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桐粮间作生态模式的生态效应,本研究进行了桐粮间作与单作粮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桐粮间作区比单作粮区能充分利用光照、积温、水资源、土壤养分,且对空气温湿度具有调节作用.桐树‖小麦—大豆间作比小麦—大豆单作粮模式光能利用率提高0.49%;空气温度冬季提高0.2~1.6℃、夏季减低0.3~1.1℃;空气相对湿度提高2%~7%,且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和具有防风固沙作用.  相似文献   

2.
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繁殖容易,适应性强。是人民生活中的优良用材,又是我国传统出口的重要物资。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由于各级党委对泡桐生产的重视,广大群众植桐的积极性普遍高涨,泡桐栽植面积发展很快。因栽植时有些桐苗较低,加上泡桐顶端芽有早死的现象,引起部份桐树主杆低矮,弯曲,不仅降低了木材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着交通和耕作,农桐间作因树杆低影响  相似文献   

3.
桐麦间作是一项调控环境、农业节水以及缓解农林争地矛盾的有效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作者分析了桐麦间作对小麦生长、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阐述了桐麦间作系统中的光照和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田间小气候等与小麦生长发育相关的环境变化,并对桐麦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桐麦间作系统小麦光合生理适应性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桐麦间作系统内外的对比研究表明,试验期间系统内小麦平均光能利用率是系统外的133.3%,光能利用率在11时~13时之间最低.整个时段平均光合速率为系统外对照点的87.6%,其中,小麦抽穗开花期为97.9%,灌浆期为86.3%,成熟期为78.6%.桐麦间作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在灌浆期与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1时~13时之间是最大的,呈单峰曲线.桐麦间作系统对小麦叶面Bal Bery指数的影响,表现在灌浆期末期和成熟期,在小麦抽穗开花期没有影响.从抽穗开花期到灌浆期和成熟期,小麦光合作用与光量的关系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河南泡桐害虫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是我国著名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桐粮间作林的扩大栽植,管理技术不断改进,对害虫的防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探讨泡桐害虫的种类、分布、危害情况和防治技术,我们曾先后深入农村、林区进  相似文献   

6.
骆启权 《农技服务》2014,(3):185-186
<正>一、桐粮间作生态经济价值1、实行桐粮间作,互相有利,协调生长泡桐为间作带的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农作物起到防风沙侵蚀的作用,调节田间温度、湿度,提高其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作物的年年增产。农作物的年年耕种,为泡桐松土透气,提供养分、水分,促进泡桐的生长发育,实现林茂粮丰。2、泡桐有生长快、木质细、不变形等特点泡桐树干主要加工成板材、拼板、装饰材料、民族乐器、家具等桐木制品;泡桐树枝、树根主要加工成电工材料,锯末、刨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生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单穗生物量的主  相似文献   

8.
农桐间作,是我省广大劳动群众在与风沙自然灾害作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栽培制度.它具有优久的历史。桐树生长迅速,材质良好,用途很广,是我省主要出口物资之一.大力营造农桐间作林,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二是增加肥料,改良土壤,起到以林促农的作用;三是桐树生长快,成材早(8—10年成材),收益大,可以增加收入巩固集体经济,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因此,营造农桐间作林是战备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群众的迫切要求。我省适宜泡桐生长的地方辽阔广大,不仅四旁适宜桐树生长,而且平原沙区也是大搞农桐间作的好地方。兰考、睢县等都已营造了万亩农桐间作林基地,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地应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发动群众,要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大搞农桐间作,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行远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其次为距树行远近,而间作模式和小麦穗密度对其影响甚小;不同小麦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一致,在桐麦间作系统麦田东边,豫西832各部分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减小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减少5%;矮早各部分的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增大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增大6.5%,小麦种子生物量平均增大3.5%.  相似文献   

10.
应用动态规划和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桐粮间作的动态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动态间作模式能够有效地调节林粮之间的矛盾,具有较高的综合生态经济效益。而最佳的动态间作模式还要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取决于对粮食生产、经济收入和木材收获的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贯彻落实地委关于“狠抓五高,压缩三纯,间作套种,大种两肥”的措施以来,各地大搞粮粮间作,粮棉间作,粮油间作以及间作套种绿肥,出现了不少高产典型,为种植革命闯出了新路。全区小麦与棉花、玉米、油菜等各种作物间作面积十八万亩,今年小麦都获得了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大港地区枣粮间作模式和丰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枣粮的肥水管理、保花保果技术、合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栽培模式可分为以枣为主、以粮为辅的间作模式;以粮为主、以枣为辅的间作模式;粮枣兼顾的模式。3种间作模式枣树栽植密度不同,但枣树定干高度应在1~1.4m,树高度应控制在5~6m为宜。  相似文献   

