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赤霉病是长江流域冬麦类作物上重要病害之一,为了减少赤霉病对冬小麦的影响,选用了3种杀菌剂对冬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杀菌剂之间有显著的差异,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33%苏锐可湿性粉剂,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之间、喷药次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重庆地区在小麦扬花初期,选用防霉宝和苏锐2种杀菌剂,每hm2用药量在900~1 050 g,溶于375 kg水中,对麦穗进行喷雾,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轻小麦赤霉病菌对赤霉清的抗药性,持续控制赤霉病危害,筛选出更多更高效安全的赤霉病防治药剂,2012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 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 mL/667 m2、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60、80 g/667 m 2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5%多·酮可湿性粉剂100 g/667 m2)的防效;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 mL/667 m2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其它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6种具有对小麦赤霉病有防治作用的杀菌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的防效和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院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为80.93%~81.36%,是小麦赤霉病防治首选药剂,使小麦增产22.29%~25.07%,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9.55%、76.67%,为小麦赤霉病防治补充药剂。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剂,本研究选用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40%多菌灵悬浮剂、80%多菌灵·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在赤霉病暴发初期的小麦扬花阶段用药1次,防治效果可达到92%以上;同时,这3种杀菌剂对小麦无药害,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扬麦16为试材,研究了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施用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900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穗防效达76.2%,病指防效达81.0%;施用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1200/hm。对小麦赤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穗防效达75.8%,病指防效达79.3%。这2种药剂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赤霉清可湿性粉剂1500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霍邱县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高效药剂,选用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79%、78.14%、74.86%、81.42%,其中单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低于3个复配剂的防效,且有效成分用量远高于复配剂有效成分用量。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施药,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穗防效达78.1%、病指防效达80.2%;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350 g.hm-2、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穗防效分别为73.1%和72.0%,病指防效74.0%和73.6%,以上3种供试药剂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赤霉清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选用40%丙硫·戊唑悬浮剂、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叶锈病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试验表明,40%丙硫·戊唑悬浮剂、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06%和81.75%,对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66%和89.17%,分别使小麦增产65.61%和62.99%,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防治效果较好;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3.17%和59.40%,使小麦增产16.92%,可作为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防治的补充药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4.88%和69.27%,对叶锈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34%和10.34%,分别使小麦增产2.95%和9.39%,不宜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青海各春小麦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青海春小麦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轻病田病穗率在2%~9%,重病田可达50%以上,个别田块高达100%。赤霉病的发生主要是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并以黄河、湟水流域,实行小麦和玉米套种或冬春麦混种的地区发病较重。用多菌灵、灭病威、甲基托布津三种杀菌剂,进行大田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其防治效果可达60.50%~88.60%。多菌灵、灭病威、甲基托布津一次和二次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灭病威胶悬剂喷施的有效剂量均为750g/hm^2,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为900g/hm^2。  相似文献   

10.
宁夏温室黄瓜新病害靶斑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温室新病害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明确了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2.5 g/hm2、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62.7 g/hm2、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25.0 g/hm2、25%嘧菌酯悬乳剂112.5 g/hm2药后7d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效果在55.49%~67.72%之间,药后12 d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效果在83.41%~89.30%之间.说明这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瓜生长正常,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 1年4~6月,于蚕豆结荚初期开始进行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药后30 d调查蚕豆赤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成熟前调查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收获期调查蚕豆百粒重及产量.[结果]不同杀菌剂处理后,蚕豆赤斑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及蚕豆农艺性状有一定差异,其中发病率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最低,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裁菌、百泰处理;病情指数以裁菌处理最低,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处理;不同杀菌剂处理对单株荚数影响较小;每荚粒数以裁菌处理最多,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百泰处理;百粒重以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处理最重,其次为裁菌、25%咪鲜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泰处理;小区产量以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处理最高,其次是裁菌、25%咪鲜胺、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结论]裁菌、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咪鲜胺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可用于蚕豆赤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白霉病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硅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福美双.嘧霉悬乳剂、8%氟硅唑微乳剂、80%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抑菌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100.00%、100.00%、93.22%、89.83%、82.53%、81.24%。  相似文献   

