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钛抗菌防雾膜的制备表征及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延长果蔬的货架期,制备了由防雾剂(司班-20和吐温-20)和纳米二氧化钛组成的防雾膜。测定了该膜的光学性能、防雾性能、水蒸气透过率(WVTR)、接触角(CA)、扫描电镜(SEM)等性能,并与对照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P-ST膜和P-ST-Ti O2膜均有具有良好的防雾性,但P-ST-TiO_2膜的防雾性更加稳定长效。P-ST-TiO_2膜的接触角最小为12.5°,水蒸气透过率最高达到4.871 g/m2·d。通过添加纳米二氧化钛,P-TiO_2膜和P-ST-TiO_2膜均具备了紫外线阻隔性。草莓保鲜试验显示,P-ST-TiO 2膜可在室温下延长草莓货架期1周。P-ST-Ti O2膜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防雾包装材料来提高果蔬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添加VTR-660转光剂后涂覆型棚膜的力学特性、光学特性及日光温室覆盖该转光膜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了荧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和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棚膜"传统内添加EVA消雾无滴棚膜"(F1,对照)、"涂覆型持久流滴耐老化消雾无滴棚膜"(F2)和"添加了VTR-660转光剂后涂覆型宽谱带紫外转红棚膜"(F3)的光学特性进行分析;参照国家标准测定了试样棚膜的力学特性(厚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直角撕裂强度);并对覆盖不同试样棚膜日光温室内的温光环境(光照强度、气温和地温)、番茄的生理和产量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与F1相比,F3纵向的拉伸强度和直角撕裂强度分别显著提高了30.72%和7.20%(P0.05);在4 000~1 430,1 430~770和770~400 cm-13个波段下的红外线透过率积分面积分别显著提高13.69%,61.78%和41.83%(P0.05);紫外吸光度显著降低了49.21%(P0.05);覆盖宽谱带紫转红棚膜日光温室(T3)番茄每公顷产量比覆盖传统内添加型EVA消雾无滴膜(T1)显著提高了25.71%(P0.05),果实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11%和33.04%(P0.05)。由此可知,添加VTR-660转光剂的宽谱带紫转红棚膜显著提高了红外线透过率,改善了日光温室内的温光环境,提高了番茄产量并改善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宽谱带转光棚膜力学与光学特性及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添加VTR-660转光剂后涂覆型棚膜的力学特性、光学特性及日光温室覆盖该转光膜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了荧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和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棚膜"传统内添加EVA消雾无滴棚膜"(F1,对照)、"涂覆型持久流滴耐老化消雾无滴棚膜"(F2)和"添加了VTR-660转光剂后涂覆型宽谱带紫外转红棚膜"(F3)的光学特性进行分析;参照国家标准测定了试样棚膜的力学特性(厚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直角撕裂强度);并对覆盖不同试样棚膜日光温室内的温光环境(光照强度、气温和地温)、番茄的生理和产量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与F1相比,F3纵向的拉伸强度和直角撕裂强度分别显著提高了30.72%和7.20%(P0.05);在4 000~1 430,1 430~770和770~400 cm-13个波段下的红外线透过率积分面积分别显著提高13.69%,61.78%和41.83%(P0.05);紫外吸光度显著降低了49.21%(P0.05);覆盖宽谱带紫转红棚膜日光温室(T3)番茄每公顷产量比覆盖传统内添加型EVA消雾无滴膜(T1)显著提高了25.71%(P0.05),果实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11%和33.04%(P0.05)。由此可知,添加VTR-660转光剂的宽谱带紫转红棚膜显著提高了红外线透过率,改善了日光温室内的温光环境,提高了番茄产量并改善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微波协同改性乳清蛋白/壳聚糖可食膜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新型高性能可食膜及制备方法采用浓缩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基材,制备出可食膜,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对可食膜进行改性,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改性后的可食膜具有较低透气性;并研究成膜材料配比、山梨醇质量浓度、pH值和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时间对可食膜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氧气透过率(oxygen permeability,OP)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E)和透光率(transmittance,T)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成膜材料配比WPC∶CS=5.8∶6.2、山梨醇质量浓度0.021 g/mL、pH值5.13、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5 min时,此时制备的可食膜透气性较低,且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质,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22×10-13 g/(cm·s·Pa),氧气透过率为1.29×10-5 cm3/(m2·d·Pa)。该文研究成果可为可食膜的研发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功能转光塑料薄膜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多功能转光塑料薄膜(以下称多功能转光膜)是一种具有长寿、无滴,并能把日光中的部分紫外线紫光转换成红光功能的新型塑料薄膜。通过在蔬菜、瓜果、花卉等7种作物上的对比试验,结果证明,与普通无滴膜相比,多功能转光膜可以提高光温效应,促进作物营养生长,提早生育期,增加产量10.5%左右,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提高维生素C和糖的含量,由于增产的主要是早期产量,因此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6.
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可食膜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帅  梁珊  谷雨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4):280-287
为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可食膜,该文采用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成膜基材,利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作用对可食膜进行改性,并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丙三醇质量浓度、pH值对可食膜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氧气透过率(oxygen permeability,OP)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E)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各因素对可食膜性能影响的大小依次为pH值丙三醇质量浓度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丙三醇质量浓度为0.02 g/mL、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1.31 min、pH值为11,可食膜性能综合得分S为0.90。此时可食膜的断裂伸长率为273.77%、抗张强度为3.46 MPa、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81×10~(-12) g/(cm·s·Pa)、氧气透过率为1.43×10~(-5) cm~3/(m~2·d·Pa)。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对可食膜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可食膜表面物理结构发生改变,粗糙度增加,水接触角变小,有效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机械性能和表面润湿性。  相似文献   

