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面对农村用电管理“四到户”的新形势,如何提高农电工的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农电工队伍?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卧龙供电所以“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创新管理机制,落实管理措施,使农电工队伍由游击式“土八路”建设为高素质的“正规军”,开创了农电管理工作新局面。1戴“紧箍咒”———建立约束机制农电体制改革后,卧龙供电所设立4个电工组,聘用农电工42人,担负着58个行政村,13566个“农村低压客户,42个企业、事业单位及私营企业供用电管理和服务工作。由于农电工素质参差不齐,农…  相似文献   

2.
农电工处在农电工作的最前沿,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反映着农电管理水平,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01年以来,山东省高密市供电局大力实施“农电工素质工程”,对深化农电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明确存在的问题,适应改革大势高密供电局辖19处供电所,76个电工组,656名农电工  相似文献   

3.
农电体制改革之后,农村电工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农电事业的中坚力量。由于当前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的农村电工管理模式,形成了当前农村电工的管理客观存在着“政出多门、各有所长”的现象。笔者以为,为适应新时期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农电工队伍迫切需要走职业化管理之路,亟需格式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所,由县供电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对供电所人员和村电工要实行统一考试考核,择优招用,持证上岗。通过考试将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村电工选拔到农电管理的岗位上来,这种以考试成绩定胜负的办法,无疑增加了透明度,操作性强,优化了电力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的考核。农村电工从来没有受到规范的管理和教育,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部分农电工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不能适应要求,使得“关系电、人情电、权力电”、“乱收费”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与这些农电…  相似文献   

5.
张晓英 《农村电工》2006,14(4):12-13
西部落后地区农电企业现有的农电工大部分是在原村电工的基础上招聘到基层供电所工作的。因农电工身份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粗放型的管理方法,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农电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电企业应不断加强农电管理和农电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解决农电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农电工的素质,对农电工的管理应力求做到人性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和用工机制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用电管理模式的推行,农电工作对广大农电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农电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农电工持证上岗,加快农电标准化作业工作进程,根据湖北省黄冈供电公司《关于开展农电工安全技能培训通知》精神,黄冈电力培训中心于2008年8-12月开着教学“大篷车”,对全市三新公司配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电器安装专业的员工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培训。  相似文献   

7.
吴振华 《农村电工》2003,11(12):15-15
1统一管理,平稳过渡,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电职工队伍建立一支“思想好,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业务精,服务优”的农电队伍,是推行农电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前提。锡能农电管理所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两步走”的方案。第一步,实现平稳过渡。从政府管理转为供电公司统一管理过程中,由于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平稳过渡。第二步,规范人员聘用。根据上级制定的农村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聘用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农电管理所制订了《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聘用工作实施意见》、《关…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的农电工队伍建设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工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村电工,他们已经收编成为供电企业的员工,直接承担着农电安全、营销管理、设备维护、供电服务等工作任务,是农电工作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大部分农电工由原来的村电工聘用而来,有一部分人员存在着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待遇不高,造成人才流失,又因其工作地点分散,给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保持农电工队伍稳定,已成为县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何抓好农电工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9.
继国 《农村电工》2004,12(8):18-18
随着国家农网改造、农电体制改革的实施,我们这些原乡镇电管站、小水电企业职工也被换了“主子”,改名为“农电工”,纳入县电力公司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0.
1 靠制度统一农电工行为规范 为了规范农电工管理,达到“所有的工作有标准,所有的目标有计划,所有的过程受控制,所有的管理要闭环”的要求,我公司修订完善了一系列的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供电所、电工组和农电工的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等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被诉待岗制、责任追究制、例行考核制”等。用农电工自己的话说:“这些制度就像给我们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要想在农电这一行干,就不能像过去那样任着性子乱来,而要规规矩矩,照章办事,不然,制度不容俺。”  相似文献   

11.
在山东省利津县供电公司,付希安这个名字和众多荣誉连在了一起。这个在农电战线上奋斗了24个寒暑的“老黄牛”究竟获得了多少荣誉,受到了多少次表彰,恐怕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仅农电体制改革后,他就连续两年受到市局表彰,被树为全市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的典型。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他的带领下,利城供电所也多年蝉联“先进集体”的称号,并涌现出“省级先进农电工”一名,“市级先进电工组”两个,“市级先进电工”两名。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付所长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付所长有句口头禅:“客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工作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1农电工群体的现状从我公司的情况看,首先是组织实施了省集团公司启动的公开服务承诺、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的“彩虹工程”。在社会上叫响了“花钱买批评、花钱买建议”的行风管理措施,以农电工的扎实工作和快捷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使农电工的思想观念实现了由“管理”到“服务”的跨越。其次是实施了“农电工素质工程”。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强化对农电工的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在推行专业化、正规化管理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三是各供电所对照标准全面推行了规范化管理,对农电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用电“两改一同价”的全面实施和逐步到位,农电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农村电工队伍得到精简,优质服务工作更加规范。面对农电战线新的形势,基层农电培训工作如何开拓新思路、适应新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江苏省电力公司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着眼于努力以提高农电职工的综合素质为重点,认真组织供电所各岗位人员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和用工机制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用电管理模式的推行,农电工作对广大农电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农电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农电工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山东省临朐县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新路子,通过整合电工组,推行"两组一室"管理模式,实行专业化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走出了一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农电管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和用工机制的深化,城乡一体化用电管理模式的推行,农电工作对广大农电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农电工队伍素质,建立一支思想政治合格、文化知识水平较高、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农网改造和农电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已贯穿于农电管理中,减少了农村供电中间环节,规范了农村用电秩序,彻底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1存在的问题1.1电力企业职工与聘用农电工之间还存在着一道鸿沟。在思想认识、工作态度、作风建设、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农电工缺乏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在农电管理中不能够尽职尽责、积极主动。1.2乡镇供电所成为电业部门的派出机构,但由于供电所多数以乡镇区域而设,在农电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素有“银杏之乡”美誉的山东省郯城县下辖17个乡(镇),共871个行政村。农电体制改革之前,该县共有960名农村电工;1999年,郯城县供电公司乡(镇)电管站管理体制改革后,取消了村电工和村级管电组织;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了599名农电工。  相似文献   

19.
如何建好电工组这座"连心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贻旺 《农村电工》2003,11(5):11-11
农电体制改革,电工组应运而生,它作为新聘农电工的办公场所和电力部门面向农村的一个优质服务窗口,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如何建好这座“连心桥”,消除供电部门与客户之间的“鸿沟”,电工组首当其冲。因此,笔者对电工组建设谈点意见。1选址要“准”既然我们把电工组作为一座连接客户的桥梁来建,那么在电工组的选址上就必须既要能保证交通、通讯畅通,又要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目前调查的结果看,有一些电工组在选址上不尽合理,有的是利用了过去的配电房,有的是临时租借的闲置房屋,这些房…  相似文献   

20.
临朐县供电公司坚持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农电管理、有利于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农电工队伍素质、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的“五个有利于”原则,在全县农电工队伍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实现了岗位靠竞争、收入凭奉献、岗位能升能降、收入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实现了优化农电工队伍素质的良性循环,农电管理工作跨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