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4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7.1%),并发假性囊肿3例(21%)、应激性溃疡3例(21%);1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6.7%),术后并发假性囊肿4例(27%)、应激性溃疡5例(33%)、胰瘘2例(13%)、肠瘘1例(6.7%)、腹腔内出血1例(6.7%)、腹膜后残余感染5例(33%).手术方式主要采用腹腔及小网膜囊冲洗引流或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辅之以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胃造瘘及空肠造瘘,而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常规基础治疗 营养支持 中药内服外敷.结论:①SAP应首先以加强重症监护和重要器官功能保护,不强调早期手术,如果24 h后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可考虑行简单的腹腔及小网膜囊冲洗引流术,视情况附加胆总管引流及胃空肠造瘘;②如果早期合并胆道下端结石梗阻或后期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则主张积极手术,以解除胆道梗阻和清除感染坏死组织,但清创应适可而止,以防术中大出血和术后肠瘘;③尽早改善肠功能对改善SAP局部症状和体征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有重要意义,中药在恢复肠功能有独到之处,应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脑积水的发病机理及手术治疗.方法对76例手术治疗的外伤性急性脑积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中,29例行脑室外引流术,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死亡7例、植物生存6例、重残11例、中残15例、良好37例.结论外伤性急性脑积水一旦确诊要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30%~50%~([1])。水肿、坏死的胰腺细胞释放、激活的炎性因子导致机体广泛的微循环障碍成为治疗SAP的切入点~([2]),随着对SAP发病机制深入的认识,多学科协作、及时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成为首选的方法~([3])。现就SAP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cvcrcacutepanereatitis,SAP)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SAP 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8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4例.死亡2例。结论:B超、增强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少数需要中转外科.成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仍急速发展者行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胰腺非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外科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胰腺非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术前定位和手术切除,其中14例行局部切除,7例行胰体尾部切除,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囊肿内引流术,2例行活检术;全组术后并发胰瘘2例(7.1%)。结论手术切除是胰腺非功能性内分泌肿瘤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前多可依据影像学检查定位诊断,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生长部位、性质而定,姑息性切除手术可明显缓解症状,即便是恶性肿瘤,其预后亦明显好于胰腺外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6.
普通江淮猪于无菌条件下行空肠、膀胱造瘘,主胰管插管.术后第2天试验组按1 mL·kg-1剂量向主胰管内缓慢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以0.9%生理盐水取代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为对照.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肠外营养支持8 d,探讨建立猪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的方法,观察其肾损伤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试验组存活率为83.3%,对照组存活率为100%.试验组外周血淀粉酶、胰淀粉酶及血内毒素明显升高,有胰腺及远隔器官细菌移位,符合SAP.胰腺组织表现为广泛出血、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肾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内有新鲜血栓形成.对照组无明显生化和病理改变.该模型是一种更接近于人生理的大动物模型;SAP后肾损伤有助于探讨和研究SAP后肾损伤发病机制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近16 a收治的13例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2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胰瘘2例,腹腔内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胰腺损伤患者病情多较重,多需术中确诊,合理的术式是胰腺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黄素对大鼠重症胰腺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腺炎(SAP)时.血清TNF-α、IL-10水平和肺组织MDA含量、SOD活性的变化及大黄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用胰胆管内逆行注射去氧胆酸钠法制作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SAP组、大黄素治疗组(E组)。光镜观察大鼠肺组织学改变;检测并比较3组大鼠肺组织的DMA含量.SOD活性以及血清TNF-α与IL-10水平。结果:MDA及TNF-α含量:SAP组〉E组〉C组;SOD活性及IL-10水平:C组〉E组〉SAP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大黄素能降低肺组织MDA含量和血清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保护SOD活性.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994—2000年12月收治的21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患者行单例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术15例,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术6例。结果: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6例。结论: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由于多继发于广泛的脑挫裂伤,特别是深部损伤,故大多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而传统的单纯脑室穿刺引流术或开颅清除血肿预后差;采用脑室穿刺置管引流,尿激酶疗法治疗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胰腺型鸭1型甲肝病毒(DHAV-1)感染雏半番鸭的组织病理变化特征,以胰腺型DHAV-1感染10d半番鸭,结果显示雏半番鸭感染后眼观病变为胰腺出血、发黄,而肝脏未见明显出血;采集样品后制备组织切片,镜检观察发现,胰腺上皮细胞大面积坏死,细胞呈颗粒状变性和坏死,组织结构疏松,坏死区域看不到血管结构;肝小叶间小静脉血管周围富集的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形成规则的腺管状结构,肝细胞呈局灶性变性,嗜碱性细胞增多和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有坏死灶,白髓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异嗜性白细胞浸润,脾小体结构模糊不清。以上结果表明,雏半番鸭感染胰腺型DHAV-1后病变以胰腺出血、发黄为特征,胰腺上皮细胞大面积坏死,细胞呈颗粒状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5a来收治的胰腺损伤6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58例(94%),死亡4例(7%),术后并发症12例(19%)。结论:胰腺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及早剖腹探查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与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非手术与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比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组(n=31)与非手术治疗组(n=33)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组治愈18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41.9%;非手术组治愈27例,死亡6例,病死率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手术组的主要并发症:休克(9.1%)、ARDS(12.1%)、肾功能不全(9.1%)、消化道出血(6.1%)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的并发症(分别为35.5%、35.5%、29.0%、28.7%),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内的超早期手术病死率(23.8%)亦明显低于48h后手术的病死率(80.0%)(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并不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需手术者尽可能在病后48h内手术,术式以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加用腹腔灌洗、引流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永并发症及再手术率的经验。方法:应用脑室-腹腔分漉套管,穿刺侧脑室前角,使脑脊液分流入腹腔治疗脑积水83例。结果:85例均无感染,3例分流管梗阻而再次手术,分流管梗阻率为3.6%。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永有效、简单及经济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二次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基底节出血9例、大脑皮层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首次手术方式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7例、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大骨瓣减压4例、血肿穿刺引流术1例.结果 CT复查发现8例再出血<24 h,2例24~...  相似文献   

15.
