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土壤质地及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和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土壤质地,中壤土明显优于沙壤土,中壤土更宜栽培强筋小麦;追氮方式,中壤土和沙壤土均以拔节期追N 30%+孕穗期追N 10%的效果最好。追肥可后移到孕穗期,但要采取2次追肥,孕穗期追肥数量一般为施氮肥总量的10%。1次追肥应选择返青期追施40%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宜博尔塔拉州滴灌棉区的氮肥施用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滴灌条件下不同质地和不同肥力棉田氮肥施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肥力较低的滴灌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248.6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 158.9 kg/hm2;肥力较高的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310.9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 236.5 kg/hm2.氮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适量基施有提高产量的作用,肥力较低的砂壤土滴灌棉田以30;作基肥,70;滴施效果最好,按照"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从盛蕾期到铃期持续滴施对提高铃重、增加铃数进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中高肥力的壤土上,集中在盛蕾期到花铃期持续滴施即可满足棉花的需氮要求.[结论]膜下滴灌棉田氮肥用量控制在尿素525.0~56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3.
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小麦籽粒蛋白质、蛋白质组分的形成过程以及氮代谢关键酶在氮素积累、转运和再利用过程中的作用,阐述了小麦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小麦蛋白质品质、蛋白质组分品质及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质地土壤主要养分动态变化及其对烤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质地贵州黄壤主要养分在烤烟生长发育周期内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将威宁粉壤土、开阳壤粘土同置于开阳气候下,采用统一栽培措施种植烤烟.研究发现,与高等肥力的壤粘土比较,中等肥力的粉壤土矿化率更高,无机氮、有效磷含量更高,利于保存施入的铵态氮,烟叶氮素、钾素浓度更大,烟叶钾氯比更大,烟叶产量更高.而高...  相似文献   

5.
氮肥对冬小麦碳氮营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肥力和低播量的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追施氮肥,会导致功能叶的碳氮营养代谢和分配积累的失调.进入孕穗期后,叶片含氮量过高,碳氮比低,阻碍了叶内物质向穗部转运,千粒重降低而减产.高肥地力上进行小麦高产栽培,返青期不宜追施氮肥.  相似文献   

6.
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顾克军  杨四军  张恒敢  黄玉鸾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13-1016,1046
小麦加工品质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控制外 ,生态条件及栽培措施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在某一生态区 ,对于特定的品种而言 ,只有栽培措施是可控因素 ,其中肥水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是主要的。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以期从栽培学的角度为我国小麦加工品质的改良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壤肥力棉田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多点研究了北疆地区不同土壤肥力棉田氮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 :高肥力棉田氮肥的施用不宜过大 ,而低肥力棉田氮肥是增产的重要因素 ,增加氮肥用量可显著提高棉花籽棉产量。砂壤土棉田氮肥最佳经济施N量为 13.78~ 19.0 8kg/ 6 6 7m2 ;壤土棉田氮肥最佳经济施N量为 17.12~ 2 0 .74kg/ 6 6 7m2 ;粘土棉田氮肥最佳经济施N量为 15 .4 6~ 2 0 .83kg/ 6 6 7m2 。随着N肥用量的增加 ,肥料利用率明显降低。在低施氮量情况下 ,壤土的氮肥利用率较高 ,其次是砂壤土 ,粘土最低 ;当氮肥施用量较大时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质地的土壤施用氮肥,对增加优质专用小麦的产量和提高角质率的效应非常显著,其中中壤土和中黏土保水保肥力强,对肥水的吸收利用率高于沙壤土。每公顷的最佳施氮范围在N180-N270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9.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与小麦加工品质尤其是烘烤品质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HMW-GS和小麦品质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明确HMW-GS对品质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麦粉指的是用小麦加工而成的面粉,它是食品的原料.然而,在小麦加工成小麦粉的过程中会流失部分营养,从而影响其品质.对此,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减少小麦粉营养的流失.基于此,分析小麦粉的基础营养及其品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