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选择优良品种 应选择荣昌白鹅、天府白鹅、狮头鹅等肉鹅品种。雏鹅要反应灵敏、活泼.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 二、育雏期管理 育雏室温度。1~5日龄28~32℃,6~15日龄23~28℃,16日龄以后保持在18~20℃;湿度55%~60%。  相似文献   

2.
1.选雏鹅.选择适宜当地饲养的品种,要求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 2.温室育雏.育雏室温度为:1~5龄28~30℃,6~15日龄28~25℃,16日龄出后保持18~20℃.空气相对湿度以50%~65%为宜.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留小门与温室相连,让雏鹅能自由采食和活动.控温可用红外线灯或木炭火.  相似文献   

3.
<正> 春夏秋季,正值循环养鹅旺季,现介绍圈养鹅的关键技术措施: 1.选择优良鹅种 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 2.雏鹅保温饲养 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1~2日龄为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0,(9)
1.保温与防湿刚出壳的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因此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温,一般1~5日龄雏鹅适宜温度为28~30℃,以后每隔5天降低1~2℃,直至常温。育雏阶段鹅舍的相对湿度以65%~70%为宜,春季湿度较高,应注意勤换垫草,保持地面干燥。  相似文献   

5.
一、雏鹅饲养(0~21日龄)1.选择健雏选择体质健壮、站立平稳、出雏准时、个体大(100克左右)、绒毛粗长、有光泽、眼大有神、无畸形、脐部收缩良好、腹部松软、挣扎有力、仰翻放置翻身快的雏鹅。2.及早开水雏鹅出壳后24~26小时即可饮水。水温以25℃为宜,水质要清洁,饮水中可加入0.05%高锰酸钾液或5%~10%葡萄糖液和适量复合维生素B液。3.适时开食开水后5~10分钟即可开食,开食料以精饲料加上切细  相似文献   

6.
闵浩 《农村科技》2006,(12):55-55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一、温度与湿度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可逐渐脱温。二、饲养密度群养雏鹅以每群500~600羽为宜。根据雏鹅的体型大小及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饲养密度,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01,(4)
朗德鹅原产于法国,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颈部近黑色,腹部毛色较浅略呈银灰色,每只可产绒350~450克,体重7~8千克,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品种。70日龄即可作商品鹅出售。朗德鹅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饲养周期短,肥肝质量好等优点,是养殖的理想品种。1.育雏和保温形式雏鹅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以内的小鹅。育雏方式有两种,平养育雏,即将雏鹅养在铺有垫料的地面上或箩筐内育雏;网上育雏,即在高出地面50~60厘米铁丝网上育雏。  相似文献   

8.
鹅副黏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肠道黏膜溃疡或痂块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鹅均易感染发病,尤以30日龄~60日龄多见,幼鹅发病多与孵化室、育雏窒未严格消毒有关,特别在孵化室育雏的雏鹅发病相埘较多.这种病的发病率一般为10%~60%;病死率为30%~80%.  相似文献   

9.
<正> 夏季养一批肉鹅,气候适宜,嫩草丰富,麦茬遗粮多,且成活率高,生长期短,一般饲育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可达2.5~3.5千克,经济效益高。 育好雏鹅是基础 选择优质健壮、叫声宏亮、眼睛有神、无流行病史的优质雏鹅。雏鹅初食前,可按每100毫升0.05%高锰酸钾水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6毫升,葡萄糖5克,红糖3克,日喂3次,进行清肠消毒。  相似文献   

10.
冬鹅生命力强、饲养期短、食性广、耐粗饲、耗料少、增重快,销售旺季又适逢春节,一般经2个月的饲养,每只冬鹅体重可达5-6.5公斤,经济效益可观。一、精选雏鹅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如白鹅、灰鹅等。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双脚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必须淘汰。二、温室育雏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育雏室温度为:1-5日龄30-28℃,6-15日龄为28-25℃,16日龄以后保持在18-20℃;湿度控制在50-65%。饲养密度为…  相似文献   

