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仑山的野菜山东省文登市晒字镇文化站宋英华方圆百里的昆仑山,是山区人民得天独厚的野菜园。昔日灾荒年,山上的野菜不知救活了多少人的命。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又重新得到人们的偏爱,成为山里人走亲访友的礼品、城市菜市场上的抢手货、酒席宴上的佳肴;...  相似文献   

2.
据我国营养学家对近百种野生蔬菜的研究分析表明:野菜不仅含营养成分多,而且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蔬菜。当前,国际上出现呼唤绿色食品回归自然、饮食返朴归真热,因此日本、西欧和东南亚兴起一股野菜消费热,并誉它为“天然食品”、“健康食品”,需求与日俱增。有关部门如能结合实际,科学地开发利用野菜资源,调剂市场余缺,其前景必然乐观。专家认为,当前开发这一资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野生蔬菜列入一项产业来开发。二是要研究野生驯化栽培技术。三是要拓展深加工领域,如加工野菜罐头等等。西部大开发,野生蔬菜开发正当…  相似文献   

3.
一、野菜种植可以一年四季搞,采用何种方式要根据季节和野菜的特征而定。寒冷季节可以采用冬暖棚,春秋季可以采用拱棚或露地栽培,炎夏种植不喜强光的野菜则要采用遮阳网栽培。  相似文献   

4.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5):160-163,171
一.早期的茶会、茶宴 按照现代词典的解释,茶会就是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集会。用茶叶和各种原料配合制成的茶菜举行的宴会,就叫做茶宴。但在古代,茶会和茶宴都是指用茶来招待客人的聚会,聚会时,除了饮茶之外,有时也吃其他东西,甚至还喝酒吃菜。现在人们多把只喝茶汤和吃茶点的集会称为茶会,而把吃茶菜的宴会称为茶宴。  相似文献   

5.
钱国宏 《农家顾问》2008,(10):15-15
1.大棚栽野菜财源滚滚来 在日常温室中人工栽种野菜已属不易。可辽宁省台安县农民不仅野菜栽种成功,而且在大棚创下一年采收6茬野菜、667平方米收入达3.5万多元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刘远 《农家参谋》2016,(4):34-35
正春天是吃野菜的好时节。清明前后,郊外的各种野菜开始冒头儿,对于许多外出踏青的人来说,采摘野菜是一件乐事。其实,吃野菜不仅仅是换个口味,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有的野菜甚至还有防癌功效。然而天然野菜虽然可口,但是采摘和食用野菜都是有讲究的。应时采摘野菜关键在于鲜嫩,过老过硬的植物就不能算野菜了。因此,要保证野菜鲜嫩爽口,必须对野菜的生长周期以及食用部位有深入了解。一般来说,每年的3月至4月,是采摘野菜的黄金季  相似文献   

7.
保健型野菜是具有明显保健作用和较高营养价值的野菜。经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保健型野菜不仅具有人体所必需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以及食物纤维,而且其营养保健功效要高于常见蔬菜,其抗逆性也较普通的蔬菜要高得多。近年来,经蔬菜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并且进行人工种植和大力推广,这些原本自由生长的野菜被逐渐“驯化”,其数量在近几年有了大幅增长。如今,保健型野菜正以其新鲜时令、  相似文献   

8.
宇振明,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乡外沙村农民。1990年,他利用全乡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打算种植野菜。谈起种植野菜的原因,宇振明说:一是洲上野菜资源丰富,洲滩、路旁、田间、地头等到处生长着菊花脑、芦蒿、马兰、枸杞、荠菜等野菜;二是洲上的土质适宜种植野菜;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以其营养丰富、无农药污染和独特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青睐;四是八卦洲乡紧靠南京,南京自古以来就有吃野菜的习惯,有了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野菜销路肯定不用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野菜之风在社会上刮起,荠菜包子、厥菜饺子等野菜食品倍受人们青睐。由于市场野菜供应不多,一些人干脆利用星期天到乡下去挖,这也让一些农民琢磨出了一条生财之道.前年春天,山东省文登市米山镇中古场村邢金志在地里劳动时发现,每天都有许多城里人来地里挖野菜,他觉得这是一个生财之道。于是,他将空闲的苹果地铲平,采了一些野菜种子撒在地里。秋天,厚厚的苹果叶子落在地里,恰好为野菜来年生长保持了温度和湿度.使苹果树下的野菜提前发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一千多个可食的野菜品种,很多野菜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丰富. 野菜是特种蔬菜的一种类型,早些年一些专家就提倡选种栽培,但因各地区的人群对不同野菜的味道接受程度的不同,再加上指导蔬菜生产的职能部门,只注重抓常规蔬菜生产,对野菜的种植推广不够,野菜一直是靠一家一户自然种植,更多的是野生采摘,全国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专门的野菜种植基地.尽管人们都意识到了野菜的好处,但由于一些部门还未在技术上,财力上过多的投入,从而造成野菜开发步履缓慢.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用技术》2009,(5):22-22
野菜由于其生长的土壤、水源、空气都比较洁净,少虫害,因而不少市民视其为天然的“绿色食品”。前日,记者在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看到水节菜、刺五加、水芹菜、水香菜等野菜深受市民喜爱,在一家专卖野菜的小店,5min之内就有六七名顾客前来光顾,生意很不错。据了解,近期上市的野菜较春节期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2.
寒冬刚过,大众喜爱的马兰头、草籽就已“粉墨登场”了,价格不菲。 笔者了解到,这些野菜价格高过鱼肉,嫩嫩的马兰头每公斤10元左右,绿绿的草籽每公斤价格高达30元。一位有马兰头出售的摊主表示,现在市场上的马兰头都是大棚培育的,因此价格还相对便宜些,如果在春季直接从田间地头采来,价格可能会翻一番。  相似文献   

