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osis virus,Bm CPV)感染引发的家蚕中肠型脓病对蚕业生产的危害严重,目前对该病害的防治仍局限于消毒预防。国内外学者希望从筛选的对Bm CPV有较强抵抗力的家蚕品种中寻找抗性基因和分析抗性机制,并通过转基因技术过量表达抗性基因或经RNA干扰病毒侵染增殖关键基因等策略来提高家蚕防御Bm CPV侵染的能力。本文综述家蚕抗Bm CPV研究在上述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家蚕抗Bm CPV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与讨论,为该领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据报导,家蚕不同品种对下列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核型多角体病(吕鸿声1964,荒武义信1973),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有贺久雄 1959,钻(氵尺)千寻1961,钻(氵尺)夫1961,黄君霆1974),微粒子病(三谷贤三郎1973).我省地处亚热带,养蚕业历史悠久,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家蚕品种资源,在这些品种中,蕴藏着十分宝贵的抗病基因,为了做好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工作,从1978年开始,我们对本所保存的二化性和多化性品种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品种材料进行了几种主要蚕病的抗性测定试验,希望评选出一些抗病性能强的品种材料,供家蚕抗病育种选择亲本之用.现把已经进行的抗细胞核型多角体病,细胞质型多角体病、卒倒病以及微粒子病的测定试验结果简报如后.  相似文献   

3.
家蚕品种对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抵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中肠型脓病。是我国养蚕生产上危害最大的蚕病之一。为了从家蚕品种角度给本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作者于1973—1974年初步研究了家蚕品种对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感染抵抗性测定方法;先后对50多个家蚕品种纯种和杂交组合的抵抗性作了测定和比较;估算了家蚕品种对CPV感染抵抗性同其他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BmNPV(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蚕病,选育对BmNPV高抗力的家蚕品种是家蚕品种选育的主要攻关课题之一。为了摸清四川现行蚕品种资源对BmNPV的抗性以及和国内高抗BmNPV蚕品种的差异,本文通过人工经口添食BmNPV病毒的方法对川山、蜀水等20多个四川省主要家蚕品种的抗BmNPV性能进行了检测,旨在掌握不同品种对BmNPV抗性差异,筛选对BmNPV高抗性的育种素材,为选育BmNPV高抗病品种奠定基础。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对BmNPV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71C、872C对BmNPV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均达10~9p/mL以上,对BmNPV的抗性显著。其它品种对BmNPV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布在10~4~10~5p/mL范围内,对BmNPV的抗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病病原(CPV)为抗原免疫蛋鸡,对收集的卵黄液开展了体外中和和体内中和生物试验、不同免疫次数的卵黄液的阻断效果试验等,测定免疫卵黄液对CP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免疫的鸡卵黄能特异性阻断CPV感染家蚕,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而非免疫卵黄未表现有阻断作用。结果提示,本研究获得的的鸡免疫卵黄中含有抗CPV的有效抗体。  相似文献   

6.
生产上要求具有多抗性蚕品种,除 CPV 继续成为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外,氟化物的为害,也愈来愈烈,而氟化物为害程度较轻时,常表现为诱发 CPV 病,说明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探索研究抗 CPV 兼抗氟化物的蚕品种选育,从1984年起开展此项工作,已选出南秋32(日系)、研137(中系)两个抗性品种,本文简要报导选育方法及选育经过,实验室成绩及在农村的表现,并通过三年来的选育,对抗病育种工作,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云南省血液型脓病暴发的问题,2014年开始引进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 2015年在实验室内对华康2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进行了测定,并在陆良县、鹤庆县、祥云县、沾益县、保山市及元阳县等蚕区农村基点开展了饲养比较试验,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对BmNPV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半致死浓度(LC_(50))值达到10~9数量级,而菁松×皓月仅为10~5数量级,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LC_(50)值比菁松×皓月高出4个数量级。农村基点饲养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虫蛹率普遍比菁松×皓月高,万蚕收茧量在15.00~22.12 kg之间,在血液型脓病暴发的情况下,华康2号的盒种产茧量比菁松×皓月高40%以上。丝质鉴定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差异不大,且陆良县和鹤庆县等蚕区饲养的蚕茧均能缫6 A级高品位生丝。以上结果表明,华康2号具有较强的抗血液型脓病能力,容易饲养,茧丝质好,是优良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可以在血液型脓病多发的季节和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病毒性软化病病毒(FV)对各种理化因素的耐受力曾有很多人分别做过,如宫岛1975年做了CPV 对理化的安定性试验,井上元1972年做过FV 对理化学处理的影响试验。从消毒角度出发,国内亦曾分别做过漂白粉、福尔马林、湿热,干热,日光曝晒、石灰浆等对CPV、FV、NPV 三种病毒的灭活试验,而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的耐受力则未进行过详细测定,为了进一步了解病毒的基本特性,以供病毒保存、分离纯化过程中选用比较适合的条件,并为病毒的基础研究及消毒防治等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特进行了家蚕CPV、NPV、FV 对热、PH、紫外光、乙醇、氯仿、胰酶等的耐受性试验。  相似文献   