11.
鹅副黏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出现肠道黏膜溃疡或痂块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鹅均易感染发病,尤以30~60日龄多见.幼鹅发病多与孵化室、育雏室未严格消毒有关,特别是在孵化室育雏的雏鹅发病较多.发病率为10%~60%,病死率为30%~80%. 主要症状:精神委顿,无力,常蹲地,不食或少食,饮水增加.拉灰白色稀便,后期拉水样血便和绿色稀便等.少数鹅后期有扭颈、转圈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2.
初生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 28℃,以后每周下降 1~ 2℃。雏鹅应先饮水,后开食。第一天宜饮用 5%~ 8%的白糖水。开食饲料可用 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 1份碎米 (碾碎泡软的稻谷、玉米或煮至 7~ 8成熟的米饭均可 )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合好的饲料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让鹅自由采食。供给雏鹅的日粮, 5~ 10日龄用 20%~ 30%的混合精料加 70%~ 80%的青草或菜叶; 11~ 20日龄精料与青料比调整到 1∶ 4~ 8∶ 21~ 30日龄可调整到 1∶ 9~ 12。 15日…  相似文献   

13.
养鹅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夏季对鹅来说,既不利生长又不利疾病控制,夏季要养好鹅着重抓好调整饲料配方,降低密度,改变环境,加强管理。养夏鹅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巧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千克,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周期短。  相似文献   

14.
<正>三花鹅为杂交鹅品种,是扬州白鹅提纯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产蛋水平高、繁殖率高、肉质好等特点,养殖经济效益高。三花鹅养殖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不同阶段的饲养与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如下。1.1日龄。接雏,清点雏数,按强弱雏分群。抽样5%,分别称重,测定平均初生重。育雏室温度保持在32~33℃。做好开水和开食工作。大批饲养时,可用木条等分成若干小栏,  相似文献   

15.
一、降温防暑。让肉鹅生活在26℃以下的环境中。 二、选好雏鹅。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 三、精养雏鹅。出壳雏鹅的饮水、开食,按常规方法实施。 2~4日龄的雏鹅,白天喂4~5次,夜喂2次,每次喂七八成饱;5~10日龄的雏鹅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  相似文献   

16.
养鹅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夏季对鹅来说,既不利生长又不利疾病控制,夏季要养好鹅着重抓好调整饲料配方,降低密度,改变环境,加强管理.养夏鹅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6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千克,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周期短.  相似文献   

17.
1.饮水雏鹅是指1~30日龄的小鹅。出壳后的雏鹅第1次饮水又叫潮口。由于运输或环境的变化,最好在1~3日龄雏鹅的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每千克水中加1克),一般使用小型饮水器或水盘,但不宜过大,以盘中水深不超过1厘米为宜,以雏鹅绒毛不湿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一般为40%~80%,在新疫区高达90%~100%。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雏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传染,雏鹅最早发病一般在4~5日龄开始,数日内可波及全群,死亡率一般为70%~95%;1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20日龄的感染后发病较少。该病的潜伏期3~5  相似文献   

19.
一、进雏前的准备不管是笼养还是平养都应对育雏室进行清理、维修和补充包括房舍、门窗、笼具、饮水器、喂料设备等,特别要搞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一般空栏1周后再进雏。二、雏室的温度控制适宜的温度是提高育雏率的关键,不论采取哪种方式供热,应在进雏前24小时预热。采用局部高温育雏法(特别是平养),4日龄内温度波动不宜超过1℃,4日龄后雏鸡可自行选择适宜区。室内适宜温度为1~4日龄27℃,4~7日龄24℃,2~3周龄21℃,4~5周龄18℃。三、进雏将病弱、残雏剔除,按合理的密度放入笼中或鸡舍,1~2周龄60~50只/平方米,3~4周龄40~30只/…  相似文献   

20.
一般把0~28日龄的小鹅称为雏鹅。雏鹅保温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病性、抗逆性较差,消化力不强,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雏鹅较为难养,对育雏条件要求较高。生产实践中常常成活率较低,雏鹅生长速度较慢,为此必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雏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