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开展了水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分析了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该市不同土类、地力的水稻肥料效应函数,获得了水稻最佳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姜堰市水稻施氮量超过了实际需要,该市通南高沙土地区水稻产量为9 364.0~9 793.3 kg/hm2时,氮肥最大用量为304.5~309.0 kg/hm2,最佳用量为282.0~ 283.5 kg/hm2;该市里下河黏土地区水稻产量为9 558.0~ 10 606.5 kg/hm2时,最大施氮量为264.0~280.5 kg/hm2,最佳施氮量为246.0 ~ 252.0 kg/hm2.在本研究条件下,增施磷肥、钾肥对当季水稻的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水稻旱熟品种龙粳27的最佳施氮量,实现早熟品种高产稳产,利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寒地早熟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水稻单株分蘖和株高影响趋势相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单株分蘖和株高均明显增加。施氮肥的处理穗实粒数、空瘪率和平方米穗数均比不施氮肥处理高。穗实粒数、空瘪率和平方米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千粒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氮肥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y=493.11+53.747x-3.591x^2。最高产量下的施氮肥量应为112.2kg·hm^-2,最高产量为10413kg·hm^-2。  相似文献   

3.
选择4个土种,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施用过量的氮肥,产量增加缓慢甚至有所下降。黑烘土、乌黏土、小粉土、小粉砂土4个土种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8.23、18.97、20.46、20.91 kg/666.67 m2,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5.27、16.00、16.40、17.20 kg/666.67 m2。4个土种的最佳经济施氮量与"3414"试验、精确施氮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以精确施氮试验为基础,对水稻产量、土壤供氮量、氮肥利用率、作物需氮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土壤与不同目标产量的氮肥用量。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处理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水稻产量提高6.3%~8.1%,效益增加112~134.8元/667m^2。水稻土、沿海潮土、沿江潮土的土壤供氮量分别为7.43、6.24、6.54kg/667m2。在目标产量600~675kg/667m^2条件下,水稻100kg籽粒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均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目标产量600、625、650、675kg/667m^2时,需氮量分别为12.7~18.8、14.5~20.3、16.3~21.7、17.9~23.0kg/667m^2。  相似文献   

5.
氮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直接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并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为明确黑龙江省浓江农场最佳施氮量,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施用量,水稻平方米收获穗数、穗粒数、空瘪率也相应提高,但千粒重降低,氮肥用量105~120kg/hm2时稻谷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在盘锦盐碱水稻土上,采用田间微区的方法,研究了氮肥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施氮肥处理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38.79%~84.9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氮肥用量为255 kg/hm2,采用40%N基施、40%N为分蘖肥、20%N为穗肥的施用方法水稻产量最高。适宜的蘖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粒肥应酌情而用,且氮肥用量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指导花生科学施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我们于2012~2013年在全县安排了10个点次的夏花生氮肥用量试验,对花生适宜氮肥用量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表明,施氮对产量具有明显作用,边际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递减趋势,最高产量施氮量与经济最佳施氮量因土壤及其肥力水平不同存在一定差异,最高产量施氮量4.95-8.63kg/667m2,平均值6.85kg/667m2,最佳施氮量4.76-8.45kg/667m2,平均值6.49 kg/667m2。  相似文献   

