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田秋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田秋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张明荣曾文才缪凡熊凡(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637000)四川省常年大豆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年总产大豆2.5亿kg,全省人均占有量不足2.5kg,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8.5kg的水平。四川省常年有麦─稻二熟制...  相似文献   

2.
1 现状调查 1.1 大豆生产状况安阳市属黄淮海大豆产区,为大豆适生区,近年来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65kg,总产3.3万t左右。大豆在安阳市各县(市、区)均有种植,全部为夏播,其中滑县常年种植8 万亩,林州市5万亩,安阳县3万亩,汤阴县2万亩,内黄县1.5万亩,各区有零星种植,面积不大。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个边远贫困省,也是缺粮省,粮食生产水平不高。199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3937万亩,粮食总产848.2万吨,平均单产仅215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259公斤。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需调进约5亿公斤粮食,是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而且人口不断增加,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全省现有耕地2781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85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将占用部份耕地,由于后备耕地资源不多,今后全省耕地面积将呈逐步减少趋势。为了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更多的粮食,探索高产之路,我省近几年进行了“双纲田土”、“吨粮田土”的开发,取得一定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亩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现有粮食作物面积455万hm^2,其中主要农作物玉米286万hm^2、水稻66万hm^2,大豆66万hm^2。年需玉米种子1亿kg、水稻种子3000万kg、大豆种子4000万kg。粮食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00亿kg,连续上了150亿kg、200亿kg几个台阶,现稳定在225亿~250亿kg的水平上。在产量增加的同时,粮食品质也逐年提高,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50%,以上,优质米水稻面积达到70%以上,高油、高蛋白大豆面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1我国奶业发展概况与发展战略[1]1.1增长趋势80年代全世界奶产量增长了12.5%。1988年世界人均奶占有量为103.3kg,发达国家约为312kg,发展中国家为36.6kg。80年代发达国家奶业发展已趋缓慢,奶总产量仅增6.6%,人均奶占有量增1.1%;同期发展中国奶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增加较多,分别为32.6%和13.4%。我国在同期发展十分突出,奶总产量增长330.9%,人均占有量增长290%,增长速度居世界之冠。可是,既使到了1992年我国人均奶占有量才只有4.2kg,几乎是世界之末。从全球观察,我国是新兴奶业生产国,未来潜力很大,因此全世界…  相似文献   

6.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传统的种植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严重阻碍了花生产量的提高,科学管理成为提高生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潘成 《种子世界》2011,(7):13-13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针对当前国内对大豆需求量的不断提高,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业的重中之重。大豆是需肥水平较高的作物,据统计生产100kg大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1.8~10.1kg,磷1.8kg,钾2.9~3.0kg。本文通过分析大豆的需肥特点,总结出种植大豆的合理施肥方案,以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石大豆2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研究室育成的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高产品种。2000年引进我团试植,表现高产,适宜机收,深受种植户的喜爱。该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大.至2005年已成为团场的主栽品种,2006年种植面积达0.18万hm^2.平均单产3613.5kg/hm^2。其中0.17万hm^2单产4125kg/hm^2;0.014万hm^2单产达4500kg/hm^2,创造了大面积高产的全国记录。  相似文献   

9.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黑龙江省约有1500万亩大豆受害,其中严重受害面积200余万亩(减产30%以上)。近年由于大豆经济价值高,农民不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迎茬面积逐年增加(可高达20~30%),致使大豆孢囊线虫病区扩大,危害日趋严重。大豆孢囊线虫是土传病原物,幼虫入侵感病大豆根系后,由表皮而达皮层,在寄主根系组织内吸  相似文献   

10.
王启养 《种子世界》2002,(10):15-16
我省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市场经济,冬种瓜菜生产经逐年发展已成为我省热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2002年度冬种瓜菜播种面积近11万hm2,外销668.33万t,产值36.43亿元。用种是冬种生产的重要一环,了解并分析生产用种情况对促进我省冬种瓜菜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冬种瓜菜用种现状 1.1 用种量 我省冬种瓜菜,年种植面积11万hm2左右,年需种量约为45万kg左右。以2001~2002年度冬种瓜菜为例,种植10.92万hm2。具体种植种类、种植面积和……  相似文献   

