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浸杀方式分别比较了印楝油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溶剂提取物的杀螨活性,并测定了活性和得率高的溶剂提取物对兔疥螨幼虫的离体毒力,应用互补重对数模型对毒力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楝油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溶剂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56.82%、25.36%和5.14%。印楝油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溶剂提取物都具有一定杀螨活性,其中石油醚提取物活性最高,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相近。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对幼螨的毒力表现为:24 h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分别为1.347 7,3.917 4μL/mL,500μL/mL的半数致死时间(median lethal time,LT50)为8.404 0 h和9.643 4 h。  相似文献   

2.
印楝树属楝科植物,高大乔木,原产于印度、缅甸等国,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印楝素生物制剂就是有这"神奇的印楝树"结出的种子,经萃取研制而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化学杀虫剂的替代品,解决害虫抗药性和农药残留、污染农产品和环境问题,近年各国正积极开展对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开发,我国亦有使用楝树、花椒、菜籽等防治农业害虫的传统。印楝、苦楝、川楝提取物具有高效的杀虫作用。有报导指出,从楝科植物中已分离出280余种有杀虫活性的物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1995年已有以楝树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杀虫剂注册与销售,受到好评。中国于1995年公开了CNllol222A“复合探素杀虫剂及其制法”发明专利。1.药效大量研究试验防治表明,槐树种、叶和皮的提取物可阻断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鳞…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10):56-57
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的研究人员以锦橙为试材,研究芦荟汁在锦橙贮藏保鲜中的效果,以期探索芦荟汁在水果保鲜上的作用。供试的芦荟为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基部2年生叶片,将八成熟、无机械损伤、色泽鲜艳的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果实进行芦荟溶液浸泡处理,另取相同质量的锦橙果实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苦楝皮提取物对感染猪蛔虫卵小鼠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苦楝皮为楝科楝属植物苦楝的根皮或树皮,其植株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与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Zucc)、南岭楝、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同属一个属。在中国分布广泛,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植物杀虫剂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毒性及安全间隔时间:印楝素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02.67×10-6mg/L,致死中量(LD50)为12.56×10-10mg/头,家蚕对印楝素极敏感,但中毒后至死亡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5d;印楝素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基本无熏蒸毒性;0.5%印楝素乳油2000倍稀释液根灌、喷叶处理,通过桑根或桑叶内吸并在树体内传导的作用极小,即未喷洒到药液的桑叶对家蚕相对安全;印楝素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时间很长,饲喂0.5%印楝素乳油800、1200、1800和2700倍稀释液处理后的桑叶,间隔30d对3龄蚕的死亡率均在50%以上。蚕用消毒剂消力威(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1000倍和500倍溶液浸渍受印楝素污染的桑叶30min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印楝被认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树种之一,其独有的生物学特性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外学者除了集中研究其用于生物农药的开发外,对其用于饲料资源的开发研究也较多。我国已大面积引种并成功种植了印楝,但我国学者对其用于非常规性饲料的开发与应用罕见报道。笔者综述了印楝饲料资源化的情况,印楝叶粉、印楝仁粉或印楝饼的营养特点以及在反刍动物饲料和家禽动物饲料上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作为非常规饲料原料的限制因素,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印楝素是由"神奇的印楝树"结出的种子经过加工萃取后,研制成的植物源杀虫剂,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植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9.
将印楝油氯仿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和丙酮重结晶进行生物活性跟踪分离纯化,并运用互补重对数模型(CCL模型)分析活性化合物的离体生物活性,求出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半数致死时间(LT50).结果显示,从印楝油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白色雪花状丙酮结晶物,熔点为60~61℃,经结构鉴定为18-碳酸-3,4-呋喃二酯,其对兔疥螨幼虫的杀螨活性呈时间浓度依赖性,24 h的LC50和LC90分别为0.0818和9.842 4 g/L,7.500 g/L时的LT50和LT90分剐为15.332 4 h和24.678 4 h.这表明印楝油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成分主要为酯类物质,对兔疥螨具有较强的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10.
2013~2017年用植物源农药印楝素、苦参碱、生物制剂阿维·苏云金杆菌和化学农药啶虫脒、高氯·马、高效氯氰菊酯对海河平原区苜蓿蓟马、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比较。通过对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的分析,植物源农药印楝素和苦参碱对两类害虫的防效低于高效氯氰菊酯,与啶虫脒防效相当,且高于高氯·马和阿维·苏云金杆菌,可在早期防治中代替啶虫脒等化学农药在生产中应用。印楝素在1. 50~2. 25L/hm~2用药量范围内,随用药量的增加防效提高。苦参碱在1. 80~2. 70L/hm~2用药量范围内,1. 8L/hm~2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今日畜牧兽医》2009,(12):67-67
选用250只健康AA肉雏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金霉素、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300克/吨)、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500克/吨)和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800克/吨)5种日粮,以研究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对46日龄肉仔鸡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T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吞噬印度墨汁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药剂对苜蓿蓟马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钰  袁庆华 《草业科学》2007,24(3):101-103
选取7种植物源药剂与1种化学药剂(2.5%溴氰菊脂)对苜蓿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进行防治比较.结果表明,7种植物源药剂对苜蓿蓟马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0.3%印楝素乳油、2.5%烟碱-楝素乳油、10%柠檬草乳油防效突出,与2.5%溴氰菊脂相比无显著差异,药后3 d的防效分别达到76.18%、63.42%和90.59%.此外0.3%印楝素乳油的药效持续时间长而10%柠檬草乳油的起效快.  相似文献   