13.
溴菌腈·多菌灵混剂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5种配比的溴菌腈与多菌灵混配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混配剂都有增效作用,其中以溴菌腈∶多菌灵为3∶4的混配制剂增效作用最显著,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法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68.7、293.4.田间防治试验,按溴菌腈∶多菌灵为3∶4制成的35%溴菌腈·多菌灵混剂WP药后7-21d防治效果达81.6%-91.4%,比25%溴菌腈WP和50%多菌灵WP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10%和20%-30%.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的高防效低成本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50%多菌灵WP(可湿性粉剂)和25%惠博EC(乳油)的半致死浓度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2.7%博青、75%百菌清和50%硫磺胶悬剂的EC50最大,抑菌效果最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建议在生产上可使用50%多菌灵WP、70%甲基脱布津WP、25%斯高EC、50%福美双WP、18%保治达EC和80%大生M-45WP。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茵灵)、40%施佳乐悬浮剂(嘧霉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和40%福星乳油(氟硅唑)5种杀菌剂对马兰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40%福星乳油40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7d,防治马兰茎腐病效果最好,防治有效率均达到100.00%;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9.52%和81.26%。  相似文献   

16.
切花百合枯萎病菌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种农药单剂和2种复配剂对切花百合枯萎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单剂中,纯白菌菌灵在500倍和600倍液时抑菌率达100%.其次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是代森锰锌,在400倍液时抑菌率为87.45%.绿精灵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率仅为29%.复配剂A(菌菌灵+绿精灵)和复配剂B(菌菌灵+医霉)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86.65%8、9.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单剂纯白菌菌灵在前期防治效果好,但在后期防治效果降低,复配剂的防治效果一直较好,且添加了农用氨基酸的效果更好,增效31.56%.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60%氟吗.锰锌WP、15%三唑酮WP、47%腈菌.锰锌WP 3种杀菌剂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到100%,菌丝不能生长,3种杀菌剂之间差异不显著。50%多菌灵WP、47%腈菌.锰锌WP两种杀菌剂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值最小;77%氢氧化铜WP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值最大;不同杀菌剂抑制该菌分生孢子芽管伸长的EC50差异显著,47%腈菌.锰锌WP的EC50最小;70%甲基托布津WP EC50最大;杀菌剂对分生孢子的产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孢量明显小于对照,60%氟吗.锰锌WP可完全抑制孢子的形成。可将50%多菌灵WP、47%腈菌.锰锌WP、60%氟吗.锰锌WP当作保护剂使用,在玉米顶腐病症状尚未出现或现症初期使用,防止病害发生;亦可在病害已经发生,症状明显时使用,防治病害在田间造成再侵染。  相似文献   

18.
对贵阳开阳县马坝葡萄园内葡萄炭疽病进行病原菌鉴定,葡萄炭疽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供生产上交替使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32%多菌灵WP和25%戊唑醇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分别为0.025 4μg/m L、0.231 0μg/m L;80%代森锰锌WG的抑菌作用最差,EC50值为231.621 8μg/m L。32%多菌灵WP和25%戊唑醇WP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板栗疫病病原性状及各种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农药对板栗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板栗疫病菌的生长温度为8~35℃,最适生长温度为23~26℃;在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以浓度50%多菌灵WP和浓度50%退菌特WP的500~1 000倍稀释液对板栗疫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结论]浓度50%多菌灵WP和浓度50%退菌特WP可望用于该病害的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多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选择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好、能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杀菌剂。[方法]通过对40%多酮WP等12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对比,探讨出最佳的杀菌剂及其用量。[结果]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60%咪锰多菌灵SC、40%多酮WP、40%戊唑多菌灵SC、20%氰烯戊唑醇SC、28%烯肟多菌灵WP等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在今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当中可以考虑推广使用。[结论]研究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