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地处梁王山片区的提古、饮马池、脚步哨3个村委会的夏秋蔬菜发展现状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5户蔬菜种植户,从种植的品种、面积、产量、产值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深入田间调查蔬菜生长状况。结果表明,3个村近10年多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以花椰菜、西兰花及生菜为主的夏秋蔬菜,到了2006年上半年,3个村的夏秋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07.1hm^2,纯收益共计905.1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针对夏秋蔬菜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Ⅰ.粮油菜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贵州省从东部900m到西部2 200 m的高海拔地区夏秋气候温凉,具有"天然空调"优势,适宜种植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面对国内夏秋高温地区及东南亚地区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全省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率,充分利用时空,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持续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搞好夏秋反季节蔬菜全年高效种植至关重要.1998~2003年我们在实施"贵州高原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试验、示范、推广及产业化"项目中在龙里、大方、毕节、威宁、绥阳等县(市)开展了夏秋反季节蔬菜全年种植模式及高效种植模式研究,结合在全省各地的调查,摸索总结出多种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蔬菜生产发展很快,仅1999年种植面积就达32.4万hm2,占同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2.4%,蔬菜总量629万t,占同年全国蔬菜的1.6%;总产值为48.8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7.5%.但是,在市场总量供应趋于饱和,出现季节性品种性过剩的同时,人们对优质化、无公害蔬菜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因而研究和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实施放心菜工程,必将带动蔬菜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较困难,而贵州中西部高海拔地区夏秋具有明显的"天然空调"优势,是我国主要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蔬菜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近年来,山西省蔬菜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及产值逐年提高;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逐年增加;蔬菜生产已经形成了区域主产区及区域主栽种类,已成为全国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针对山西省蔬菜发展现状,从设施蔬菜生产、露地蔬菜生产以及设施蔬菜生产的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等方面剖析了山西省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大力发展冷凉区夏秋蔬菜生产,形成一县一业;稳定设施蔬菜生产面积,提高设施蔬菜效益;加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培训;重视蔬菜质量安全,生产合格蔬菜产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发展,面积逐渐扩大.不少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在种植夏秋反季节蔬菜基础上,通过增加蔬菜种类品种,提高复种指数,逐渐形成常年菜地。这类地区多为一年三熟、四熟或间套作栽培。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的科学性特别重要,如果茬口安排得当,可一季增收,季季增收,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经几年试验及调查研  相似文献   

6.
全南县地处我省南部山区,毗邻广东,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平均海拔高,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十分适宜种植蔬菜等农作物。1993年,全南县瞄准广东市场夏秋季节蔬菜供应青黄不接的“空档”,提出了利用本县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广东市场,发展高山蔬菜”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蔬菜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全县19个乡(镇)场113个行政村,涌现出了10个蔬菜生产重点乡镇,30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由1993年的不足5000亩发展到现在的9万亩。  相似文献   

7.
<正>内蒙古多伦县十七号村位于多伦县的最南端,与河北省沽源县毗邻,发展蔬菜规模化生产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北京仅300公里,距张家口200公里,十几年来一直成为京津冀的优质蔬菜安全生产供应基地,种植无公害蔬菜面积约7100余亩,加上邻近的十五号村种植面积累计达15000余亩。品种以大白菜、白菜花、甘蓝、角瓜、结球生菜、架豆角、土豆为主,兼有西兰花、四季豆、胡萝卜、芹菜等,已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蔬菜生产现状 (一)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和上市量 近年来日本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蔬菜自给率由1980年的95%下降到目前的82%.据统计,2000年日本29种重要蔬菜的种植面积为52.47万hm2,比1999年减少了2.5%.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中东部以及黔西南海拔900~1200m的广大地区,种植玉米和烤烟的面积相当大。这类地区传统的种植模式多数为玉米-小麦(油菜)或烤烟-油菜-年两熟制。近年来,随着贵州省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发展,这类地区的不少地方也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几年来,我们在研究夏秋反季节蔬菜不同种植模式的  相似文献   

10.
青岛里岔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0月,是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社员120户,党员26名,分布于良乡一村、高福庄等7个自然村。合作社的大白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200公顷,年产量可达到20000多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市场需求调查,提出凉州区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要扩大茄果类,压缩瓜类菜,发展西瓜,甜瓜,稳定韭菜种植面积,抓好品种更新,增加稀特菜,夏季蔬菜生产要适度扩大辣椒面积,增加优质番茄面积,扩大新优西瓜种植面积,搞好复种菜的订单生产,有计划地发展胡萝卜生产,适度种植脱水油菜,积极发展其它精细蔬菜。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目前,全国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面积尚小,市场缺口较大.贵州海拔1 400~2 200 m山区夏秋气候较凉爽,具有"天然空调"的气候优势,病虫害较少,工业、乡镇企业不发达,环境污染小或不污染,农药、化肥施用水平低,劳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十分有利于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2000年立项省长基金项目"贵州高海拔地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研究",在大方、毕节、龙里3县(市)开展了13种作物、62个品种无公害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同时对贵州省内不同海拔地区夏秋反季节蔬菜栽培进行了调查,总结出13种蔬菜夏秋反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为贵州发展夏秋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依据.为此,本刊特辟此栏目,对该项目的实施情况、研究结果进行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3.
玉溪市种子总公司在搞好农作物良种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以总公司下属的玉溪蔬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组织冷凉山区夏秋蔬菜的基地生产和产品的外销工作,在易门的铜厂、六汁,江川的雄关、九溪,峨山塔冲,红塔区大石板等地种植开发夏秋蔬菜面积133.33公顷,每亩销售收入1000~1500元,较高的每亩销售收入在2500元左右,扣除每亩化肥、种子、农药等农用生……  相似文献   

14.
基于澄迈、临高、琼中、万宁、文昌、儋州6县5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海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及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结果表明,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调研样本中65%的农户种植蔬菜,种植面积以0.03~0.67 hm2为主,蔬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较高,且规模化蔬菜生产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规模蔬菜种植户之间收益差异较大,建议政府在蔬菜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等方面提高扶持力度,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搞好技术服务、实施市场带动等措施,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壮大,让广大群众获得了良好收益。截至目前,该镇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多公顷,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年可增收500多元。图为该镇刘河崖村村民在采摘夏芸豆。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坤口村的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橘子、大棚蔬菜、水稻,是闽北新农村发展的典型代表。坤口村大棚蔬菜协会是当地村民自行摸索的一项创新性合作组织,通过对坤口村蔬菜种植过程、蔬菜协会的发展历程、当前状况、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探索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区蔬菜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为线索,粗略地回顾了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的发展变化.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供应等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反季节蔬菜面积也逐渐增多,尤其是白菜品种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这对调节市场夏秋蔬菜淡季起了很大作用,同时,经济效益好比较高。但由于夏秋气温高,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小菜蛾,危害性有极大,该虫易产生抗药性,很难防治,对白菜产量损失很大。为了筛选出能有效防治小菜蛾的特效药,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依据,并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黔西北高寒山区蔬菜生产优势的分析,提出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黔西北山区蔬菜生产发展的对策.在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中要重点抓好合理布局,积极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新品种,努力提高生产水平,打造夏秋反季节无公害特色蔬菜品牌,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梁宝锋 《河南农业》2021,(10):31-31
一、发展现状(一)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稳定态势2019年,许昌市建安区蔬菜年种植面积0.70万hm2,占许昌市蔬菜年种植面积的26.6%。建安区以露地蔬菜种植为主,总产量26.5万t,主要分布于小召乡、陈曹乡、五女店镇、张潘镇等乡镇,这些乡镇同时也是许昌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