7.
在滇中海拔1870米地区地膜覆盖种植花生试验表明:与无膜对照区比较,地膜区(A)增产124%,柴灰加盖地膜区(B)增产145%,其中B比A区又增产约10%。文中讨论了盖膜增温效应,云南省花生产量与气候的关系,以及盖膜种植在云南南、中、北部推广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滴灌带灌溉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应用膜下软管滴灌技术,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生态环境,使温室大棚内5~15cm土壤层平均温度提高1.5~2℃,气温平均提高0.5℃,空气相对湿度降低10%~15%,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病害,省水、省肥、省农药,促进蔬菜早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温室大棚实例提取在蔬菜种植面积测算和产量估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高效准确地识别大尺度范围内温室大棚实例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形态学后处理的“区域-边界”实例提取方法,以及单纯迁移模式、尺度适应模式、模型微调模式3种不同的迁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UNet网络构建“区域-边界”多分类模型识别温室大棚实例效果最优(实例召回率达到91.05%)。形态学后处理操作能够进一步优化温室大棚实例提取结果(单元交并比相比于操作前提高10.53个百分点)。探讨了3种模型迁移模式应用在不同场景时的表现,迁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微调模式(实例召回率为87.93%)、尺度适应模式(实例召回率为41.72%)、单纯迁移模式(实例召回率为24.15%)。基于“区域-边界”实例提取方法并根据预测区域和训练区域的场景差异选择不同的迁移模式可以快速精准地识别大尺度范围内温室大棚实例,为农业设施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用“绿源生”微生物制剂叶面3次喷洒,比较大棚种植的3个品种黄瓜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绿源生”能明显降低黄瓜的发病率,提高优质瓜率,增产率达20.0%-25.2%,经济效益显著。“绿源生”和NEB对黄瓜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具有良好性能的可食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成膜基材,向其中添加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NCC)和壳聚糖(chitosan,CS)制备得到共混可食膜。通过研究成膜材料配比、pH值和丙三醇质量浓度对可食膜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断裂伸长率(elongarion,E)、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和氧气透过率(oxygen permeability,OP)的影响,以可食膜综合性能为响应值,各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到各因素对可食膜性能综合分影响的大小顺序为pH值成膜材料配比丙三醇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成膜材料质量比NCC:CS:SPI为1.25:0.75:2,pH值为3.59,丙三醇质量浓度为0.02 g/m L时,可食膜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系数和氧气透过率)的综合分达到最高为0.63。红外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成膜材料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研究结果可为可食膜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六盘山地区甘蓝生产的高效栽培措施尚未明确,不利于甘蓝产业向高效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发展。该研究以‘中甘15’为试验材料,以地膜光照透过率、起垄高度及移栽苗龄为试验因素,进行了3因素3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土壤综合环境指数和甘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光照透过率和移栽苗龄交互作用对土壤环境综合指数的影响显著(P<0.05),其他因素交互影响不显著。起垄高度与地膜光照透过率、地膜光照透过率和移栽苗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显著(P<0.05)。经响应曲面分析及多目标优化,当起垄高度为30 cm、地膜光照透过率为80%、苗龄为39 d时,土壤环境综合指数和甘蓝产量最优,土壤环境综合指数为7.79,甘蓝产量为86.51 t/hm2。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甘蓝产量、促进甘蓝产业标准化和机械高效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义乌市大棚夏黑葡萄生长期气象条件及管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发挥气象资料在葡萄生长期的作用,挖掘其在农事管理中的价值,促进葡萄增产提质,促使果农增收,分析了正常农事管理状态下浙江省义乌市大棚夏黑葡萄生长期与气象要素(特别是温度)的关系等,结果发现:1)阴雨天连栋双层双膜大棚保温增温效果要好于晴天;2)大棚内2 m平均温度最高,0.5 m与其接近,1.5 m最低;3)夜...  相似文献   

14.
将能源生态工程技术应用到大棚栽培中,进行蔬菜(果)无公害化生产,是当前高效农业生产和设施栽培中的新技术与措施。1998年—2001年本站开展了沼气技术在农业无公害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在青岛市城阳区郝家营村建设农业新技术生产示范园,该园占地33.3hm2,建设“四位一体”式生态大棚300座,形成了以能源(沼气)为基础,以监测为手段,以无公害为目的的大棚无公害蔬菜生产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发展生态农业,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实施农业无公害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经计算,一个标准日光大棚(占地约446.67m2),配备一…  相似文献   

