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快速给桑法     
给桑是養蠶生產過程中佔主要的部份,蠶兒自收蟻到老熟,每天都要頻繁的給桑,而給桑的好壞又直接影響到蠶兒的充份飽食和發育成長。但是在過去往往由於給桑工作效率提不高,造成拖班誤點,尤其是當今天學習蘇聯先進經驗普遍推行多同薄飼育的時候,這個问题顯得亟待解决了。  相似文献   

2.
秋期养蠶收成,由於飼料和氣候的關係,此之春蠶很不安定。如前年的秋天,高溫乾燥,外溫達華氏102度,乾濕相差達15度以上,桑葉老硬,呈萎凋現象,飼料極差,養蠶不能得到豐收,影響了國家整個計劃。對這問題的解决,怎样养好秋蠶,華東蠶研所曾召集專家會議;展開討論。茲參照各專家的意見和浙江勞模陳梅生的豐產方法;綜合幾點,以供即將到來的秋蠶生產上的參考。  相似文献   

3.
(四)以樺木科作飼料的育蠶成績在蘇聯北部地區如巴什基里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国、馬里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以及西部西伯里亞等地,在短的夏季要飼養二次柞蠶是不可能的。因為柞蠶需要飼料的時間共計達120—130天,而在這些地區,柞葉的生長時間不到120天。如果第一次飼養時期是和柞葉的開放時期相符合(蘇聯北部柞葉開放約在五月中旬至六月初旬)的話,那末到第二次飼養時,蠶兒往往因缺乏飼料而不得結繭。為了解决蘇聯柞蠶業基本問題的任務——得到自己的良種材料,曾試驗以其他較柞早開放的植物的葉子來飼養柞  相似文献   

4.
選择種繭是原原種培育工作中最所重要的一個環節(亦即為對次代培育的選種),因此,在工作時,首先要充分認識各該品種蠶繭的應有性狀,同時又須深刻理解各該飼育時期的環境條件,對於不同性狀所致的影響。為提高質量,必須通過全蠶期間,自始至終,在各階段中,随時掌握,以達到定向培育的目的,並在一系列的培育過程中(原原母種、原原種、原種、普通種),均能依照同一目標,進行選  相似文献   

5.
引言江蘇省淮陰、泰興二種猪場從1954年以來,母猪流產率甚高,為證實流產原因起見曾進行過二次布氏桿菌凝集反應檢驗。結果每次皆發现有陽性反應及可疑的猪。根據流產現象的普遍性和凝集反應情况,初步決定該二場存在有布氏桿菌病,並採取了淘汰、隔離和加強飼養管理等措施。 種猪場如果存在有布氏桿菌病,則對江蘇省養猪的發展確是一個嚴重問題;這不但影響  相似文献   

6.
膿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膿病的發病論在很長的時間內沒有充分的研究過。研究家們的嘗試證明蚕兒人為地藉各種的影響(無病毒)能够引起膿病,並沒有達到成功。目前由於電子顯微鏡的帮助已經徹底的查明了不論家蠶或柞蠶膿病的病毒起源。闡明了多角体是由非病毒的低分子蛋白質膜和它裏面包含的小部分病毒所組成。多角體對外界的影響非常穩定,它們的膜有不可滲透性的特點對於病毒是很好的保護。病毒能繁殖起來。 蠶兒的組織學研究認定在有機體中存在病毒,考究疾病的發展過程並確定膿病的兩種型式:無外表病  相似文献   

7.
擺在養蠶業面前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建立穩固的飼料基地,以保證急速地發展的养蠶業上的飼料業。這任務可以有成效的用改進桑樹品種與飼料葉的品質,以及提高農業技術水平的方法來解决。在烏克蘭被利用的桑树是屬於本地的非品種桑。這種桑甚至在良好的農業技術下一公頃低斡栽培產葉量2—2.5噸,而品種桑一公頃可收獲7—8噸甚  相似文献   