13.
印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备受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们的关注,印楝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问题之树”。1980—2001年先后在德国、肯尼亚、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召开了七次国际印楝大会,专门讨论印楝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印楝  相似文献   

14.
印楝素(Azadirachtin AZ)是从印楝树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类高度氧化的柠檬素.是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虫剂.试验设0.3%印楝素750 ml/hm2、900 ml/hm2、1 050 ml/hm23个试验处理和4.5%氯氰菊酯450 ml/hm2、600 ml/hm2、750 ml/hm23个对照处理.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3个浓度对防治草原蝗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900 ml/hm2和1 050ml/hm2浓度水平与对照药品氯氰菊酯的中等浓度水平(600ml/hm2)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因印楝素杀虫广谱,作用机制特殊,杀虫机理多样,对环境、人畜安全,在防治草原蝗虫时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对草原蝗虫的控制效果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俊梅 《草业科学》2009,26(9):206-211
介绍了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印楝素(azadirachtin AZ)等几种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在控制草原蝗虫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蝗虫微孢子虫,是一种专寄生于蝗虫等直翅目昆虫体内的单细胞真核原生动物,防后45 d测定,感染率为50.6%,虫口减退率为73.4%。绿僵菌是一类昆虫病原真菌,防后7 d的防治效果为66.5%,防后12 d的防治效果为76.7%。印楝素,是从印楝Azadirachta indica种子中提取的高效杀虫活性物质,0.3%印楝素乳油在施药2 d后,防治效果达95%以上。应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防治技术防治草原蝗虫不仅防治效果较好,而且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环境;有持久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作用,并可通过传播和繁殖,扩大受益面积,从而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减少虫害损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正在向着无毒、无不良反应、无残留、无耐药性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危害的方向发展.芦荟多糖作为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抑菌、降脂、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效,且无毒副作用.试验旨在探讨芦荟多糖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以验证芦荟多糖能否提高肉仔鸡的肉品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250只健康AA肉雏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金霉素、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300 g/t)、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500 g/t)和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800 g/t)5种日粮,以研究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对46日龄肉仔鸡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T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吞噬印度墨汁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物有提高肉仔鸡日增重、成活率及饲料报酬率的趋势,且不影响肉仔鸡的正常生长。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能够增加免疫器官指数,具有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率显著增高,延长抗体水平持续时间,对肉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在日粮中添加500 g/t的提取物比添加金霉素对仔鸡免疫力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是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构成成分或生物体内的代谢成分及各种内源性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植物天然产物、动物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性状存在调控作用。对于雄性生殖来说,天然产物主要影响精子发生、精子活力及性行为活动,促进雄性动物生殖的天然产物有淫羊藿苷、枸杞多糖、蒺藜皂甙等,而大麻提取物、印楝素等对雄性生殖产生负面影响。对于雌性生殖来说,天然产物主要影响卵子发生、卵泡发育及胎儿生长发育,茶多酚、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林蛙油等天然产物能促进雌性动物生殖,桔霉素、姜黄素等能抑制雌性动物生殖;天然产物中激素类对于雌性动物繁殖的影响最大,从卵子发生到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参与;在妊娠期,母体吸收的天然产物对胎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者主要综述了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的影响,为天然产物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的致死效果及对后续虫态发育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饲喂法和浸渍法,研究了0.3%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发育、存活,及存活幼虫化蛹、羽化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井上蛀果斑螟幼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印楝素乳油处理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后,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蛹期、成虫产卵前期、寿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蛹重、产卵期与对照差异显著;成虫单雌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显著小于对照,产卵抑制率及卵孵化抑制率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印楝素对初孵幼虫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老熟幼虫。  相似文献   

20.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07.032),来自巴基斯坦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Maryam Nasir等人研究了叶面喷施辣木叶片提取物、钾和锌对金诺桔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金诺桔是巴基斯坦栽培最多的柑桔品种,果园管理差,营养跟不上,显著降低了产量和果实品质。近期有报道指出,辣木能够促进生长。辣木叶片提取物(MLE)富含植物生长调节剂、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