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柑桔裂果的影响,以期找到最有效的防裂果组合。[方法][结论]通过配施N、P、K不同比例地面复合肥与喷洒不同的矿物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组合来防止裂果试验。[结果]在春季用肥料配比N∶P2O5∶K2O=20∶10∶10,夏秋用肥料配比N∶P2O5∶K2O=16∶8∶16,叶面喷施0.5%硝酸钙液的处理组合防裂果效果最好。同时分析不同处理中叶片的N与K比值,N与Ca的比值,Ca与K的比值,发现树体中N与K的比值(N/K)和N与Ca的比值(N/Ca)同裂果呈正相关,即比值越大,裂果越重。树体中Ca与K的比值(Ca/K)与裂果成负相关,其比值越大,裂果越轻。[结论]为避免柑桔裂果,生产中应该根据土壤的墒情、树势的优劣、季节的更替等平衡全面地施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柑桔裂果的影响。以期找到最有效的防裂果组合。[方法][结论]通过配施N、P、K不同比例地面复合肥与喷洒不同的矿物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组合来防止裂果试验。[结果]在春季用肥料配比N:P2O5:K2O=20:10:10。夏秋用肥料配比N:P2O5:K2O=16:8:16。叶面喷施0.5%硝酸钙液的处理组合防裂果效果最好。同时分析不同处理中叶片的N与K比值,N与Ca的比值。Ca与K的比值,发现树体中N与K的比值(N/K)和N与Ca的比值(N/Ca)同裂果呈正相关,即比值越大,裂果越重。树体中Ca与K的比值(Ca/K)与裂果成负相关。其比值越大,裂果越轻。[结论]为避免柑桔裂果,生产中应该根据土壤的墒情、树势的优劣、季节的更替等平衡全面地施肥。  相似文献   

3.
对薯片专用型马铃薯大西洋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冬作的密度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对大西洋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密度6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1处理产量最高,密度4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1处理最低;种植密度与单株产量和商品率呈负相关,但不影响商品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高密度和较低施肥处理下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相同密度下,肥料投入与纯收入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4年生嫁接木枣(抗裂果)和团枣(易裂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裂果性枣叶片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为指导枣树合理施肥和减少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木枣、团枣叶片中K、Ca、Fe、Mn元素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K元素年周期变化规律呈波折曲线,Ca元素基本呈抛物线上升趋势,Fe元素呈"W"曲线,Mn元素呈单峰曲线;对于Cu元素,团枣变化基本呈"N"形变化,木枣呈先降后升变化趋势;在所测生长周期内,大多数时期,木枣叶片中Ca、Fe、Mn、Cu元素含量均高于团枣,而对于K元素,则是团枣叶片中含量较高。枣叶片中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年周期变化规律;枣果熟前速长期是树体需要K元素的旺盛期,在花果的整个生长发育期,树体需要的Ca元素基本呈不断增加趋势,这些时期都要保证树体相应元素的充足供应;木枣抗裂果可能与其叶片中Ca、Fe、Mn、Cu元素含量较高、K元素适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 L.)"中饲苎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饲用苎麻地上部分叶、茎中N、P、K、Ca、Mg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布情况及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饲用苎麻叶、茎中相对应的N、P、K、Ca、Mg元素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饲用苎麻叶、茎对N、P、K、Ca、Mg元素吸收的选择性不同,叶片不同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a、K、Mg、P;茎部依次为N、K、Ca、Mg、P。叶片对N、Ca、Mg、P有较强吸收和积累,而茎中则贮存了较多的K。叶片中Ca含量与Mg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部N含量与K、Mg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N与茎部N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部Ca、Mg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片K与茎部K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茎部Mg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喷施醋酸钙对赞皇大枣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田间喷施Ca(Ac)2对赞皇大枣裂果及树体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施Ca(Ac)2质量分数的升高,裂果率逐渐降低;喷施1%,2%Ca(Ac)2处理的裂果率分别为31.58%,31.25%,比对照分别降低31.59%,32.30%。对钙与裂果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和果皮中的钙与裂果率呈负相关关系。喷1%~2%Ca(Ac)2能显著增加树体的Ca含量,降低裂果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滴灌是新疆广泛应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研究滴灌施肥方式与施肥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地区枣园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灰枣为试材,在滴灌条件下,设置3个施肥方式(挖沟撒施肥料、滴灌随水施肥、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5个施肥量水平15个处理,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监测枣树产量、品质和营养状况,分析滴灌下施肥方式与施肥量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施N 650 g/株、施P2 O5 650 g/株、施K2O 375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21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6.38 kg/kg;滴灌随水施肥方式下,施N 