13.
辽东山区包括铁岭东部、本溪、抚顺、鞍山、丹东等几个市县区,属于长白山、内蒙古、华东植物区系交汇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工驯化栽培野菜以来,驯化品种到目前已达28个,生产基地面积20万亩,此区已成为辽宁省自然野生野菜生产、人工栽培野菜生产的主产区。经过多年栽培生产实践,摸索和总结出野菜栽培模式,为野菜的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倍受青睐,栽培上也由露地野生转为保护地栽培。在种植野菜中须把握六大要点。1.野菜种植可以一年四季进行,采用何种方式要根据季节和野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3,(7):35
<正>周作人在北京写过一篇《故乡的野菜》,几十年后,汪曾祺也以同样的题目写过一组散文,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垂青江浙的荠菜,带着淡淡的遗憾与怀念,怀念野菜簇拥着的故乡。"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分明野菜的滋味就是乡恋的滋昧。其实,北京也是有野菜的,从春到秋,绝不少于21种,不仅有野菜,还有各种可食的野果和昆虫,味道绝不混同于南方,不醇厚也不招摇,却能够长久地留在唇齿间,仿佛那是一条通往自然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林强与李凤夫妻俩都是林场下岗工人。开始,他们俩也曾失落过、苦恼过。一天,林强就着野菜喝闷酒,嚼着嚼着,突然想起城里人爱吃山野菜,于是心里一动:“何不靠山吃山呢?”从小就惯于翻山越岭的林强,骑上旧摩托车,满山追野地转开了。一开春,他就上山挖蒲公英、荠菜、回家后摘好洗净,让妻子到十里外的集市上去卖,第一次就卖了20多元,捧着卖山野菜得来的钱,夫妻俩又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初夏,林强到山里挖柳蒿芽、车前菜、驴蹄菜、升麻,采四叶菜、蕨菜、薇菜、荨麻、剌老芽和刺五加叶,也到田野挖苣菜和苋菜。李凤卖这些野菜,每天都能收入三四十元。夫妻俩乐了:“莫道下岗之后没有路,挖野菜竟比上班收入多。”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很快。我国有很多省、市建立了野菜加工厂,品种和产量逐年扩大。蕨菜、薇菜、龙须菜、蒲公英、山芹菜等10余种野菜制品除内销外,还出口到日本、韩国、香港、西欧和东南亚等国和地区。昔日“荒年充饥”的野菜,如今已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可贵资源。 天津地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洼淀、海滨地带都蕴藏着丰富的野菜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致富点子     
《农村新技术》2014,(4):45-46
<正>野菜盆景受青睐彭开友是武汉人,他在盆子里种满了田七、紫菜、荠菜、野芹菜、野菠菜、薯尖等十几个野菜品种,盆内红红绿绿,生机盎然。这些野菜育苗,全部在大棚中进行,插一个杆子,待发苗后,人为地进行绑定,设计出一些造型,并从中挑出造型好的移栽到盆内。同时,每个盆都附带一张产品说明,标注野菜种类、食用频率、食用部位、制作造型建议和日常管理方法,这些说明一应俱全即可上市。据彭开友介绍,野菜盆景不仅可食用,消费者还可从中体验种菜乐趣,颇受顾客青睐。(中广)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底,在正阳县城饭馆打工的农民张起,看到荠菜包子、荠菜饺子、蒸拌苦腊菜等野菜做成的食品备受城里人青睐,回乡后便在自家的200平方米菜地里栽上荠菜、苦腊菜、曲麻等野菜苗,不施化肥、不施农药,两个月后,正赶上春节出园。由于他园里生产的野菜是无污染的,很受城里人喜欢。这200平方米地的野菜一进入农历腊月,就卖个精光,收入1500多元。这下,惹得附近农民都跟着种起了野菜。大棚种野菜 钞票来得快!河南@李光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的野菜成为餐桌上的"新宠"。野菜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保健与药用价值高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野菜对环境和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病虫能力强,这使得种植野菜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种新途径,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事业单位的焦圣贵看准了这其中的潜在商机。2011年,焦圣贵放弃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选择回到农村创业。在他的创业实践中,逐步将野菜从少量试种到规模化种植再到产业化发展。那么,这位放弃"铁饭碗"的有心人,是如何萌生创业的念头,又有怎样的创业历程呢?他对于种植野菜有哪些经验以及在营销上有什么心得呢?野菜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80后创业青年焦圣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