9.
我们以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以下简称CPV)为材料,开展了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 首先建立了用分子筛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家蚕CPV的方法。这一方法简便迅速,适于大量制备,所得病毒制剂均一,感染活性强,LD_(50)可达1.11×10~(-10)克/每头2龄起蚕。 其次,用分子筛凝胶柱层析提纯的家蚕CPV作为抗原制备了免疫血清,家蚕CPV的抗血清中不仅有效价高的病毒蛋白的抗体,也有双链RNA的抗体存在,这对于研究各种双链RNA病毒之间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 家蚕CPV颗粒中含有以双链RNA为模板的RNA复制酶。我们建立了测定RNA复制酶的方法。并能获得毫克量体外合成的家蚕CPV—mRNA,在麦胚无细胞系统中进行翻译,所合成的蛋白与家蚕CPV抗血清进行免疫对流电泳能产生特异的沉淀线,说明体外合成的家蚕CPV—mRNA具有足够的信息。 家蚕CPV经氯仿、30%乙醇、pH3.8酸性溶液等处理,其复制酶活力显著降低,病毒的感染能力也随之相应下降;用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处理家蚕CPV,其复制酶活力提高约27%,感染活力也提高了28%。这些结果说明家蚕CPV所带的RNA复制酶是感染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家蚕五龄幼虫氟中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感染后血淋巴中几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变化.为研究家蚕氟中毒和CPV感染的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蚕业》2015,(4):18-23
为探明不同家蚕品种对高温多湿抗性的差异,笔者对我单位保育的10个家蚕品种进行抗高温、多湿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之间有显著差异,以乙9(932江苏保存品系,2000年从何斯美老师处引进)对高温多湿的抗性最好;杂交种的综合抗性与其对高温多湿抗性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探索建立家蚕品种对高温、多湿抗性鉴定平台。  相似文献   

12.
前言中肠型脓病(CPV)是我国蚕桑生产的主要病害。我省夏蚕期气温高,湿度大,桑叶质量差,诱发中肠型脓病更为严重。近几年,随着蚕区工副业迅速发展,桑叶受氟化物污染相当严重,因此选育抗CPV及抗氟化物性能好的蚕品种成为生产上的迫切要求。我所从1981年开始,着手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我省抗性蚕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和多丝量品种杂交,对后代进行攻毒筛选,系统分离的方法,初步选配出抗CPV性  相似文献   