520g/株、施P2O5520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0.49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37kg/kg;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下,施N 520g/株、施P2O5520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34 k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97 kg/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枣果的裂果率也随之增加,但不同施肥方式下枣果的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不同,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枣果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最强,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次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最小;在高产施肥量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低为7.72;,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撤施PK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次之为13.75;,挖沟撒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高为17.18;;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较强,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则较弱;NPK肥料用量变化,不影响果实中Ca、Mg含量水平;滴灌随水施肥方式叶片P、K含量显著高于挖沟撒施肥料和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两种施肥方式,三种施肥方式的叶片N含量、果实N、P、K、Ca、Mg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滴灌随水施肥方式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可在新疆果树节水滴灌灌溉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苹果苦痘病发生的关系,研究了‘长富2'苹果果实、叶片及土壤N、P、K、Ca、Mg含量与苦痘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苦痘病的发生与果实N含量及N/Ca、P/Ca和K/Ca等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Ca、Mg含量及Ca/Mg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苦痘病的发生与叶片N、P、K含量及N/Ca、P/Ca、K/Ca、Ca/Mg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Mg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苦痘病的发生与土壤碱解N、全P、速效P、速效K含量及碱解N/交换性Ca、碱解N/交换性Mg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Ca、交换性Mg含量及碱解N/速效P、碱解N/速效K等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苹果苦痘病的发生与果实、叶片以及土壤的Ca的含量有密切的相关性,Ca含量较低或N、P、K含量较高,以及较高的N/Ca、P/Ca、K/Ca比和较低的Ca/Mg比,会导致并加重苦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矿质营养对锦橙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锦橙植株喷K能显著提高叶片含K量,可减轻裂果发生。裂果果皮含K量显著低于正常果皮。叶片有效B含量较高有助于减轻裂果发生。叶片K、B含量与裂果率呈高度负相关,并呈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果皮有效B含量与裂果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含K1.30%、有效B26ppm可能是裂果严重发生的临界值。叶片K与有效B呈显著正相关和高度的线性回归关系。K、B间的相助作用有利于减轻裂果发生。果皮K与Ga呈极显著负相关和高度的线性回归关系。Ca可能通过对K的强烈拮抗作用间接影响裂果发生。本文还讨论了低K、B导致裂果的机制,并提出了减轻裂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毛白杨幼龄林生长与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三倍体毛白杨幼龄林生长量与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在造林后的4 a中,每年均在秋季时测量生长量并采集叶样测定叶片养分的含量。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胸径和树高均与叶片的N、P、K、Ca、Fe、Cu和Zn含量呈正相关,与叶片N∶P比值呈负相关。进行回归分析后比较回归系数的大小得出,叶片的P和Ca含量对林木生长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叶片以及一年生枝条内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各器官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砀山酥梨合理适时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内N、P、K、Zn、Cu、B含量呈下降趋势,Ca、Fe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Mg、S含量变化不显著;一年生枝条内N、P、K、Mg、S、Cu、Zn和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F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果实内N、P、K、Ca、Mg、S、Mn、Cu、Zn和B含量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Fe含量先显著下降,后呈现出波动性变化。