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蓝莓相对于其他落叶果树抗寒性较弱.中国北方地区蓝莓栽培以矮丛、半高丛和北高丛蓝莓为主,虽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在越冬时仍常发生冻害,出现越冬抽条、花芽冻害、地上部死亡等现象,其中以抽条最为常见.分析蓝莓发生冻害的原因,一是生长前期管理措施不当,枝条发育不充实、贮存营养不足,抗冻能力下降,容易在冬季和早春发生冻害.二是早春气温上升快、空气干燥,树体蒸腾量增加,此时土壤尚未解冻,根系吸水能力和土壤可利用水分含量都较低,树体水分供应不足而产生抽条.三是蓝莓根系分布较浅,枝量大,更易发生抽条冻害.笔者介绍了蓝莓越冬防寒的管理措施,为蓝莓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盆栽园艺蓝莓是蓝莓树种植在容器内,通过艺术化修剪成各种造型的一种栽培方式,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阐述了寒地蓝莓盆栽园艺技术,包括品种苗木、容器、栽培基质、上盆、水、肥、p H、温度管理,花果管理、修剪造型、病虫鼠害防治、换盆、越冬管理等关键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3.
以高丛蓝莓‘蓝金’为试材,研究不同防寒方法对蓝莓生长微环境和越冬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防寒对袋内日最低温度、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影响不大,但对空气相对湿度、一年生枝条长度和花芽枯死率影响较大。因此可以确定大连地区蓝莓越冬伤害是由枝条过度失水所引起。采用双层膜套袋(内层膜为黑色塑料膜,外层膜为镀铝反光膜0.012 mm)及单层膜(镀铝反光膜附在玻璃丝布上)套袋防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从品种选择、果园建设、幼树期管理、结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与越冬管理7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蓝莓早果丰产配套栽培技术,以指导果农管好蓝莓,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明确旬平均温差是导致蓝莓抽条的主要原因,随着旬平均温差的增大,抽条程度有加重的趋势。解决蓝莓抽条最好的方法就是塑料编织布覆盖后再埋土越冬,安全、适用范围广;“马架子”、“黑色塑料薄膜圆筒”在丹东地区风城市以南、东港市大部、宽句县鸭绿江沿线使用比较安全;塑料大棚栽培蓝莓从安全越冬考虑,棚向最好是选东西向,一般于上冻前完成,但株丛下不要覆盖秸秆等有机物,待株丛萌动后再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6.
<正>铁岭地区蓝莓栽培主要分布在开原市林丰乡,其土壤肥沃、微酸性,水质优良,气候适宜,昼夜温差较大,适合发展蓝莓。全乡栽培蓝莓约93.33 hm~2。该乡尖山子村农民杨文成是村子里最早栽培蓝莓的,在种植蓝莓前曾多次到吉林、丹东、大连等蓝莓种植基地学习考察,并积极参加市县乡组织的各种果树技术培训班,认真学习蓝莓种植技术,从一名普通农民变成蓝莓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防止胶东半岛露天蓝莓越冬抽条的最佳覆盖材料,以7种防寒材料为试材,对青岛胶南露天基地2~3年生"蓝丰"进行了覆盖试验,通过抽条率和抽条指数来反映不同覆盖材料的防寒效果。结果表明:"黑膜"与"膜+三帧遮阳网"的抽条率和抽条指数最低,防寒效果最佳,但从成本以及资源利用角度看,最适合胶南露天蓝莓越冬的最优覆盖材料为"膜+三帧遮阳网"。  相似文献   