8.
桑薊馬是一種不常見的桑樹害蟲,亦不曾聞說有為害成災的,但是本場(地方國營嘉興市蠶種場)從五○年開始絡續發生,每年七月底開始繁殖為害,逐年增加,尤其是五三年秋期高溫乾燥,被害桑葉,葉柄與主脈發紅,葉面失去光澤,而成為乾枯土灰色的營養價值極為低劣的飼料。這是因為葉汁養分全被吸食,組織破壞,又因天氣久旱不雨,更促成了程度的嚴重性,大大的影响了秋蠶飼育的安全。至五四年我場採取了提早秋蠶飼育,於七月二十六浸酸,雖先於桑薊馬採用桑葉而未有咸災,然而早秋氣溫過高,又桑葉不够成熟,對蠶作極為不利,又造成失敗。桑葉是養好蠶製良種的物質基礎。慘痛的兩期教  相似文献   

9.
(三)外界環境對柞蠶幼蟲發育的影響 蠶兒時代是柞蠶發育最主要的階段,僅僅在這時期體重增加和積聚後備的營養物質。這是對維持以後的發育階段——蛹蛾和蠶卵——所必需的。因此在幼蟲的生活期間,最適的環境的調查,具有實踐的意  相似文献   

10.
桑蟥屬鱗翅目家蠶蛾科,學名為Rondotia menciana Moore,幼蟲食害桑葉,為江浙蠶桑地區中最嚴重的桑樹害蟲。早在1931年,据報導江浙兩省蟥災損失秋葉面積估計達885,000畝,損失秋葉約佔總產量的24%。1954年浙江吳興縣秋葉損失約達60%,該縣南潯、練市、數林三個區(共33個鄉,桑地7萬多畝),平均損失秋葉達79.9%,因此,蟥災地區的蠶農都不敢多養秋蠶,損失非常巨大。桑蟥有一化性、二化性和三化性的,一般以二化性的最多,三化性的很少,1954年7月至9月在浙江吳興縣練市、菱湖兩個地區內,共調查3243頭母蛾的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每年屠宰的肉用生猪,數量很大,它們來自各個不同地區,具有各種不同的體型和特點。在品質與屠宰率上講,也是各不相同,優劣懸殊。全國解放後,由於交通運輸發達和城鄉物資交流的開展,使很多地區,如福建、湖南、江西等以前從未將生猪運來上海,現在也大量運到上海來。本人因為工作的關係,在近四年來直接與間接參加了數百次生猪質量的試宰工作,從這些試宰中,整理出有关各地的生猪屠宰率部份資料,茲報导如下: 一、上海市郊區 主要產地是大場、北新涇、龍華、江灣、高橋、洋涇等地。這些猪的品種与形態基本上都相似,大部份是本地土種(蘇南種)與約克  相似文献   

12.
問题解答     
問:廣東飼養白繭種每年秋季發生「五日病」,損失極大,怎样防止?(廣東云浮縣農業技術指導站黄英成問) 答:來信所說五日病,推想當係各種細菌寄生性病的混合病象。可能是空頭病,卒倒病或敗血症,必須採取病蠶血液或其他排洩、分泌物施行顯微鏡檢查,才能確斷。 蠶兒到了五齡中,體内絲腺急速增長,嚴重影響了牠身體的抵抗力;這時最易感染疾病。还有在以前被感染而潛伏未發的病,也很多在這時乘機發作。這是五齡五日左右發病最多的原因。 預防之法:第一:加强清潔消毒工作,(包括飼育前消毒要嚴密而徹底,蠶期內工作人員和蠶具常保清  相似文献   

