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技术、安全、经济性等多个方面。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接地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后一种接地系统又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这种区分方法是根据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的大小划分的。  相似文献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中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 ,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又称非有效接地 )根据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流 ,我国将其划分为小接地电流系统。按我国有关规程规定 ,在 3~10 k V电力系统中 ,若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超过30 A;或 35~ 6 0 k V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超过 10 A,其系统中性点均应采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消弧线圈迄今已有 80多年的应用历史 ,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 ,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1 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小电流接地故障问题的处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传统故障解决方式看,更注重以暂态等值电路为主,在线模分量方面缺少实际的参数计算方法,更无从谈及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补偿、过电压防护以及接地故障保护提供依据。在此背景下,便可考虑将XKH-Ⅱ型智能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引入,有利于小电流接地故障的解决。本文将围绕智能消孤线圈成套装置,对其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解决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当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出现下列迹象.(1)警铃响,"××千伏母线接地"信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常常还有"消弧线圈动作"的信号.(2)绝缘监察电压表三相指示值不同,接地相电压降低或为零,其他两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此时为稳定性接地.如果绝缘监察电压表指针不停地来回摆动,出现这种现象即为间歇性接地.(3)当发生弧光接地产生过电压时,非故障相电压很高,表针打到头,常伴有电压互感器高压一次侧熔体熔断,甚至严重烧坏电压互感器.  相似文献   

5.
<正>县级电网大多采用11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供电,接地均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保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陆良电网110 kV及以下系统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110 kV西桥变电站采用在10 kV侧加装消弧线圈接地。由于110 kV西桥变电站主供陆良城区、西桥工业园区,随着10 kV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地埋电缆应用的普及,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逐渐增大。2008年经实际计算仅10 kV 0221同乐大道一条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就达32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标 GB50 0 55— 93规定 ,低压交流电动机应装设接地故障保护 ,并规定接地故障保护应符合现行国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规定。当电动机短路保护器件满足接地故障保护要求时 ,应采用短路保护兼作接地保护。在《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规定 :当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网络 ,如果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 ,其短路电流值不小于熔体额定电流的 4倍。当用自动开关作短路保护时 ,其短路电流不应小于自动开关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 1 .5倍。对于低压供电系统按其接地方式可分为 :TN-C、T…  相似文献   

7.
谈接地     
王和 《农村电工》2006,14(9):30-30
1 工作接地 为完成正常的工作或为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大地连接起来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等,均属于工作接地。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变压器中性点都要求接地。10kV及35kV电网的中性点不接地,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很小,不会突然中断供电,也不会对线路造成较大破坏,人们把这种电网叫做小接地电流系统。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必须经一点接地,而不能多点接地。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气化》2009,(10):54-54
schuman答:小电阻接地系统,是在系统的中性点与地之间串联小电阻,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足够大的单相接地电流(60~1000A),零序保护跳闸,同时降低内部过电压水平。消弧线圈是为了补偿对地电容电流,减小系统单相接地时的接地电流,从而减小接地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建弧概率。  相似文献   

9.
1 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与供电的可靠性 在我国中压电网的供电系统中,大部分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系统.我国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已运行多年,但近几年有部分区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为此,笔者现对这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作以分析.而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其是一种过渡形式,随着电网的发展最终将发展到上述两种方式,笔者就不作赘述.  相似文献   

10.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往往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运行。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电网线路较长会产生间歇性的过电压损坏配电设备绝缘,影响供电可靠性。现通过实际工程中设置的接地方式说明其正确的配置接地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刘春迎 《农村电工》2007,15(5):31-31
1 故障情况 某发电厂主厂房380V低压厂用电系统,变压器采用三相三线中性点经高阻接地方式,属小电流接地系统,每台变压器配有一套高阻接地箱,与母线连接的每一条出线,均装有专用高阻接地电流互感器,其二次侧连接有发光二极管反极性并联的接地指示灯。当380V系统发生接地时,由于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发生位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分析中性点接地数目不同,对短路电流、避雷器、断路器及继电保护的影响,得出中性点接地数目及接地点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赤峰局接地网改造的措施及效果,同时对接地网及引下线校验中短路电流持续时间、材料的热稳系数、PT二次中性点的接地、接地短路电流的分流及二次电缆的保护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气化》2010,(9):59-59
7085355LXH答:中性点不接地指的是发电机的中性点或变压器的中性点没有直接接地。如果一相接地,接地相电压为零,非故障相相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各种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接地网(极)装置在规程范围内安全可靠运行,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检查工作,现以ZC—8接地摇表为例介绍接地电阻的正确测试方法。1 工作原理ZC—8型接地摇表是由手摇发电机、滑线电阻、电流互感器以及检流计等主要部件组成,当发电机以120r/min,频率在92±5Hz(抗50Hz工频干扰)的转速摇动时产生的交变电流经TA初级线圈→接地网(极)至大地→接地探测计→回到手摇发电机。此时TA次级感应电流流经检流计和电位调节器的滑线电阻使其达到平衡,因而测得接地电阻值。2 测试步骤图1 电极直线布置法 …  相似文献   

16.
张建国 《农村电工》2020,28(1):43-44
我国电力系统10 kV中性点接地的方式有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两类,非直接接地分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是指10 kV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或经小阻抗与接地装置相连接。这种接地方式使中性点经常保持零电位,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限制非故障相对电压的升高,但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发生人身单相对地电击时,危险性较大,且会造成过电流保护动作停电。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变电所安装的微机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准确性较低,并限制了应用范围,该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查找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新方法——微机接地探索装置的查找方法。经过一年多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确实能够有效地解决无人值班变电所接地故障线路的查找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当前工程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了配电网接地补偿原则与常用方法,并针对老式消弧线圈应用中出现的弊端,详细地介绍了自动调谐式接地补偿装置的组成,作用与特点,它不仅能自动跟踪补偿小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而且控制方便,维护简单,有利于电网的安全与灵活运行。  相似文献   

19.
<正>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概念在电压等级35 k 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非常小,甚至比正常的负荷电流还小,这样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带故障运行1—2 h,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但这时非接地  相似文献   

20.
变压器内部电气故障主要是:各侧绕组的匝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绕组的单相短路、内部引线和套管故障、各侧绕组相间短路等.发电机内部短路故障为:定子绕组非同相之间的相间短路、同相不同分支之间和同相同分支之间的匝间短路,兼顾定子绕组开焊故障,但不包括各种接地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