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竹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依据林冠层水量平衡方程对毛竹林冠层的降水截留作用进行了探讨,运用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毛竹林冠截留作用的主要因子,分别建立了毛竹林冠截留量及截留率主因子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林分叶面积指数及降水前一天日平均温度是影响毛竹林冠截留的主要因子,其中又以降水量与林冠截留相关最为密切,随降水量的增加,林冠截留量增大,与之相反,林冠截留率则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日本落叶松林冠对大气降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对大气降水的再分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的饱和截留量为5mm。影响林冠截留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林冠截留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截留百分率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林冠截留率与降水强度成反比,日本落叶松冠林对降水的截留率为24.4%,最大值出现在5,6及11月份,为28%~37%,树干茎流在森林降水中的比重较小,为1.2%,通过雨量是林内降水的主要来源,它约占林内降水量的7  相似文献   

3.
青海云杉林林冠截留与大气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青海云杉林林冠层截留量及其与大气降水量的关系,模拟出了青海云杉林林冠截留降水模型。结果表明:在一定降雨量范围内,青海云杉林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青海云杉林林冠层平均截留降水率为29.4 %,它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带降水截留作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以内蒙古东部地区油松人工林带对研究对象。采用1989-1993年系统观测资料。对穿透降水,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不同时段内的分配比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穿透降水,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的年度分配比例分别62.8%,4.95和32.3%;其月份分配为,降水量的月份,穿透降水,树干径流与林冠截量相对较大,截留率较小;降水量小的月份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袁一超      王得祥  刘小林    蔺岩雄    郑子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6):20-24
2011年4月—10月7个月在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对25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共33次降水事件的林冠截留特征定位观测,期间,林外大气降水总量为951.30 mm,林冠截留率、树干茎流率、穿透率分别为16.63%、0.86%和82.51%; 不同雨量级分析,穿透降水量和穿透降水率、树干茎流量和树干茎流率、林冠截留量均随着总降水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林冠截留率则随着大气降雨量和林内净降水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比较相近雨量下的不同降雨强度林冠截流变化,降雨强度越大林冠截留量和截留率越小,表明持续时间较短强度大降雨,林冠截留量少,截留率亦小; 强度小历时较长的降雨,截留量和截留率都大。当林外降水量> 0.5 mm时才观测到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的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油松人工林对降水的截留分配效应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评估人工油松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 ,选择岷江上游典型的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 ,定位监测了冠层对 1年中共 136次降水事件的截留分配效应 .观测期降水总量为 80 5 8mm ,林冠截留、茎流和穿透水量分别是 2 97 892、6 7 771和 4 4 0 137mm ,林冠截留率、茎流率、穿透率分别为 36 97%、8 4 1%、5 4 6 2 % .林外降水量大于 0 3mm时才观测到林内穿透雨 ,而大于 2 8mm时 ,才观测到树干茎流 .林冠对降水的截流分配与降水量、降水形态以及林分特征密切相关 .冠层截留量、茎流量和穿透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但冠层截留率与降水量呈对数负相关 ,而茎流率和穿透率呈对数正相关 ;林冠对降雪的截留强于降雨 ,而降雨的穿透量强于降雪 .同一降水事件下树干茎流量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加 .松针自身吸水对降水有一定的截流分配作用 .综合分析表明 ,岷江上游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较其他油松林林冠对降水有更好的截留率 .  相似文献   

7.
红松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测定与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特征。在观测期间(2003年5-9月),红松林分林冠截留量为103.48mm,占同期降水量的26.19%;降水按以下比例被再次分配:穿透降水68.16%,林冠截留26.19%,树干径流5.65%。利用Horton改进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林分表征林冠吸附容量的参数Ic*m=2.387mm,大于该地区针叶树种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吸附容量;表征区域降雨蒸发能力的参数α=13.9%。2个参数较好的解释了红松林冠截留吸附、湿润与蒸发机理;红松林冠截留率随降水的变化曲线可分为快变期(截留率>30%,降水量<15mm)、渐变期(截留率30%~18.67%,降水15~50mm)和稳定期(截留率<18.67%,降水>50mm)3个阶段,红松林冠稳定截留率为18.67%。红松林冠截留构成中吸附截留量较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林冠降水再分配研究综述(I)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概述了我国林冠对降水再分配的研究概况,包括林冠截留、透流和干流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子和林冠截留的理论公式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林冠降水再分配研究综述(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我国林冠对降水再分配的研究概况,包括林冠截留、透流和干流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子和林冠截留的理论公式与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0.
锐齿栎林林冠截留与大气降水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锐齿栎林和灌丛林外降水、穿透降水、干流的测定研究表明:间伐林、未作业林、灌丛穿透降水率分别为91%、80%、87%;林冠截留率分别为7%、14%、13%;前两个林分干流率分别为2%、6%。并建立了各参数具有实际水文学意义的林冠截留、林内降水与大气降水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赵亮  陈舜胜  张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61-6162
[目的]探讨提取条件对褐藻糖胶得率的影响,比较CTAB沉淀法和传统的乙醇沉淀法纯化褐藻糖胶的效果。[方法]以采自山东青岛海域的海带为原料,以褐藻糖胶得率为指标,考察了热水酸提法单因素实验的时间,温度,pH值,V/W(用水体积/干海带质量)4个因素对褐藻糖胶得率的影响;以褐藻糖胶得率和纯度为指标,比较了乙醇沉淀法和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沉淀法这2种纯化方法。[结果]褐藻糖胶得率随着时间的延长,pH值升高,V/W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随着温度的上升,褐藻糖胶得率则不断升高。CTAB沉淀法所得的多糖得率和纯度分别为1.44%和45.3%,均高于乙醇沉淀法的。[结论]CTAB沉淀法提取褐藻糖胶优于传统的乙醇沉淀法。  相似文献   