8.
蓝莓‘达柔’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介绍、整地、定植、地下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越冬防寒及去防寒物等方面,介绍蓝莓‘达柔’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水是蓝莓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果含水量80%~90%。蓝莓根系由许多没有根毛的纤维根组成,无主根,主要集中分布在20厘米以内的土壤中,吸收能力弱,形成蓝莓的耐旱性和耐涝性相对较弱的特点。蓝莓水分管理包括浇水与防涝2个方面。现将蓝莓园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蓝莓浇水依据1.1根据天气进行浇水3—6月随外界温度的上升,蓝莓生长量和蒸发量增大,浇水量应逐渐加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萌动期至果实膨大期(4—7月)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分析了北美的蓝莓产业情况,包括栽培蓝莓和野生蓝莓的生产现状,北美蓝莓主要产地、产量和经济效益,蓝莓种植技术和主要品种,蓝莓采收期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产业信息。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加拿大政府资助英属哥伦比亚蓝莓委员会4.9万美元,用于促进蓝莓销售。加拿大蓝莓以其独特的种植技术世界闻名,政府也深知,开发国际市场对蓝莓生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odeae)植物,是新兴功能型水果,它以优异的品质、优良的加工性能、独特的保健功能而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浆果,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成为当今世界上新兴栽培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但国内蓝莓种植刚刚兴起,近几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蓝莓种苗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蓝莓组培育苗是一项高效的种苗繁殖技术,为此我们于2010~2012年间开展了蓝莓组培容器苗促成技术研究,包括瓶苗的瓶外生根驯化、盘苗小苗上钵移栽、大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近年蓝莓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病虫害也频繁发生,且逐年加重,导致产量低,品质劣。有统计表明仅上海和青岛地区就发现蓝莓病虫害49种,对蓝莓果实的危害造成蓝莓产量品质降低,严重影响商品价值,目前已报道的危害蓝莓果实的病害主要有果腐病,灰霉病及炭疽病;危害果实的主要虫害有果蝇,蚜虫,但在暖棚种植过程中发现对蓝莓果实造成危害的有另一种害虫—尺蠖,现将尺蠖对蓝莓的危害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蓝莓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蓝莓因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作为保健果品,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蓝莓的发展。蓝莓的育苗方法包括硬枝扦插、绿枝扦插育苗法和种子繁殖法等。近年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繁育苗技术也取得了成功。笔者根据在日本留学期间对各国蓝莓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总结,现将国外蓝莓的扦插育苗技术归纳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简要介绍蓝莓栽培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世界蓝莓种植业、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蓝莓产业面临消费群体增大、市场需求活跃、地方政府重视度增加、民企投资热情高等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国内种质资源匮乏、企业经营诚信度不高、国外生产与加工技术先进、进口产品竟争力强等挑战;总结提出了我国蓝莓产业发展应加快建立国家级蓝莓产业支撑体系、创建有机原料基地、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业水平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改香 《山西果树》2015,(2):20-21,27
通过对豫西地区栽培的蓝莓优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观察,了解了试验蓝莓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出适合在豫西地区发展的蓝莓品种,并为今后对蓝莓生长过程进行精准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蓝莓无糖组培技术在种苗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因素,以绿宝石品种的常规组培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固体基质和营养液比例(固液比)及抑菌剂对蓝莓组培苗生根和污染的情况,以期为今后蓝莓无糖组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以及蓝莓产业优质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改良WPM培养基添加1.0 mg/L IBA或1.0 mg/L NAA的营养液配方对蓝莓苗生根效果较好;1.80 L固体基质(蛭石)与1.25 L营养液的比例最佳,二者都能够很好地促进蓝莓苗的生根及增加根系数量和长度;植培净的抑菌效果最好,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率至13.65%。  相似文献   

18.
蓝莓是特色保健水果,汉中是陕西省内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基于生产实践,总结了汉中蓝莓生产中常发病虫害及其防控技术,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景宁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山区,分布有野生的乌饭树等越桔属植物,气候、土壤条件适宜进行蓝莓产业化和规模化栽培。2012年开始引进试种蓝莓13hm2,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积累了一套蓝莓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1园地选择选择靠近水源,交通便利,无污染的地方建园。  相似文献   

20.
<正>蓝莓,学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蓝莓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树种。其果实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人工驯化的栽培种有3个类型,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蓝莓树体寿命比较长。一般栽后1~2年即可结果,3年进入盛果期。4月下旬开花,总状花序,花乳白色,坛状或倒钟形,花期可持续1个月以上。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