资源过剩和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设立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深翻+重耙(SDH)、深松+重耙(SSH)、深松浅翻+重耙(SSS)、重耙(SH)、旋耕(SRT)、免耕(SZT)和传统耕作(CK)7个耕作处理,其中秸秆不还田传统耕作(CK)为对照组,探究2年内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提升大兴安岭东麓地区黑土地地力和优化土壤结构的最佳耕作方式,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深松浅翻+重耙处理在0~60 cm土层均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大团粒结构。各处理土壤容重在0~60 cm土层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孔隙度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40~60 cm土层,深翻+重耙、深松+重耙和深松浅翻+重耙处理较为显著的降低耕地容重,分别降低了11.00%、9.00%和5.00%,同时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两年内各处理土壤质量含水量随时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峰值。【结论】在设置的7个耕作处理中深松+重耙和深松浅翻...  相似文献   

4.
一、实施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 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用畜力步犁耕地,犁底不平,耕作深度一般只有12cm左右,而且不能很好地翻松土壤。小型拖拉机带灭茬机或双铧犁耕地,耕作质量虽然比畜力步犁好,但耕深一般也较浅。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浅翻深松耕作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耕作法是采用深松铲与浅翻犁铧部件组合的一种整地方法。它是浅翻和深松两项技术的完美结合,弥补了单项技术的不足。实现浅翻、深松一次性联合作业,深松铲对土壤深层进行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使下层土壤疏松,有利于耕层积蓄雨水和作物根系的生长;浅翻犁铧对土壤浅层耕翻,把土表的杂草种子、病菌孢子、作物秸秆等翻入土壤。从而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接纳更多的雨水和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机械浅翻深松耕作技术的特点浅翻深松耕作技术是少耕深松耕作技术的一种,是继我国东北地区广为应用的深松耕作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旱作农业增产新技术。该技术采用深松铲与浅翻犁体组合工作部件,对土壤进行浅翻、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白浆土上玉米的微区试验,细致地研究了不同肥田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深松、耙茬、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建造肥田垄,对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耕性,增强白浆土的抗旱防涝能力,以及对调节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均具有明显效果,可显著提高低湿白浆土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有效实施耕地深松作业,开展了耕层剖面调查,通过剖面位置的选择与剖面制作,对不同类型耕地进行深松作业的适宜性分类,以期指导深松作业,有效提高深松作业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9.
复垦盐渍化弃耕地客土改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旭东  塔伊尔  贾俊平  张艳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54-13755,13779
[目的]比较客土掺沙对复垦盐渍化弃耕地的改良效果。[方法]以干旱区绿洲复垦第1年的盐渍化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层覆沙和耕层翻沙的方法对其进行客土改良,研究不同改良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含水量及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层覆沙对盐渍化弃耕地的改良效果不明显,而耕层翻沙则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具体表现为:耕层0~30cm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减少而砂粒含量增加,土壤盐分含量降低。综合考虑改盐效果及成本,耕层沙-土体积比为1:6~1:3的耕层翻沙处理对复垦盐渍化弃耕地的改良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复垦盐渍化弃耕地的最佳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实施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用畜力步犁耕地,犁底不平,耕作深度一般只有12cm左右,而且不能很好地翻松土壤。小型拖拉机带灭茬机或双铧犁耕地,耕作质量虽然比畜力步犁好,但耕深一般也较浅。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实施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用畜力步犁耕地,犁底不平,耕作深度一般只有12cm左右,而且不能很好地翻松土壤。小型拖拉机带灭茬机或双铧犁耕地,耕作质量虽然比畜力步犁好,但耕深一般也较浅。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大力提倡和推广深松深翻机械化技术,改变由小机灭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三江平原八五0农场低湿耕地湿、冷、硬、板、瘦是大豆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采用“沟、管理、洞、缝”工程措施,以粮豆作物轮作周期为单元,以垅作深松为基础,建立土壤丰产库,应用“三垅”栽培技术进行增肥分层深施,降密提高匀度,实施良种、良法和大豆的经济学高产播期,在生物学播期之前这一研究成果与促控结合的配套技术措施,实现大豆高产,为三江平原206.7万hm^2低湿耕地大豆啼变高产提供了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一、实施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用畜力步犁耕地,犁底不平,耕作深度一般只有12cm左右,而且不能很好地翻松土壤。小型拖拉机带灭茬机或双铧犁耕地,耕作质量虽然比畜力步犁好,但耕深一般也较浅。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大力提倡和推广深松深翻机械化技术,改变由小机灭  相似文献   