12.
阳晖  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57-659
[目的]探索一条经济、简单易行的乳清浓缩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乳清废液为原料,分别采用醇沉法、碱沉法、醇+碱沉法提取其中的乳清浓缩蛋白,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影响醇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乙醇浓度〉沉淀温度,最佳醇提条件为:乙醇浓度100%,沉淀温度50℃,沉淀时间1.5 h;影响碱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pH值〉沉淀温度,最佳碱提条件为:pH值10,沉淀温度30℃,沉淀时间1.5 h;影响醇+碱沉法提取乳清蛋白产量的因素依次为:沉淀时间〉沉淀温度〉pH值〉乙醇浓度,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沉淀时间2.0 h,pH值7,沉淀温度20℃。[结论]醇+碱沉法提取乳清浓缩蛋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无棣县大监站及区域站1971-2010年40年降水资料,利用非参数检验法以及线性回归拟合法分析40年来无棣县的年总降水量、季节降水量以及年降水日数的变化规律以及突变性、稳定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0年40年内无棣县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波动较大,不存在突变.年降水日数总体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年均降水日为65 d.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节差别明显,夏季平均降水量比冬季多367.81 mm.春季降水量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夏、秋、冬季降水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按时段划分,4~10月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6~8时.无棣县的大雨、暴雨日数增多,该强度降水量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安徽省滁州地区和大别山区的44个雨量站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能增加大气降水,森林覆盖率增加1%,丘陵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增加7.99 mm,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增加约16.59 mm.森林对局地降水量影响大,对过程降水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东南沿海93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Morlet小波分析、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近55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近55年来东南沿海年降水量整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其中夏春两季降水量最多,且大雨、暴雨为该地区主要降水类型,而年降水日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大雨降水量、暴雨降水量与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降水量随降水日数的增多而增多。3)大雨降水量与大雨强度,暴雨降水量与暴雨强度在空间变化上都呈现出自南向北递减的变化规律。大雨降水量与大雨日数,暴雨降水量与暴雨日数在空间分布上大体一致,其中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大雨降水量、暴雨降水量较多,且大雨强度、暴雨强度较大。4)大雨降水量在空间变化上以正值变化为主,且以福建省与浙江省交界处自南向北递减,而暴雨强度变化率与暴雨降水量变化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大枣叶水提醇沉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筛选抗氧化活性良好的醇沉方式和醇沉浓度。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醇直接醇沉、分级醇沉得到大枣叶醇沉物,以ABTS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为考察指标,筛选抗氧化活性高的醇沉工艺。结果:大枣叶分级醇沉物总体上抗氧化活性强于直接醇沉,大枣叶水提物直接醇沉使含醇量达80%的醇沉物抗氧化活性较佳,分级醇沉物在4种不同抗氧化考察方法下呈现不同规律。结论:优选的醇沉方式和醇沉浓度,可为大枣叶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旭  高杰  杨青  田广元  陈刚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81-19581,19693
利用辽宁1961~2008年5~9月人工增雨作业季节的日降水资料,选出5~9各月中最大连续降水量作为基础,对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各月周期不尽相同,但5、7、8、9月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而6月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0—2017年降水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分析,研究58年来含山县降水量和降水频次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1960年以来,含山县降水量、降水频次总体而言均呈上升趋势,同时表现出周期振荡变化。通过小波分析发现,在年际变化过程中,含山县降水量存在着15~25年、8~10年、3~5年的周期振荡特征,降水频次存在着18~32年、8~17年的周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近50年的降水与空气湿度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以长岭为例)1953—2001年实测降水和空气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年空气相对湿度和季节相对湿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夏、秋季下降趋势更加显著。20世纪90年代是最干旱的10年.降水较50年代减少了113.4mm,减少率达21.0%;较49年的平均值低38.0mm.减少率为8.3%。降水变率呈明显增大趋势,表明降水稳定性降低,干旱与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呈同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磊  艾青  邹琤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80-281
利用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大连国家基本气象站称重式和人工式观测降水量的2份数据,通过不同级别的差值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降水量≥10mm时,平均差值百分率为3.15%;在降水量〈10mm时,平均差值为-0.3mm,总体差值较小。并就分析结果找出差异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