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品种选择番茄品种选择以早熟、高产、抗病、抗低温、颜色粉红为佳,常用品种有东圣808、粉冠888、金棚丑号、金冠5号、中研988、佳粉17号等。二、育苗1.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50—55℃热水中,不断搅拌,保持15—20分钟后捞出,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常温下浸种20分钟。然后将种子捞出洗净,放入温水中浸泡6—8小时。甩干浸种后的种子,在28—30℃处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种子1—2次,当种子有70%左右出芽时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2.
一、种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以下4种) 1、温水浸种先用清水漂洗种子,然后加入约种子体积5倍的50-55℃的温水,并不断搅拌至水温30℃时浸种6-8小时,以种子泡透为度。 2、高锰酸钾消毒温水浸种后,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洗净。 3、磷酸三钠消毒温水浸种后,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以杀死种子所携带的病毒病菌。  相似文献   

3.
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2 种子处理 2.1 温汤浸种。用55℃温水恒温浸种15min,浸种时充分搅拌。 2.2 药剂浸种。可用40%的福尔马林150倍液,在20℃~25℃下浸种6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2~3遍;也可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20min,用清水洗净。  相似文献   

4.
一、搞好浸种催芽,提高种子发芽率 1.种子处理及浸种浸种前用清水选种,搅拌后把水面浮层与底层种子分开浸种催芽.每0.5千克种子用1克强氯精对水0.75千克消毒浸种10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药液,再在常温下露10小时.露后再放在清水中浸12小时,然后再露再浸12小时.  相似文献   

5.
蔬菜土传病害的病原主要有镰刀菌、疫霉菌、腐霉菌和假单胞杆茵以及线虫,防治除采用轮作和选用抗病品种外,可采用以下办法: 1.药物浸种.(1)甲基托布津浸种:先将种子曝晒6小时,用0.1%甲基托布津浸种1小时,然后用清水浸泡3小时,晾18小时.(2)氢氧化钠浸种:用清水将菜种浸4小时,然后置2%氢氧化钠溶液里浸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晾18小时.  相似文献   

6.
正一、防治技术(一)搞好种子消毒辣椒可通过种子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代,并使其发病。田间无症状植株,也可能携带病毒。因此,通过种子传播引起子代植株发病的,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能明显减轻苗期病毒病的发生。方法是:将种子先用清水浸种3~4 h,再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30 min,或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20 min,或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浸种20 min,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晾干播种或直接催芽。  相似文献   

7.
玉晶 《农村百事通》2006,(21):37-37
1.种子消毒方法:①温汤浸种:先用常温水浸种15分钟,然后再用55℃热水浸种,要不断搅拌,并保持水温10 ̄15分钟,然后使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不同的种子浸泡的时间是不同的,辣椒种子浸种5 ̄6小时,茄子种子浸种6 ̄7小时,番茄种子浸种4 ̄5小时,黄瓜种子浸种3 ̄4小时,最后捞出洗干净种子。②药液浸种:药液浸种是将要处理的种子浸到一定浓度的药液中,经过5 ̄10分钟的处理后取出洗净晾干的一种种子消毒方法。浸种时先将种子用水浸泡2 ̄3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浸种药液必须是溶液或乳浊液,不能是悬浊液。药液的用量一般要超过种子量的1倍,应将…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病害:(1)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在55℃的温水中浸泡25分钟,用冷水清洗晾干播种。(2)药剂浸种。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或将种子放在2%~3%的漂白粉溶液中浸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也可以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种4小时,然后洗净播种。  相似文献   

9.
1.种子处理及浸种 浸种前用清水选种,搅拌后把水面浮层与底层种子分开浸种催芽。每0.5千克种子用1克强氯精对水0.75千克消毒浸种10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药液,再在常温下露10小时。露后再放在清水中浸12小时,然后再露再浸12小时。  相似文献   

10.
<正>1培育无病虫壮苗1.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黄瓜品种。1.2种子处理55℃温水浸种搅拌15分钟,或50℃温水浸种20—30分钟,再用30℃水中浸泡6h,洗净种子表面的粘液后即可进行催芽,可杀灭多种病菌。药剂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h,然后经过多次清水投洗后进行催芽;预防细菌性病害,可用72%农用  相似文献   

11.
一、播种1、种子处理浸种前2天晒种,以增强种子内部酶的活力,使种子吸水快,出芽整齐。然后用清水浸5~6个小时,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  相似文献   

