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材料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对盐中度敏感的作物,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给马铃薯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研究选用四倍体品种‘Bintje’为耐盐对照,‘Mainechip’为感盐对照,在0、40、80、120 mmol/L盐(NaCl)胁迫下,采用单茎节切段离体培养的方法对45个适应长日照的二倍体马铃薯富利亚(S. phureja,PHU)与窄刀薯(S. stenotomum,STN)杂种(PHU-STN)无性系进行耐盐性的评价。通过测量芽长、根长、及其鲜质量和干物质量这6个生长参数,筛选出6个耐盐性显著高于‘Bintje’的二倍体无性系(89-2-1、188-1、267-1、566-1、472-1、463-1),4个耐盐性显著低于‘Mainechip’的二倍体无性系(354-1、138-1、507-1、270-2)。这些二倍体材料是选育耐盐新品种和进行耐盐机制研究的宝贵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2.
对虾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检测方法及综合防治现状。笔者研究前人研究成果,对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的基本特性、感染宿主、传播条件、致病性、地理分布、基因组研究、检测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对虾IHHNV的防控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各种弊端,使人类的眼光逐渐投向了其他领域来寻找一种新型的农药,要求这种新型农药具有抗病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新型农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对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了海洋微生物在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等病虫害的防治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海洋微生物作为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秸秆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能源因其具有优良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而备受关注。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对废弃资源回收、能源结构转换、环境改善和保护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综述了目前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和开发形式,分析了生物质的热裂解机理,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几种典型工艺和各种裂解装置的特点。此外,开发出规模化生产和成套设备的热裂解工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亦是生物质热解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5.
钙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117-122
适当的钙处理可明显减缓枇杷果实的采后生理活力。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喷施枇杷,果实Ca2+含量提高,呼吸高峰推迟出现,峰值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随钙浓度提高幅度下降且比对照低;钙调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随钙浓度增大而上升,对照一直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后下降,钙浓度愈高幅度愈小;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PAL活性随钙浓度上升,效果愈明显,POD活性随着钙浓度上升,幅度变小,且均低于对照;同时发现钙浓度过高,果实出现轻微生理病害。说明用1.5%氯化钙对叶、果同时喷施能有效地减缓枇杷果实采后生理活动,又不至于发生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6.
温度胁迫对杨梅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毅  叶文文  徐凯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161-166
本文利用液相氧电极研究低温(2℃和10℃)和高温(35℃和40℃)胁迫对荸荠和东魁两个杨梅品种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胁迫后,杨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对照(25℃),并且随着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进一步降低;而呼吸速率则大于对照,并随着胁迫的加剧而升高。胁迫解除后,杨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本实验还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的杨梅叶片在不同反应液温度下(2℃和10℃、35℃和40℃)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7.
氮素对大蒜产量影响和氮素供应目标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设6个施肥处理5个氮素水平,研究了氮素对大蒜产量的影响以及该条件下土壤氮素平衡等。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的产量随之增加,MN1~MN4处理大蒜分别增产25.4%~40.2%。施氮240kg/hm2的MN3处理为该试验条件下的适宜用量。在大蒜整个生育期,土壤有机氮表观矿化量为N 134.5kg/hm2、有机肥净矿化量为N 34.2kg/hm2。大蒜在苗期、鳞芽花芽分化及蒜薹伸长期、鳞茎膨大期氮素的供应目标值应为N 158.6、128.0、211.6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氮素的损失增加,MN1~MN4处理分别损失32.0%~40.4%。单位氮素投入所获得的收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少,MN1~M4处理每投资1元钱的氮肥分别可获得97、67、51、35元的收益。大蒜施肥在注重产量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棉花枯、黄萎病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我国棉花枯萎镰刀菌和黄萎轮枝菌研究进展,概述两种病原菌“种”的确定,病菌生理类型分化,致病毒素分析与致害机制。并指出加强病原菌分子生物学探索,以进一步揭示病菌造成侵害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应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几种肠道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几种常见的肠道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包括检测靶基因的扩增、基因芯片的制备、杂交反应和杂交结果的检测与分析4个步骤。结果表明:应用基因芯片对涉及4个菌属的23株肠道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杂交检测,得到菌属特异性的杂交图谱,从而达到对细菌进行检测鉴定的目的。制备的基因芯片能够同时检测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葡萄球菌属、耶尔森氏菌属的细菌。  相似文献   

10.
7种杀菌剂对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化学防治是其主要防控措施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对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毒力作用强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制剂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在3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制剂中,6.25% Fluindapyr(研发代号IR9792)EC对稻瘟病菌毒力作用最强,EC50为1.01 mg/L;在3 种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的杀菌剂制剂中25%吡唑醚菌酯EC对稻瘟病菌毒力最高,EC50为0.01 mg/L;三唑硫酮类杀菌剂48%丙硫菌唑SC对稻瘟病菌的EC50为0.70 mg/L。对于纹枯病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的24%噻呋酰胺SC对纹枯病菌毒力最高,EC50为0.07 mg/L;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的20%丁香菌酯SC对纹枯病菌的毒力强,EC50为0.52 mg/L;48%丙硫菌唑SC对纹枯病菌的EC50为1.19 mg/L。研究结果为上述杀菌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