13.
1枣粮间作的科学依据1.1抓住枣树与间作物生长的时间差枣树是发芽晚、落叶早、年生长时期比较短的果树。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发芽,到10月中下旬落叶,小麦则在9月下旬播种,来年6月上旬收获,枣树与小麦的共生期大约在80~90天,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小麦杨花、灌浆至成熟期,以吸收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而枣树正是长叶、分化幼芽和生长新枣头的时期,以吸收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因此枣树与小麦间作,争肥争  相似文献   

14.
1枣粮间作的科学依据1.1抓住枣树与间作物生长的时间差枣树是发芽晚、落叶早、年生长时期比较短的果树。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发芽,到10月中下旬落叶,小麦则在9月下旬播种,来年6月上旬收获,枣树与小麦的共生期大约在80~90天,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小麦杨花、灌浆至成熟期,以吸收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而枣树正是长叶、分化幼芽和生长新枣头的时期,以吸收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因此枣树与小麦间作,争肥争  相似文献   

15.
1980—1988年我们在淮阳县黄路口乡大张行政村进行了农、枣、黄花菜间作套种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据调查,间作套种平均亩产粮400—500公斤,鲜枣50—60公斤,干菜25—30公斤。总计每亩年均收入700元以上,比单纯农枣间作亩均增值350元,比单种粮食作物亩均增值420元。一、间作套种模式:(1)大枣:栽植密度为3×10米,每亩定植22株。(2)黄花菜:按三行条栽于枣树株间,株行距0.15×0.33米,每亩栽植500穴苗。(3)农作物:小麦应选用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泡桐是我省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是重要的建设用材和出口物资。因此,大力发展泡桐生产,培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桐材,对保证出口,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省泡桐生产发展很快,四旁植桐、大面积桐粮间作和营造大面积泡桐人工林,成绩显著,形势大好。随着生产的发展,对泡桐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的  相似文献   

17.
<正> 1982年春,林县小菜园大队在麦田里套种桐苗518亩,小麦收获后又在桐苗行间间作了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据调查,今冬可产苗215600株(其中三米以上的174636株),价值195118元,并收获小麦274540斤,大豆11135斤,花生66249斤,生产总值约为318171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疆地区间作种植模式下,成龄扁桃主干分层形(大冠型)和小冠形2种树形的树体结构、枝叶分布、产量差异及对不同间作区域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旨在为南疆成龄扁(桃)-粮间作模式中选择适宜高光效树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11a生晚丰品种为试材,设主干分层形和小冠形2个处理,对果树树冠结构、产量、透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间作区域小麦的营养生长情况、旗叶质量、光合指标、产量构成指标进行分区调查测定。结果表明:与主干分层形相比,小冠形处理树冠体积小、单位体积负载量高、留枝量低、透光率高;对间作区域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小;但由于树冠体积过小(不足主干分层形处理的1/5),在单位体积负载量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单株负载量仍不足主干分层形处理的2/3。分析认为扁桃小冠形树形,对间作区域小麦生长结实的影响小,现有种植模式下,缩小株距加大栽植密度,产量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小冠形树形配以合适密度,将是实现果粮双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广西火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火桐属于梧桐科落叶乔木,原产于广西靖西县.据报道,目前全国野生的广西火桐仅存12株,也是世界上最受严重威胁的12个濒危物种之一.中国植物红皮书将其确定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树种. 广西火桐树干通直,高约10米,其木材质轻、韧,易加工不开裂,可供制作家具、建筑装修、细木工艺等用材. 广西火桐是罕见的夏天落叶树种,落叶后满树开遍红花,金黄色的花朵挂满枝头,整个花序密被鲜艳的金黄带火红色星状柔毛,盛开时犹如一杆火炬燃烧在绿色的初夏中,特别红艳醒目,故名"火桐".花期持续45~50天.其他树叶红黄脱落的秋冬季节火桐反而更显浓绿苍翠.火桐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和行人道绿化的极佳树种,但由于广西火桐苗木奇缺,目前适时开花的火桐树苗售价高达800~1000元/株.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法,对冀北一年一作种植区粮粮间作型“双千工程”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小麦1.8m-带间作套种大豆”和“玉米小麦1.5m一带间作套种大豆”模式多效应灰色关联度较高,在无条件种植小麦的地方,“玉米大豆2:3间作”和“玉米大豆2;2间作”多效应灰色关联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