14.
正1实施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用畜力步犁耕地,犁底不平,耕作深度一般只有12cm左右,而且不能很好地翻松土壤。小型拖拉机带灭茬机或双铧犁耕地,耕作质量虽然比畜力步犁好,但耕深一般也较浅。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大力提倡和推广深松深翻机械化技术,改变由小机灭茬为主的耕整现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实施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用畜力步犁耕地,犁底不平,耕作深度一般只有12cm左右,而且不能很好地翻松土壤。小型拖拉机带灭茬机或双铧犁耕地,耕作质量虽然比畜力步犁好,但耕深一般也较浅。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大力提倡和推广深松深翻机械化技术,改变由小机灭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江平原八五0农场低湿耕地湿、冷、硬、板、瘦是大豆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采用“沟、管、洞、缝”工程措施。以粮豆作物轮作周期为单元,以垅作深松为基础,建立土壤丰产库。应用“三垅”栽培技术进行增肥分层深施,降密提高匀度,实施良种、良法和大豆的经济学高产播期,在生物学播期之前这一研究成果与促控结合的配套技术措施,实现了大豆高产,为三江平原2067万hm2低湿耕地大豆中产变高产提供了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2年对低湿地深松种植大豆的研究,在低湿地改平翻耕法为深松耕法,高起垄,保持垄形,可有效地克服低湿地土壤理化性状不适合大豆生长发育的缺点,提高大豆产量。深松、高起垄、保持垄形,提高种床位置、苗后深松的农艺组合,是低湿地大豆高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耕作实践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数量、结构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改善新增耕地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陕西省眉县上王村开展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评估传统连续翻耕(MT)、深松—翻耕—深松(ST)及免耕—深松—免耕(NT)的耕作处理对新增耕地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团聚体大小分布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传统连续翻耕处理降低了新增耕地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和土壤持水特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3.68 g/kg),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差。与传统长期翻耕处理相比,保护性耕作方式下的NT处理显著增加了新增耕地大团聚体的数量(P<0.05),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团聚体结构稳定性。NT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最大为20.42%,有机质含量最大值达到6.48 g/kg,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水稳性大团聚体(R0.25)、分形维数(D)值明显得到改善。ST处理对新增耕地土壤持水特性、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及有机质含量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NT和ST处理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数量、结构稳定性及养分含量产...  相似文献   

19.
一、实施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用畜力步犁耕地,犁底不平,耕作深度一般只有12cm左右,而且不能很好地翻松土壤。小型拖拉机带灭茬机或双铧犁耕地,耕作质量虽然比畜力步犁好,但耕深一般也较浅。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大力提倡和推广深松深翻机械化技术,改变由小机灭茬为主的耕整现状,对于粮食稳定持续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松深翻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增产技术措施,目的是为作物的播种发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首先,利用机械深松  相似文献   

20.
土壤板结、耕层变浅等障碍因素影响了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深耕深松耕作方式有助于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作物增产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深耕深松对耕地土壤物理性状、主要养分指标、生物性状以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深耕深松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增加耕层厚度和土壤孔隙度;短期降低耕地土壤浅层的养分含量,但秸秆还田后深耕可增加耕地深层土壤养分含量;深耕深松可以增加微生物数量、土壤有机碳储存,增强绝大多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但会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和生物量碳;深耕深松与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其他技术组合利于玉米、香蕉等作物深层根系吸收养分,带动荚果对镁、磷及籽仁对锌的吸收,增加作物糖分积累、蛋白质含量、百果质量等,达到作物增产的效果。但不同地区土壤深耕深松效果有一定差异,尤其是水稻田深耕深松技术模式及效果需要进一步开展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