13.
<正>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的血清学研究,有关抗原的纯化方法(1978),血清制备及对流免疫电泳检测(1970)等已分别报导过。 本文着重报告CPV抗血清与家蚕质型四方形多角体病毒(CPV_t)、六角形多角体病毒(CPV_h)、病毒性软化病病毒(FV)、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中和效果,以及对桑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明确湖南省现行主要家蚕品种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性能及新材料创新效果,进行了HKC、C9K、7521改K、试抗、云竹1、东43、1501C改、秋丰B、7521、932、8535N、C9、芙蓉、菁松A、菁松B等15个中系品种资源,HKR、854BK、湘晖、7532、芙湘2、1504A、秋湘A、854B、7522、秋白B、皓月B、皓月A等12个日系品种资源,以及HKC×皓月B、皓月B×HKC、932·芙蓉×7532·湘晖(9·芙×7·湘)、7532·湘晖×932·芙蓉(7·湘×9·芙)、洞·庭×碧·波、碧·波×洞·庭、秋白×夏芳、湘晖×芙蓉、夏芳×秋白、明·光×湖·滨、芙蓉×湘晖、湖·滨×明·光等6对品种的12个杂交种组合对Bm NPV的抗性试验。分别用浓度为104、105、106、107、108、109个多角体/m L的家蚕血液型脓病多角体病毒溶液15μL均匀涂抹于3片直径2.5 cm的圆形桑叶的背面,于2龄饷食时用添毒桑叶饲喂家蚕,进行经口感染攻毒试验,调查各处理区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病率,计算各品种(杂交组合)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试验的家蚕品种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选育的新蚕品种HKC、HKR对Bm NPV的LC50均达109个多角体/m L,其LC50分别为3.54E+09、4.83E+09,它们与敏感品种菁松B(LC50为7.07E+05)、皓月B(LC50为6.64E+05)等的LC50相差约4个数量级;同一杂交种的正反交之间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家蚕细胞系(BOMO—15AIIC)(Inoue等,1990),对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mNPV)和对几种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易感,通常用此细胞系来进行各种研究,诸如杆状病毒介导的组蛋白的表达,研究在离体条件下复制时CPVS与BmNPV的相互影响以及在实验室条件下CPV表达载体的发展.所有这些研究都需要使用高效的方法来将病毒基因组转染到细胞之中.  相似文献   

16.
从家蚕品种选用、消毒防病新经验、新药物、饲养新技术等方面,对亚热带地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的防治方法做了简要论述。在亚热带地区,为了控制BmNPV病的危害,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选用不同的抗性品种(如选用华康2号或桂蚕N2等抗BmNPV病家蚕品种)的同时,加强消毒防控措施及重视对其它病害的防控。另外,配套应用负压式水帘空调控温控湿机饲养小蚕,应用正压式水帘空调控温控湿机饲养大蚕等新的饲养技术,改善家蚕的饲养环境,精心饲养,提高家蚕体质,可以减少家蚕的发病率,降低BmNPV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为更加有效地评价蚕品种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病的抗性,采用Reed-Muench法对69个(次)蚕品种的BmNPV多角体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进行了测定。结果证实,同一蚕品种在相同实验室的不同测定期别或同期试验,以及不同实验室的数据间存在差异。为减少这种蚕品种抗性评价中的困惑,通过不同数量参照蚕品种LC_(50)值校正待测蚕品种LC_(50)值的比较,提出以2对常用蚕品种正反交为参照的抗性指数评价方法,提高不同来源LC_(50)测定数据间的可比性,以期为新品种的育成和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调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ycis,简称Nb)分别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 CPV)、家蚕肠道菌、苏芸金杆菌(Bt)和家蚕白僵菌联合感染家蚕时存在的拮抗情况。结果显示家蚕感染适量Nb后,再以其它病原感染家蚕,都具有一定的降低家蚕微粒子病发生效果,其中以Nb感染家蚕后再感染Bm NPV或Bm CPV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其他病原或其他感染方式对降低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阈性状的拟连续性数量遗传学分析法,估测了家蚕对CPV病抵抗性的一系列遗传参数。家蚕对CPV病抵抗性的广义遗传力为61.58%,狭义遗传力为31.28%。一些经济性状和抗CPV病性的遗传相关亦进行了测定,发现家蚕对CPV病抵抗性的作用方式符合Mather所定义的加一显性模式,并存在着超显性现象,控制家蚕对CPV病抵抗性的基因数目不少于两个。遗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且由母体效应和非母体效应所引起的正反交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家蚕保存种对核型多角体病的抗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正> 家蚕对核型多角体(NPV)病的抵抗性,鲇泽千寻、荒武义信分别采用皮下和经口感染试验,认为家蚕对NPV病抵抗性,因品种有很大差异。我国学者吕鸿声首先对NPV病品种抵抗性差异作了研究,张远能对33个品种进行了抗NPV病鉴定,发现了抗性品种与感性品种差异近千倍。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所保存的品种进行抗NPV病鉴定,力图挖掘抗病基因或直接筛选出抗病品种,并对不同地理品种间、化性进行了分类分析。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