叶片中N、P、K、Cu、Zn、B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Ca含量与K、B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N、P、K呈极显著负相关;1年生枝条中N、P、K、Cu、Zn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Ca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Fe含量与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各元素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N、P、K、Zn、B和果实、一年生枝条中对应的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砀山酥梨植株中营养元素的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施肥时要根据矿质元素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前施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肥料对蝴蝶兰小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壮苗、提高蝴蝶兰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蝴蝶兰品种“V31”(台林红天使)小苗为试材,对比研究N∶P2O5∶K2O分别为30∶10∶10(高氮)、9∶45∶15(高磷)、20∶20∶20(等量)的花多多专用肥对蝴蝶兰小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肥料对蝴蝶兰小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N∶P2O5∶K2O为9∶45∶15的蝴蝶兰小苗出根最快,45 d即可全部出根;施用N∶P2O5∶K2O为20∶20∶20的蝴蝶兰小苗新增叶片数最多,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N∶P2O5∶K2O为30∶10∶10的蝴蝶兰小苗叶冠幅最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移栽后45 d内用高磷肥处理,而后在根系生长良好基础上以高氮肥和N∶P2O5∶K2O为20∶20∶20肥料交替施用最有利于蝴蝶兰小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香梨叶片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对不同产量园的香梨生育期叶片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量园香梨叶片内同一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香梨的生长发育,香梨叶片中的N、P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Mg、Mn含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K、Ca、Cu、Fe、Zn含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香梨生长发育期叶片内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NKCaPMgFeMnZnCu,N、P、Ca、Mg、Cu、Mn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低产园中产园高产园,K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低产园高产园中产园,Fe、Zn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高产园中产园低产园。相关性分析表明,库尔勒香梨叶片中各营养元素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性与拮抗性。N、Mg、Mn含量的平均值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含量的平均值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Fe含量的平均值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N与Mg、P与Ca、Ca与Cu、Mg与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与Mn、P与Cu、Fe与Zn、K与Ca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N与Fe、Mg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Fe与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生产中要在继续稳定香梨N、P、K、Ca、Mg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微量元素Fe、Zn、Cu、Mn肥料的施用量,平衡树体营养,实现香梨稳产、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枣树生产上裂果发生严重的问题,以抗裂品种99-1及易裂品种婆枣、赞皇大枣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对叶片及果实内的矿质元素及裂果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树体矿质营养含量对枣裂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三个品种9月9日达到裂果高峰,婆枣、赞皇大枣、抗裂品种99-1裂果率分别为64.6%,52.3%,5.1%。在整个果实发育期,叶片中Ca元素含量抗裂品种99-1均高于其它两个易裂品种;叶片和果实中K元素含量抗裂品种99-1均低于其它两个易裂品种。在花后30~90天果实P元素含量抗裂品种99-1高于其它两个易裂品种,在花后70天叶片内P元素含量和果实中的N元素含量抗裂品种99-1高于其它两个易裂品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温州蜜柑果园土壤、枝梢叶片及果实中氮(N)、磷(P)、钾(K)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为营养监测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本文以临海涌泉温州蜜柑为实验材料,在春梢老熟期取土壤、春梢和果实,观察它们的N、P、K营养元素含量丰缺状况并进行元素相关性分析。果园中N、P、K、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基本处于适宜范围,而土壤有效磷的含量过高。N、P、K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N和P在春梢(叶片和枝条)中的浓度高于果实(果皮和果肉),而K含量则是叶片>果皮>枝条>果肉。春梢与果实N、P、K养分与土壤的相关性也不一致,土壤的水解氮含量与叶片N和K的含量极显著相关。土壤水解氮与果皮N和K的负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土壤有效磷与果皮N和果肉P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钾与土壤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与枝条的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皮N和K、果皮P和果肉N均为显著正相关性,说明N、P、K元素间的相关性可能是互促效应,也可能出现相互抑制的关系。