13.
生絲織度是表示生絲的粗細,但因為纖度是以一定長度的生絲根據它的重量來計算的,所以單單一個平均纖度符合了規格,在生絲質量上來講是不够的。我們特別應該注意的是生絲織度偏差。在第一期蠶絲通報中蒋猷龍同志所譯的「改進生絲纖度的均勻性」一文,已經指出了這個問題。說明在蘇聯一般生絲等級的提高上,受到限制的基本品質指標是生絲纖度的偏差。[註] 要使織度偏差减小,(包括絞與絞之間的偏差和一絞内的偏差)對於蠶品種的改進是非常必要的。祇有減少原料繭本身的纖度開差,生絲纖度的偏差也才容易減少。关於這方面,選種部門已經引起了注意。但選种工作是一个長期的複雜的過程,在最近的三五年內是不可能有大量符合我們要求的新品種出現。而且纖度又受到饲育和上簇期中的環境的影響,在目前我國農村中小農经濟佔優勢的時候,要求立刻有繭絲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近幾年來,我國各地發生了一種以咳嗽喘氣為主要特徵的猪病,很多地區都叫這種病為猪喘氣病。這病引起經濟的損失很大,若干地區曾分别進行了初步調查試驗研究工作。中國農業科學院鑒於本病的嚴重性,於1957年6月在杭州召開了猪喘氣病座談會。會議根据12個單位的書面資料和代表的發言,從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程經過、病理解  相似文献   

15.
灘羊是我國優良的皮裘用羊,有很大的發展前途。我們认为灘羊主要地不應該向細毛羊方向发展,而應該加强選種選配工作,來鞏固和發展這一特點,建立一良好的皮裘用品種。在這次中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畜牧講習班上亦指出了這一點。本文介紹不能作為肯定灘羊的育種方向來看,而是一些在實際工作中所觀察的情況。可以供給我們參考和進一步研究。例如:(1)新疆羊的环境改善后(尤其是飼养條件)對生產性能的影響;(2)雜交後毛色遗传的情况。這在蘇聯細毛羊和蒙古羊雜交時亦發生同樣的情况,在後裔中產生很多的花羔。本文中提供的初步材料可以帮助关心這方面問题的同志们在將來設法解决這一问题时作一参考。——編者  相似文献   

16.
不論繁育時期的早遲,現行蠶品種都是通過改變環境條件影響品種化性而製成了的越冬性蠶種,即如人工孵化蠶種亦屬於越冬性的類型。為了季节性和篇幅關係,本稿祇介紹春用越冬性蠶種的保護,對於其他的保護如人工孵化、冷藏、散卵洗落和催青等處理不擬涉及,留待同志們的專門叙述吧!  相似文献   

17.
1952年以來,我國部分地區,發生一種很像病毒性馬腦脊髓炎的病症,患畜都屬單蹄兽,個别地區發病和死亡的牲畜很多,嚴重地影響農業生產,作者等由1953年以來,每年都在發病的重點地區,進行病例觀察和有關流行病學的調查,茲將觀察和調查所得,就本病的特徵和  相似文献   

18.
我們在朱洗教授的領導下和各方面的支持,對蓖麻蠶的試育和研究工作,得以逐步展開;同時,我們却不願意把已有的一点試驗結果關在實驗室裏,故曾陸續發表了一些有关於蓖麻蠶方面的文章和小冊子,公諸同好,以冀對經濟建設事業上稍有補益。之後,紛紛接得全国各地區農場、蠶場、和農業生產合作社、互助組以及私人的來信,要蠶種就地試養。從今年五月開始權且供应了:河南(林縣、東明、輝縣、鹿邑和商邱等五個縣)、江蘇(靖江、沛縣、濱海、邳縣、南京等處)、浙江(杭州、溫州、安吉等地區)、  相似文献   

19.
植物飼料是家畜營養中維生素主要的泉源。因此,獲得高品質的飼料是與研究提高植物產品维生素的方法和措施密切有關。運用合理的農業技術方法,適當的利用外界環境因子是提高植物中維生素含量方法之一。其中營養因子是最强大而有效的因子。但是到目前為止,土壤營養條件對植物維生素C積累的問題幾乎未曾研究過。在這方面現有的參考材料極少而且相矛盾的,特別是有關於氮肥對维生素影響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國著名的家蠶良種繁育專家,中央農業部鎮江蠶業研究所研究員王幹治同志,於1955年8月29日下午2時20分因騾發心臟病不幸在職逝世,享年50歲。噩耗傳來,本會同人深感悲痛! 王幹治同志江蘇吳縣人,從事蠶業教育和研究幾近三十年,特別致力於家蠶的良種繁育工作,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