11.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00万hm^2以上。2000年种植面积为280万hm^2,2001年种植面积为240万hm^2,2002年种植面积为220万hm^2,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大豆在我省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最高年份出口达15万t,占全国的80%。  相似文献   

12.
1 存在的问题。1.1 单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我省大豆生产一般单产在100~150kg/667m^2,少数地块在200kg/667m^2以上,干旱瘠薄地不足100kg/667m^2,单产水平远远低于冬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比发达国家美国大豆单产低30%左右。由于大豆种植较分散,一家一户插花种植的较多,成方连片的集约化生产程度低,因此大豆生产成本较高。而进口大豆市场价不到1.60元/kg,低于国内价格;另外国内大豆商品质量一般,子粒外观及整齐度较差;营养品质平均低于进口品种,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0%~43%,脂肪含量一般为17%-20%,从而我省大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辽宁省的农业经济效益,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以2001—2014 年农作物统计数据为数据源,运用数理统计和GIS 空间分析方法,分析辽宁省近14 年玉米、水稻、大豆、油料和蔬菜5 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1—2014 年辽宁省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增加16.97%,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分别增加17.30%和15.85%,且粮食作物始终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较大比例,大致为77.50%。(2)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70.54%,种植比例逐年上升,水稻种植面积减少79.62%,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33.4%,蔬菜种植面积增加14.73%,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63.36%。增加的地区集中在沈阳、铁岭、锦州等辽宁中北部地区。(3)通过对辽宁省各市5 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GIS 空间分析,发现其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现象。玉米、水稻、油料和蔬菜的种植结构呈现出以沈阳为中心向西、北辐射的分布特点,大豆的种植区域主要集聚在大连和沈阳。  相似文献   

14.
吴晓周 《种子科技》2024,(2):155-157+160
我国作为大豆、玉米生产大国之一,随着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豆、玉米产能也逐渐提升,但大豆和玉米依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近些年,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量逐年增加,如何提高大豆、玉米产量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技术可以在保持单位面积内玉米产能不变的情况下增收一茬大豆,从而提升种植效益。基于此,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原理与优势,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产路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20万公顷左右,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1%。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6%。近5年,我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00千克以上,水稻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实现四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跨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淮南部夏大豆产区的增产潜力和开发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 ,我国大豆单产水平一直在 1 70 0kg/hm2 左右徘徊 ,虽然种植面积较大 ,仅次于美国、巴西 ,位居第三。但总产仍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的需要 ,近五年来需求缺口逐年增大 ,因此必须挖掘潜力 ,加大投入 ,打一场提高大豆单产的翻身仗。1 黄淮南部夏大豆区增产潜力和开发优势  该地区 50年来大豆种植面积大量萎缩 ,单产增长不快 ,增产潜力凸现。黄淮南部包括皖、苏、豫、鲁等省解放初期均以豆麦两熟为主 ,种植大豆面积高达 46.6万hm2 ,它与东三省大豆产区遥相呼应 ,构筑成占世界出口大豆总额95%的出口大国。近 50年来 ,由于片…  相似文献   

17.
1 玉米高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经历几代科学家的辛勤努力,玉米生产有了快速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玉米种植面积在3.5~3.8亿亩,平均亩产最高达到了350kg,在适宜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大面积亩产500~600kg,高产纪录超过1000kg/亩,玉米生产达到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锦州地区主要油料作物,随着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大豆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9.
1 小麦生产形势 2005年全省小麦生产总体生产形势为“两增一减”,即种植面积增加,总产量增加,平均单产降低,是继2004年之后的又一个丰收年。据省统计局农调队统计,2005年全省小麦夏收总面积7410万亩,比2004年的7284万亩,增加126 万亩;总产259.4亿kg,比去年的248.1亿kg,增加11.3亿 kg,增产4.55%;单产比去年略减。  相似文献   

20.
1我省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单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市场价格竞争力弱 我省的气候条件及土壤均适于种植大豆,大豆生长潜力很大,但是受到栽培习惯的影响,大豆种植投入少,无论从播种密度,施肥水平都很难发挥品种增产潜力;田间管理粗放,重迎茬面积增加,促控措施不得力,病虫草害严重.我省大豆平均单产1.5t/hm2,平均价格一般在1800元/t左右,美国2.7t/hm2、意大利3.7t/hm2.而进口大豆价格在200美元/t左右,可见价格上的弱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