12.
<正>一、播前准备可用干种子直播(春播为主);也可在选种后用30~40℃温水浸种8~12小时,然后将种子上的黏液洗净,再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待5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夏、秋播为主)。二、整地施肥播前深耕20厘米,耕后细耙,整平做畦,  相似文献   

13.
张立华 《农家致富》2009,(14):47-47
一、用沼液浸种 浸种前将种子充分晒干.然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投入已正常使用50天以上沼气池内稀释10倍的沼液中.在15~18℃情况下.瓜类蔬菜种子浸泡2-4小时为宜.茄果类种子浸泡4-6小时为宜。浸种后.取出种子袋。用清水洗净.然后把种子摊开.待种子表面水分晾干后即可催芽播种。通过沼液浸种可提高幼苗抗病、抗虫、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浸种催芽 首先将购进的种子放入清水中,将漂浮在水面上的不成熟的种子清除掉。然后用55~60℃的温水浸种10分钟,以杀死种皮上的病原菌。再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4小时,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使用微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浸种(拌种) 微肥用作浸种时,须先将微肥溶解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然后将种子浸泡其中,晾干后即可播种.常用作浸种的微肥及使用方法是:①锌肥浸种.用锌肥浸种时浓度为0.02%~0.05%,以种子浸泡均匀为准.拌种时以每公斤种子拌2~6克锌肥为宜.②钼肥浸种.拌种时,每公斤种子可用钼肥1~2克,搅拌均匀;浸种时的浓度为0.05%~0.1%,浸泡12个小时.③锰肥浸种.拌种时,每公斤种子可使用锰肥2~4克;浸种的浓度为0.05%~0.1%.④铜肥浸种.拌种时,每公斤种子可使用铜肥0.6~1.2克;浸种浓度0.01%~0.05%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一、浸种(拌种) 微肥用作浸种时,须先将微肥溶解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然后将种子浸泡其中,晾干后即可播种.常用作浸种的微肥及使用方法是:(1)锌肥浸种.用锌肥浸种时浓度为0.02~0.05%,以种子浸泡均匀为准.拌种时以每公斤种子拌2~6克锌肥为宜.(2)钼肥浸种.拌种时,每公斤种子可用钼肥1~2克,搅拌均匀;浸种时的浓度为0.05~0.1%,浸泡12个小时.(3)锰肥浸种.拌种时,每公斤种子可使用锰肥2~4克;浸种的浓度为0.05~0.1%.(4)铜肥浸种.拌种时,每公斤种子可使用铜肥0.6~1.2克;浸种浓度0.01~0.05%为宜.  相似文献   

17.
最新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先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用清水冲洗以后将番茄种子放到清水中浸泡6~8小时,再将泡好的种子放到25℃条件下催芽,见芽后将温度降到23℃,当出芽率达70%时播种。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机尾号为0654的用户问:辣椒种子在育苗前,对种子怎么消毒?专家解答:种子消毒处理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是保证播种质量,促进苗全、苗壮的有效途径。种子消毒可选用磷酸三钠溶液浸种或进行温汤浸种等方法。①磷酸三钠溶液浸种。把辣椒种子放在清水中预浸4小时,捞出后再放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取出用清水淘洗干净,再进行浸种催芽。磷酸三钠可使病毒活性钝化,有抑制病毒作用,可预防辣椒病毒病的发生。②温汤浸种。将选好的种子,先在30℃左右的清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再补热水,使种子在50~  相似文献   

19.
1、培育壮苗培育适龄壮苗是获得丰产的前提。而掌握好浸种催芽技术是培育壮苗的关键。选用清水漂出秕粒,然后温水浸种。其做法是将种子放入50~60℃热水中不断搅拌,直至30℃左右,然后静置浸种8~10小时。浸种后淘洗时,要反复多次搓洗去除种皮外的粘液,用清水淘洗干净。稍晾后,以手摸清爽,不粘手,子粒间不粘连为度。把充分吸胀的种子包在湿毛巾或者湿麻袋片中,置于盆里。种子上面要几层湿毛巾盖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发芽床和清水浸种时间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种子萌发启动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标、霉烂率为测量指标,20℃恒温自然光照培养箱中开展了柴胡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芽床基质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纱布处理柴胡种子的各项测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清水浸种不仅能够促使柴胡种子提早萌发,而且能够提高柴胡种子发芽率,浸种12 h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最高,分别可达67.67%±3.21%和56.00%±9.54%,与未浸泡对照相比提高了约35、34个百分点。说明柴胡种子用清水浸种预处理12 h,以纱布为发芽床,在20℃恒温条件下培养,可有效提高柴胡种子萌发率,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实际生产中可以用清水浸种后再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