15.
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冠层光能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冠层内部的光辐射传输特征是优化种植模式,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标准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的重要决定因素。然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冠层内光辐射传输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晰。为此该研究开展2 a的田间试验,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设置3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一膜三行(S1)、一膜四行(S2)和一膜六行(S3),研究了冠层结构、冠层有效辐射和产量形成的演化特征,分析了种植模式、冠层光截获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棉花的冠层结构及其内部的光辐射传输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与S3处理相比,S1处理在生长前期,水平方向上冠层透过率呈"V"形变化,此时,行距的扩大增加了棉田行间的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active radiation,PAR)透过率,但对棉行附近的透过率无显著性影响;在生长后期,棉田封行,各处理水平方向上的透过率变化幅度较小,但S1处理下层的透过率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平均行距的增加显著提升了棉花下部的结铃数和棉铃质量,最终提高了产量,S1处理2 a籽棉产量为6 507.50和6 161.08 kg/hm2,较S2处理提高10.66%(2017)、10.29%(2018),较S3处理提高23.10%(2017)、15.32%(2018)。平均行距、产量构成与下层光截获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中层、上层和总光截获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平均行距的增加会降低中、上层的光截获率,提高下层的光截获率,从而增加产量,虽然冠层总光截获率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S1处理可以改善冠层下部光能传输情况,提高冠层下部光能截获量,保证冠层下部生殖器官的发育,提高下部的结铃数和棉铃质量,最终实现产量的提升,是一种利于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新型种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机采棉机艺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冬季田间冻害胁迫对露地越冬甘蓝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测冻害对露地越冬栽培甘蓝膜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内叶片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MDA)含量随温度下降而增加,抗冻性差的“8398”、“8132”甘蓝品种在1月份冻害温度下电解质渗漏率>50%,膜系统受伤害较重,酶促保护系统关键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露地越冬甘蓝专用品种“冬冠1号”在1月份冻害温度下电解质渗漏率、MDA含量较低,SOD仍保持较高活性,表现出较强抗冻性。  相似文献   

17.
梯田超垄覆膜微集流形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1998年在王家沟流域梯田地进行了起垄宽、窄膜覆盖微集流单、双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种植密度4.2万株/hm^2的情况下,起垄宽膜覆盖优于起垄窄膜覆盖,单行种植优于双行种植,起垄宽膜单行栽培较平铺膜产量提高34.5%,纯收入提高65.2%;较无膜对照产量提高58. 1%,纯收入提高71.1%。  相似文献   

18.
根据溧水县气象局历年气象观测资料、草莓生产大棚内外温、湿度对比观测资料、草莓生长期气象灾害调查资料、莓农生产经验,分析草莓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重点研究草莓不同生产时期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为草莓丰产丰收提供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秸秆低聚木糖溶液纳滤分离特性和渗滤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研究了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250的纳滤膜分离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的低聚木糖溶液的分离特性,并优化了渗滤纯化工艺。通过检测透过液和截留液中各糖组分的浓度,计算并得到了该膜对阿拉伯糖、木糖和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2到DP4的低聚木糖的截留率随膜通量变化的关系曲线;应用不可逆热力学模型对阿拉伯糖、木糖和DP2到DP4的低聚木糖中性溶质体系的截留率试验数据进行回归计算,求得了反射系数、溶质透过系数和水透过系数等膜分离特性参数,并根据立体位阻模型估算出膜的细孔结构参数。当糖液浓度为8.4%(总糖/糖浆),膜系统温度控制在(30.1±2.1)℃,跨膜压差控制在(1.58±0.02)×106 Pa的恒定体积渗滤操作模式下,膜通量无衰减,稳定在(29.4±1.8) L/(m2·h),经3倍体积纳滤渗滤操作后,低聚木糖纯度由原料的83.33%(DP2到DP6低聚木糖/总糖)上升至92.54%,木二糖损失率为12.45%(对原料中的木二糖),总糖回收率为88.39%(对原料中的总糖)。纳滤分离模型的研究为低聚木糖溶液的渗滤纯化和浓缩模拟并精确优化工艺提供了参数基础,使用纳滤膜在渗滤操作模式下,可以高效脱除单分子糖,同时低聚木糖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240ppm“多效好”分别在优质米“白优香”的孕穗期、始穗期及灌浆期作叶面喷施,早造每亩增产稻谷17.73kg,晚造增产22.83kg;精米品质也得到提高,蛋白质,早造提高1.63%,晚造提高0.40%;脂肪,早造提高0.20%,晚造提高0.05%;直()淀粉,早造降低1.60%,晚造降低6.60%;氨基酸,早造在17种氨基酸中有15种提高,总氨基酸含量提高0.63%,晚造在17种氨基酸中有12种提高,总氨基酸含量提高0.20%.表明“多效好”有较好的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