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牛蒡的贮藏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日本的需求量大增,牛蒡的种植面积呈波浪式扩大。出口牛蒡的形式目前主要有保鲜牛蒡、脱水牛蒡片、速冻牛蒡制品、盐渍牛蒡等。主要出口日本,另有少量切片脱水干制外销东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2.
王海东  吴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0969-10970
牛蒡菊糖为低聚果糖,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在牛蒡的根部含量丰富。文中主要对牛蒡菊糖清除自由基、调节肠道平衡、增强免疫力、抗疲劳、降血脂、预防酒精损伤和抑制癌细胞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但关于其在预防糖尿病、促进矿物质吸收以及食品开发领域的应用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孙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35-10436,10504
[目的]找出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制做出一种集牛蒡和酸奶的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保健食品牛蒡酸奶.[方法]以鲜牛奶、牛蒡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牛蒡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采用牛蒡原汁与鲜牛奶体积比为1∶10,加入质量分数8%的蔗糖,发酵5.5h,可制得品质风味优良的牛蒡酸奶.[结论]利用该工艺制作的牛蒡酸奶乳白色,具有牛蒡和牛奶特有的香气,风味协调,组织细腻、均匀,口感丰富.  相似文献   

4.
胡长效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89-90,94
在牛蒡长管蚜为害盛期调查了其在7个品种牛蒡田的种群密度,并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线性回归法测定了牛蒡长管蚜在牛蒡田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牛蒡长管蚜在"东北理想"田的种群密度最大,在"地皇早生"田的种群密度最小;牛蒡长管蚜在牛蒡田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对牛蒡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筛选及牛蒡子苷元质量分数进行测定,采用正交优化方法进行处方筛选,HPLC法测定牛蒡子苷元质量分数.色谱条件:色谱柱:Dionex 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与水的比例为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室温.结果表明,牛蒡子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物料比即牛蒡子提取物、糊精、淀粉比例为3∶6∶1,润湿剂:85%乙醇,干燥温度:65℃.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牛蒡子苷元在1.41μg~7.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回收率100.09%,RSD为2.19%.该方法可为牛蒡子相关制剂的开发和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蒡是一种肉质根类保健蔬菜,现在的主要消费国是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只作少量药用.牛蒡的主要栽培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及山东、江苏等地.在日本及我国内地的山东、江苏等牛蒡主产区,主要是春季播种夏秋收获,由于当地冬春季寒冷,牛蒡的生长和收获都很困难,因此冬春季节的牛蒡产品很少.为了做到周年平衡供给出口,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商有意在四川及西南地区发展秋播冬春收获的牛蒡产品.自2000年开始,我们与外商联合在资阳市雁江区进行了两年的试种,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技术资料,为在西南地区气候条件下大规模开发探索了经验.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华超  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87-6790
[目的]开发新的圣女果保鲜技术并扩大牛蒡的使用价值。[方法]以圣女果为试材进行保鲜试验,用不同浓度的牛蒡提取液、壳聚糖、牛蒡提取液(最佳浓度)、壳聚糖-牛蒡提取液为保鲜剂对圣女果进行涂膜保鲜,并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定期测定并记录圣女果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试验发现,各处理均降低了圣女果质量损失率,提升了感观质量,延缓了VC、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下降和丙二醛的产生,其中壳聚糖-牛蒡提取液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说明牛蒡提取液对圣女果有保鲜效果,单独使用的最佳浓度范围为0.09~0.12 g/ml,将其与壳聚糖复合后保鲜效果更佳。[结论]研究可为牛蒡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果蔬的保鲜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牛蒡的植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介绍了牛蒡栽培技术,以期为牛蒡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2年吴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种牛蒡获得成功,至2005年全市牛蒡种植面积已达340多hm2。分析了牛蒡生长对温度、水分、土壤的要求,从整地播种、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阐述了牛蒡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牛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蒡是一种特优蔬菜。介绍了牛蒡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从选种、施肥整地、适时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抓好留种等方面总结了牛蒡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牛蒡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为牛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牛蒡为原料,经去皮、切片、护色、烫漂、匀浆、酶解、抽滤、发酵、调配、灭菌等工序加工牛蒡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到制作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白砂糖为牛蒡原汁的8%,酸奶(乳酸菌)为牛蒡原汁的15%,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5℃。[结论]在该试验工艺下研制出的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2.
牛蒡寡糖对草决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溶液对草决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均可以促进草决明的生长,且以3g/L的牛蒡寡糖溶液对草决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溶液激发了草决明的防御系统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3.
牛蒡提取液对蓝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峰  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11-4413
[目的]开发新的蓝莓保鲜技术并有效利用牛蒡资源.[方法]在常温下将浓度为0.2、0.4、0.6、0.8 g/ml的牛蒡提取液以及对照组(蒸馏水)对蓝莓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各处理蓝莓腐烂率、呼吸强度、硬度、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后发现,各浓度牛蒡提取液对蓝莓都有保鲜效果,牛蒡浓度较低时随其浓度的增加保鲜效果增强,当浓度较高时保鲜效果没有明显提升,在其浓度为0.6~0.8 g/ml时保鲜效果最佳.[结论]牛蒡提取液可以用于果蔬保鲜,最佳使用浓度范围为0.6~0.8 g/ml.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两种诱导物钕和牛蒡寡糖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钕溶液对秦艽种子萌发都具有促进作用。6 mg/L的钕溶液培养的秦艽种子,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发芽势与发芽率达到60%和89%,比对照高25%和26%,且芽苗长势好。牛蒡寡糖溶液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在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溶液中,3 g/L牛蒡寡糖溶液对秦艽种子萌发促进作用强,发芽率达到87.5%,比对照发芽率高22%,芽苗长势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4种叶面肥在牛蒡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证明,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对牛蒡增产效果显著,改善了牛蒡的品质,提高了牛蒡对白粉病的抗性,为山东省制定出口牛蒡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醇法提取牛蒡根绿原酸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甲醇浓度、温度、时间、pH值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牛蒡根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浓度40%、温度60℃、时间1.5 h、pH 4.0,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0.539%。  相似文献   

17.
牛蒡营养面包制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以牛蒡营养剂为原料生产保健面包的工艺过程.该产品不仅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牛蒡根结线虫病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阿维菌素乳油、阿维/克线特、神农丹及5%灭线磷对牛蒡根结线虫病均有不错的防治效果。其中施用2%阿维菌素后,牛蒡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68.58%,病情指数下降52.34%,说明阿维菌素对牛蒡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