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影响湖南省柑桔产量的气象因子;在柑桔生长发育3个关键期,对柑桔产量歉年提出了5个气象灾害减产指标,对丰年也作了气象条件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柑桔产量气象预测预报模式;其中柑桔产量营养积累均衡值的提出,为预报柑桔产量大、小年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以大气环流因子作为多个气象因子对柑桔产量作用的综合表征,更进一步提高了柑桔产量预报定量化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黄岩桔区1990、1997年2次柑桔涝灾调查资料,分析得出不同的涝灾强度、树势、立地条件及灾后的气象条件对柑桔的影响。在分析涝灾对黄岩桔区主栽品种曼桔、Peng柑,温州蜜柑和黄岩本地早影响的同时,统计分析得出柑桔涝灾指标,并讨论了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柑桔采收以后,光合作用基本停止,呼吸作用仍然进行并成为新陈代谢的主导过程。呼吸作用和环境条件及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密切相关,也影响到贮藏柑桔的品质变化和贮藏期的长短。因此,在研究柑桔贮藏时,要注意果品的呼吸强度的变化。为了探明京2B膜剂对柑桔贮藏过程中的生理机制,我们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呼吸强度。  相似文献   

4.
红壤丘陵区柑桔圈套种黑麦草和紫云英的研究表明,套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柑桔产量和改善品质等;使春季土壤升温减慢,影响幼柑桔树春夏季生长。推广套种技术时应加强对套种柑桔园的栽培管理,处理好牧草利用、水土保持、土壤培肥与柑桔生产的关系,以提高生态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993年春季,我国北方大部地区虽然冷暖多变,但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霜冻害,热量条件基本有利于越冬作物的生长、春播的需求.西北大部、黄淮大部降水适宜,春旱偏轻.京、津、冀持续少雨,春旱严重,对冬小麦后期产量形成及春播不利.东北部分地区春季后期出现程度不同的春旱,对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南方大部春季升温较稳,水稻播种、育秧顺利.江南和华南季内多连阴雨天气,光照严重不足,对越冬作物后期生长、收获及早稻育壮秧有不利影响.西南、江淮降水较为适宜,日照略欠,农业气象条件利弊参半.5月份,我国多局地冰雹、大风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总的来看,春季农业气象条件北方优于南方.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的生长是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个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征大田生产中,这个过程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北方夏玉米产量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个过程所处的气象条件年际变化大,不同播期之间差异显著,因此研究干物质积累、分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可以为栽培管理、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柑桔园套种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壤丘陵区柑桔园套种黑麦草和紫云英的研究表明,套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柑桔产量和改善品质等;使春季土壤升温减慢,影响幼柑桔树春夏季生长,推广套种技术时应加强对套种柑桔园的栽培管理,处理好牧草利用,水土保持,土壤培肥与柑桔生产的关系,以提高生态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红心猕猴桃品种“红阳”为试验材料,2013?2018年每年3?4月在贵州红心猕猴桃主要种植区15个基地对溃疡病进行监测,并统计各基地同期气象要素,采用叠加方法和剔除方法,分析冬季-翌年春季低温高湿的具体指标及其持续时间,结合溃疡病发生地、发生时间及发病率,探讨溃疡病与低温高湿及其持续时间的定量关系,确定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冬季-翌年春季低温高湿及持续时间指标阈值。结果表明:贵州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时期为3月。在冬季,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气温≤2℃、日最低气温≤-2℃、日平均相对湿度≥75%的低温高湿气象条件,有利于溃疡病病菌在树体内生存。在春季,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气温≤18℃、日平均相对湿度≥80%的低温高湿气象条件易诱发溃疡病发生、流行。利用未发生溃疡病的猴场等11个基地2013-2018年每年12月-翌年4月气象要素对上述低温高湿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猴场等11个基地冬-春季的温、湿条件均不能满足溃疡病所需的低温高湿气象条件。建议以此低温高湿气象条件作为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御的预警指标,积极组织预防,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2年荔枝大丰收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国保 《中国农业气象》2003,24(2):55-56,F003
通过对2001/2002年度玉林市荔枝生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诊断分析,得出2002年获得大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关键发育期气侯条件好:秋梢抽生期雨水正常;冬季在寒冷和干旱的双重作用下花芽发育比较完全;春季气侯温暖雨量适中雨日偏少有利于荔枝的孕蕾和开花授粉;幼果期和膨大期气象条件也很正常。气侯条件比历史上最高产的1999年更优。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七年度(1996年12月~1997年11月)全国农业气象条件概述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7年度,冬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夏秋季北方大部地区持续干旱,秋季粮棉生长发育和冬小麦苗情受到严重影响。其...  相似文献   