掌握土壤和树体N、P、K养分的状态,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提早监测树体营养水平,及时作出营养丰缺判断和调控,科学平衡、合理施肥,促进树体健康生长和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砀山酥梨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年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砀山酥梨叶片、梨园土壤为试材,于梨树生长期每10 d分别取样分析,测定了叶片中N、P、K、Ca、Mg、Fe、B、Mn、Cu、Zn、Mo及土壤中全N、水解N、有效P、缓效K、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S、有效Fe、有效B、有效Mn、有效Cu、有效Zn、有效Mo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叶片中N、P、K、Cu含量年变化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Ca、Mn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Mg、B含量年变化不大,S、Zn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e、Mo含量变化波动性较大。叶片中N含量与P、K、B、C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g、S、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Ca、Mn含量则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N、P、K、Ca、Mg、S、Fe、B、Zn、Mo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与对应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金秋砂糖橘叶片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测定了南丰县7个果园金秋砂糖橘叶片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果园叶片中的N、Ca、Cu含量偏低,P、K、Mg和Zn含量处于适宜或过量范围;所有果园叶片中的S、Fe和Mn含量处于适宜或偏高水平;3个果园叶片中的Cu含量低于适宜范围,2个果园叶片中的B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单果重与叶片的P、Zn、Mn等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的可食率与叶片中的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中的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P、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Mn、Zn呈极显著负相关;固酸比与P、Zn、Mn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VC含量与除Mn、B硼外的其他元素均呈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影响金秋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叶片养分因子主要为N、Ca、Cu,因此,生产上要重视及时补充相应元素,同时适当控制磷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杉木不同基因型叶营养元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木叶片矿质养分的分析可鉴别无性系。采自不同立地、不同树龄的杉木叶片经分析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相同年龄无性系间叶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同年龄的不同无性系或不同年龄的相同无性系,其N:P:K比值有明显差异。在N:P:K比值中,P变化相对较小。Cu与N、P、K、Ca、Mg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K与Zn呈显著负相关。K与杉木生长(高、胸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Mg与生长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评价共和盆地常见植物的生长状况及生境的养分供给能力,通过野外采集共和盆地15种高寒荒漠植物的叶片,并对叶片中的C、N、P、K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室内测定、对比并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物叶片C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90.70~514.70 mg·g~(-1),N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9.46~44.50 mg·g~(-1),P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36~3.48 mg·g~(-1),K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06~34.85 mg·g~(-1)。两种生活型植物叶片之间的化学元素含量有所差异,其中叶片C、P含量表现为:灌木>草本;叶片N、K含量表现为:草本>灌木。植物叶片C∶N与N∶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538),植物叶片N∶K与K∶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599),植物叶片C∶P与N∶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88),植物叶片C∶N与叶片N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971),其余元素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相关性不强。共和盆地两种生活型的植物叶片化学元素组成存在差异,15种植物生长过程主要受到N和P的限制,且相比而言更易受N的限制,基本不受K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枣园土壤与叶片、土壤与枣果、叶片与枣果之间各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为枣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我国重点枣区河北省太行山区的主栽品种婆枣为试材,从9个山地枣园中分别采集枣园土壤、枣树叶片及枣果实样品,测定除C、H、O外的14种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和5种植物有益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太行山区枣园土壤中N、P、K、Ca、Mg、Fe、Mn、Na含量丰富;叶片中各元素含量均大于果实,其中N、K、Ca、S、Mn、Zn、B、Se、Cl差异显著。土壤中各元素之间关系复杂,相关性规律各不相同;叶片中除Ca、B、Zn、Al外各元素间的多为正相关;果实中元素间多呈正相关,但Ni、Al、Si与其他元素间多呈负相关。土壤与叶片及土壤与枣果间各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大多不显著。叶片与果实各元素间多为正相关,且N、S、Mo达显著水平,K、Mn、Cu达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枣树上根据叶片营养诊断指导配方施肥较测土配方施肥更为可靠。枣园要更加重视叶片喷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