犬急性胰腺炎通常是指胰腺水肿或出血、坏死的一种急性型疾病。当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大量活化的胰液分泌并对胰腺组织进行自身消化,造成胰腺的水肿和胰腺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的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本文针对典型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期为犬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全身状况采用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和侧脑室引流术。结果综合GCS和Barthel评分,128例中,优25例(19.5%)、良49例(38.1%)、中30例(23.4%)、差3例(2.3%)、死亡21例(16.4%)。结论个体化选择术式及熟练操作技巧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超早期微创手术能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术前C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异位妊娠破裂的CT表现和手术所见。结果;7例术前的CT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输卵管妊娠破裂后CT表现为位于子宫旁或附件区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以及腹腔内大量积血。l例腹腔妊娠CT表现为右下腹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及大量腹腔积血。手术和病理证实肿块中央密度轮低是不均匀的部份为脱落的胚囊和绒毛组织,周围则为大量血凝块。结论:CT不仅能准确诊断异位妊娠破裂及其发生的部位,而是能清楚显示破裂后腹腔和盆腔内的改变,可为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由于胰液的排泄受阻,胰管内腔压力增高,其防御机能受到破坏,即发生自体消化、组织坏死,分解的产物中含有毒素,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一般起病急,症状重,死亡率高达50%~80%[1].1997年10月以来,我科共收治急性出血型坏死型胰腺炎的患者达50例,经手术治疗,行病灶清除,腹膜后及腹腔内置多根引流管引流,同时应用α-糜旦白酶、硫酸庆大霉素、甲硝唑行引流管冲洗,获得满意的疗效. 1 典型病例介绍 例1:贺××,男.住院号:321528,患者以腹痛待查收住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术后1周转入我科,转入时T39.9℃,P108次/分,R24次/分,BP16/11Kpa,行CT检查示:肠间、腹膜后多处积液、积脓.在我院先后4次手术,术后腹膜后、腹腔内置引流管多达9根,并行补液、抗感染、高营养等治疗.为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我们应用前述药物经引流管行腹膜后及腹腔冲洗,效果满意,120天拔出各引流管,治愈出院. 例2:张××,女,32岁.住院号:322976,患者因右上腹部剧痛1天,并向肩背部放射,在当地行B超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行抗感染、解痉等治疗无效,1周后转入我科.入院时查体:T36.6℃,P80次/分,R18次/分,BP24/14Kpa,当日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确诊为急性重症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置腹腔、盆腔、腹膜后引流管多根,术后除结合补液、抗感染、高营养等治疗外,应用前述药物冲洗各引流管,110天后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伍益  黄鸿镳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1,19(2):142-142,144
目的:提高脑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水平。方法:对经手术或数字或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病理证实的32例AVM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择期手术切除(包括栓塞后手术5例),10例急诊手术切除AVM及清除血肿,6例经栓塞加r-刀/或X-刀治疗,2例经单纯r-刀或X-刀治疗。保守治疗2例。32例中22例完全恢复工作能力,6例部分恢复工作能力。2例遗有部分肢体功能障碍.2例死亡。结论:对于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AVM,可分别采用栓塞加放疗、栓塞加手术治疗;而急性血肿者,为挽救患者生命多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切除AVM。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32例发生腹腔间隔综合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间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清白蛋白、APACHEⅡ评分、72h液体净赚量、休克、胰腺坏死是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综合征与多种因素相关,适当控制液入量可能减少腹腔间隔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