11.
对菏泽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来源及传播方式做了初步探讨,对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做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天水菌源越夏区是我区最主要的苗源地。条锈病菌可以通过远距离传播和辗转侵染两个途径影响我区。条锈病发生程度与春季降雨量,雨日、最后温度、日照时数和风速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粉尘和SO2等的复合污染对柑桔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粉尘和SO2等的复合污染引起柑桔生长发育的一系列不良变化。光合作用受挫,呼吸作用亢进,开花数量少,座果率降低,正常果实减少17% ̄45%,同时,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增加,总糖含量降低,表现出甜度不足,酸度过重、口感不良的特点。严重影响桔树经营生产。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甸草原羊草生长的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作物生长模拟的理论,结合天然牧草的生长特性,建立了呼伦贝尔盟草甸草原羊草种群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子模型:(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同化物分配,(3)叶面积动态。利用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的验证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的时间动态规律,比较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牧草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草甸原羊草生长的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作物生长模拟的理论,结合天然牧草的生长特性,建立了呼伦贝尔盟草甸草原羊草种群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子模型。(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同化物分配,(3)叶面积动态。利用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的验证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的时间动态规律,比较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牧草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娄秀荣  沙奕卓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1):55-56,F003
1995年东北地区粮豆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分析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5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光温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春季大部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各种作物播种、出苗缓慢,幼苗生育期延迟。初夏热量条件一度转...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内蒙古草地蝗虫生存与繁殖的关键气象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蝗虫是内蒙古草地最重要害虫,而气象条件对蝗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蝗卵安全越冬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入秋后首次寒潮天气出现的时间,其次是冬季的温度;影响春季蝗卵孵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土壤湿度和寒潮天气的时间与强度;影响蝗蝻羽化的关键气象因子是4月下旬-6月上旬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17.
春季气温对我国温州蜜柑发育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通过收集到的柑桔物候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并考察了春季气温对我国温州蜜柑发育速度的影响,初步提出一些与温州蜜柑发育速度有关的温度指标。资料来源及处理方法本文中较为系统的物候资料来自于江西赣州地区园艺所1970年至1979年、上海市前卫农场1979年至1983年、湖南农学院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我国大部分茶区,冬季茶树的营养芽呈体眠状态,第二年春季再开始萌发生长。影响茶树越冬芽萌发生长期的主要有环境和植物学两类因子。环境因子包括气象条件和土壤条件;植物学因子包括茶树品种特性,农艺措施等。本文在同一环境和农艺措施条  相似文献   

19.
定位观测红壤坡地典型作物系统叶面冠层 大气界面水分传输结果表明 ,叶面冠层 大气界面水汽传输通量大小取决于景观植物群落的构建 ,稳定群落叶面冠层 大气界面水汽传输通量有明显日变化规律 ,除受植物生理机制影响外 ,还明显受土壤水分和气象条件的影响。植株叶片蒸腾速率有明显日变化规律且呈单峰型曲线及多峰态势。净辐射、空气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地表温度、风速对蒸腾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正相关 ) ,其中净辐射、气温为主要影响因子。叶片气孔导度可反映叶片蒸腾速率 ,叶片气孔阻力日变化规律是植物对气象条件的响应 ,且受土壤水分状况强烈影响。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调节气孔行为 ,进而协调作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耗水制约 ,可调控叶面冠层 大气界面水分传输 ,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污染气象特征和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年西安市环境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3种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各种气象条件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采用A—P值法计算大气环境容量。结果表明:(1)西安市区低空大气全年以较稳定—稳定为主,污染物浓度随稳定度频率的增大而增大;(2)风速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非常显著。随风速增大各污染物浓度相应减小;而在春季大风沙尘天气里,PM10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增大;(3)降水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很强,降水量小于1mm时浓度不降反增,大于10mm时稀释作用却相对减弱;(4)受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污染物排放造成环境容量的利用率高甚至出现超负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