8.
以高产水稻品种明珠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氮素吸收、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实粒数随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稻谷和稻草的产量均随着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地上部单位面积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水稻稻谷产量与籽粒需氮量和养分内部利用效率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施氮240 kg.hm-2时,增产作用和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秀水110和秀水114为供试水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金正大硫磺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和控释氮肥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二次多项式相关。新湾试验点,SPCU折N 300 kg.hm-2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46.6%。戴村试验点,SPCU折N 270 kg.hm-2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19.3%。回归分析表明,控释氮肥在新湾点最大施氮量为262 kg.hm-2,最佳施氮量为246kg.hm-2;戴村点最大施氮量为246 kg.hm-2,最佳施氮量为212 kg.hm-2。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明确2种模式下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相对于水稻单作模式,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增加16.3%,且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实现的;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5.3%、7.6%和22.7%;采用线性+平台模型确定在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和水稻单作模式下直播水稻氮肥合理用量分别为102.4 kg/hm~2和139.6 kg/hm~2,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直播水稻合理施氮量较水稻单作模式降低了26.6%。由此可见,长期稻虾共作模式能够大幅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20112012年在江西11个县的双季稻田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位氮素的水稻增产量呈下降趋势,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利用拟合方程计算出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条件下的施氮量,结合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确定江西早稻、晚稻的平均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2.6、1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置氮、钾肥不同用量、肥源田间试验,观察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影响,提出稻田氮、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下,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N_8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在相同施氮量下,改变肥源对水稻产量提升无显著作用。而在相同施氮量情况下,改变施钾量,能提高植株吸氮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双季稻氮肥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2012年在江西11个县的双季稻田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位氮素的水稻增产量呈下降趋势,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利用拟合方程计算出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条件下的施氮量,结合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确定江西早稻、晚稻的平均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2.6、1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5个土种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氮肥施用过量时产量增加缓慢甚至有所下降。黑烘土、乌黏土、缠粉土、小粉土、小粉砂土5个土种的适宜用氮量分别为313.35、304.05、357.15、358.80、332.55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70、258、279、264、252 kg/hm2。5个土种的最佳经济施氮量与"3414"试验、精确施氮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氮钾肥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设置氮钾肥不同施用量田间试验,观察对杂交水稻生育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茎蘖数、叶面积和叶重随氮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群体生长率、茎鞘重、穗重、总干物重和稻谷产量,与氮钾肥用量呈显著水平的抛物线型关系。杂交水稻对氮肥较敏感,宜按最高产量目标推荐施氮量,按最佳经济收益推荐施钾量。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稻谷的适宜N、K2O用量分别是1.8 kg和1.6 kg。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力等级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邗江区甘泉街道水稻适宜的氮肥用量,进一步验证水稻在不同地力等级上氮肥适宜用量,在不同等级地力的土壤上进行氮肥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等地力等级下,最高产量的氮肥用量为23.1 kg/666.67 m2,而经济施氮量为22.5 kg/666.67 m2;在中等地力条件下,最高产量的氮肥用量为17.9 kg/666.67 m2,经济施氮量为17 kg/666.67 m2。  相似文献   

17.
江西鹰潭地区早稻氮素营养光谱诊断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基于水稻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早稻氮素诊断模型,并利用模型指导水稻生产实践,实现水稻氮素追肥的精确定量。【方法】基于不同氮肥处理的田间试验数据,建立了水稻冠层NDVI与植株吸氮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利用独立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筛选出最佳的氮素光谱诊断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水稻高产栽培经验,对早稻的追肥用量进行了实时推荐,并和当地农户施肥模式及氮肥-产量曲线计算出的最佳氮肥用量和产量进行对比。【结果】水稻关键生育时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冠层NDVI与水稻植株吸氮量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高于整个生育期,指数函数拟合效果要优于线性函数。独立试验检验结果表明,单生育时期的预测效果高于整个生育期,指数模型优于线性模型;其中,分蘖期和拔节期的光谱诊断模型表现最佳,预测精度分别为0.907和0.941。推荐施肥应用表明,与常规农户施肥模式相比,光谱诊断施肥模式在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了氮肥用量,提高了氮素利用率,而产量与常规施肥没有显著差异。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下,光谱推荐施肥模式的施氮量与最佳施氮量的误差分别为2.12%、-2.22%;而产量与最高产量的误差分别为-0.75%、-5.04%。【结论】光谱推荐施肥模式可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降低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在水稻生产中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射阳县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氮肥最佳用量为优化指标,通过对棉花氮肥不同用量肥效试验,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与配比,为高产、经济环保的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射阳县兴桥镇棉花氮肥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折纯氮0~25kg/亩)随着用量增加皮棉产量增加.该地区适宜用氮量应控制在折纯氮25 kg/亩左右,太多、太低均不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氮肥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作物产量、氮素吸收、经济效益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探讨氮素利用与施氮量的关系,确定作物系统氮肥投入阈值,达到高产和环境友好双赢的目的,为重庆地区稻油轮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2019年在重庆市典型水稻油菜轮作区,设置5个氮肥用量(0, 75, 150, 225, 300 kg/h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肥用量对重庆地区水稻油菜轮作作物产量、氮素利用、土壤矿质氮空间分布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重庆地区水稻油菜轮作的作物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其中施氮量对产量促进作用以油菜季300 kg/hm2和水稻季225 kg/hm2最佳,分别提高125.75%和37.74%;对氮素积累量促进作用皆以300 kg/hm2最佳,分别提高187.29%和111.66%.油菜季氮肥偏生产力(PFPN)、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及水稻季PFPN和AE...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水稻精确施氮技术参数,进行了水稻不同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无氮基础地力水稻产量为412.5 kg/667 m2;土壤供氮量为7.27 kg/667 m2;水稻每100 kg籽粒吸氮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相应增多,N2P2K2处理每100 kg籽粒吸氮量为2.35 kg;水稻对氮肥养分的吸收量也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多,但氮肥当季利用率在用氮量8~12 kg/667 m2时逐渐提高,在16~24 kg/667 m2时逐渐降低,N2P2K2处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