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许慧 《现代园艺》2012,(12):102-103
两宋时期,中国园林继唐代全胜之后,持续发展而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内容和形式均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历来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上,两宋实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成熟阶段。这种情况固然取决于园林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与当时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历史背景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朱杰  张秀卿 《现代园艺》2021,(5):130-131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尔城址(怀朔古镇遗址)为例,从空间艺术构架、风景园林要素、历史社会活动与文化与象征3个方面,浅谈内蒙古地区园林北魏时期的发展状况,以期探寻内蒙古地区园林在北魏时期的发展脉络,为今后内蒙古地区园林历史研究做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与历朝历代的诗文、绘画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古人精神文明的体现,这3个艺术门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园林中常常充满诗情画意。因此,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不可与中国艺术的发展史割裂开来。同时,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实用功能,这是其他艺术形态所没有的,它包含的内容涉及到多重文化层次,具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是特定时期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文章试图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和风格,用于指导现代园林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在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两宋都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其文化方面尤为突出。西方史学界中有人曾说宋朝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还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繁荣发展,构造的意境在宋代文人园林中受到高度重视与认可,善于借助园中的花草树木和其他建筑景物题署的“诗化”,获得意外之指,耐人寻味。宋代诗词之韵与园林完美相融,产生了中国古典建筑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在此情况下,以湖州莲花庄为例,重点分析了宋元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3大造园体系。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时空落差。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皇家园林在整个中国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建构最壮观,艺术价值也最高。历朝皇家园林都展现了其时代园林文化与技艺的最高水平,作为物质与精神寄寓统一的空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前进。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皇家园林的演变阶段、艺术文化基础和主要特点,阐明了皇家园林历史源流,以提高人们对不同时期皇家园林的认识,促进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丛晓  王二强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2):112-113,22
对绘画艺术与中国园林的联系进行阐述,重点对绘画艺术在园林的意境表达及审美情趣,在造园的规划设计与彩化方案设计,在植物配置与修剪,在色彩调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并对绘画艺术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进行思考,以便使绘画艺术的独特遣景手法与审美意蕴在中国园林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及体现。  相似文献   

9.
李婧  弓弼  李鹏 《北方园艺》2012,(11):88-92
在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日本城市园林在西方艺术理念的影响下,从开港初期的全盘"西化"到本土对西方模式的超越,直至当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激撞与融合,探讨了经历融合和发展后的日本现代园林的特征,旨在日本园林成功转型的经验能对中国园林建设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综合了园艺学、植物学、书法、山水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园林艺术风格。我国现代园林受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颇深,使其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逐步淡化,迷失了原有的发展方向。基于此点,本文就现代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之布局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和中国古典园林是两朵瑰丽的艺术奇葩,两者关系千丝万缕。纵观中国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中国古典园林几乎是随着中国画的成长而发展,随着中国画不同时期的特点变化而变化,中国画的经营章法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位置经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中式景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凌  万婧  潘鄱 《北方园艺》2011,(6):119-121
通过对新中式景观的认识,从源、衍、意三方面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现代演绎,探析新中式景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特别是私家园林,其精湛的空间营造手法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园林空间的基础上,从空间渗透、空间对比及意境营造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营造手法,旨在反映造园手法的规律特征,增加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探讨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局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是在一定的物理空间范围内,运用各种装饰技术,使山水、风景、建筑有机组合。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蕴含的美学思想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源泉。园林造景离不开灵芝真菌资源的选择,灵芝真菌在园林构造中不仅具有外在的美学观赏作用,而且更体现出其深藏的中国古典文化意境及内涵,其中灵芝作为中国观念中重要的一种吉祥真菌,在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牛荡平 《中国园艺文摘》2012,(11):61-63,136
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实用功能进行分析,提出实用性在园林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中国新时代的新园林应重视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蕊  许先升 《北方园艺》2011,(22):89-92
从山、水、植物、建筑四大要素出发挖掘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被动式景观设计,希望能够重拾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7.
梁浩华  曹伟 《中国园艺文摘》2013,(10):103-104,117
古典园林空间意境的产生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密不可分,儒道佛思想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到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从而对园林空间的意境营造产生影响。文章从意境的本源、风格、立意构思、布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来揭示传统文化对其产生的深刻引导作用,并提出新时代的园林设计师,在对待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创新问题上,不应还只停留在抄袭模仿古典园林文化的表面层次上,而应当探根索源,挖掘其最原真的一面——即对时代生活文化的反映。设计师应当作为生活的阐释者,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修养,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富有民族特色,才能经得起生活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董金卫 《中国园艺文摘》2013,(6):145-146,230
面临当今席卷全球的"强势"文化肆意冲击"弱势"地域文化之时,相对处于"弱势"的近代中国文化所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园林又该何去何从?中国传统园林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后继而衰亡,而在中国近代文化滋养下的现代园林始终未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如何重生?唯有立足本土文化,继承传统元素和传统造园技法,推陈出新彰显时代特征,紧跟当代人类生活而设计以及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曙  吴淑平 《中国园艺文摘》2012,(6):110-111,132
从东西方美学以及哲学自然观角度,分析法式古典园林中的"现代设计观"在中国传统观念下产生的审美经验,得出两国在传统园林审美方面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下法式风格在中国现今园林设计中可能存在的消极反应,了解其顾虑存在的原因,有助于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中更好地吸收和融合外来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20.
铺地是景观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除了达到建筑功能外,还要完成其文化功能,即所蕴涵文化涵义与其他景观元素一起构建园林主题。通过对古典园林铺地进行分析和论述,总结铺地景观的特征,并着重分析铺地景观生成的文化成因,探索铺地景观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