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俊红 《中国种业》2014,(10):65-66
宛粳096系南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于2010年参加河南省中晚粳水稻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河南省中晚粳水稻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河南省沿黄粳稻生产试验,完成试验程序。2014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03)。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示范种植水稻品种宛粳096,配合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可指导本地水稻生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宛粳68D系南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2020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郭俊红  杨阳  李民 《中国种业》2021,(3):104-105
宛粳68D系南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2020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对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作为江苏省水稻育种的核心科研机构,今年,武科粳210、丰粳3227、皖垦粳11036、豪运粳2278等4个优良好品种脱颖而出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武科粳210和丰粳3227分别通过国家和江苏省审定,皖垦粳11036和豪运粳2278通过安徽省审定。一年4个品种通过审定,创造了水稻所育种历史新记录。武科粳210,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株高、穗长、穗粒数等综合农艺性状协调,生育期适中,为152.4天。产量表现上,在2016和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  相似文献   

6.
宛棉10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宛棉5号xGK22杂交后代系统选育而成,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农业部2007年11月14日公告.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5.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宛98),适宜在河南南阳、江苏(除盐城外)、安徽(安庆除外)淮河以南、湖南、四川、浙江的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毕粳2A是贵州省自主创新选育的首个粳稻香型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异交率高,配合力强.所配组合毕粳优210(毕粳2 A/NR 210),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产量高,于2015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毕粳优3号(毕粳2 A/毕粳恢3号)于201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毕粳杂103,参加2015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宛麦1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由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采用回交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品种盐粳5号盐粳5号系江苏省盐城稻麦育种试验站以盐粳2号与苏协粳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适合不同耕作制度栽培(如抛秧、直播)的中粳新品种。1997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盐粳5号幼苗矮壮.直立.叶片较挺,叶色淡绿,...  相似文献   

10.
豫粳1号豫粳1号(原郏粳107)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1978年在大田郑粳12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原名郑粳107。1985年通过北方区试,同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商全玉 《中国种业》2016,(10):74-74
黑粳10号是以上育393为母本、黑粳5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早粳新品种,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2016016。本文介绍了黑粳10号品种选育的经过、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品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盐粳11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以盐粳93272/镇稻88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200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试,2008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生产试验,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莲稻2号原代号莲粳0909,是由虎林市绿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莲粳种业有限公司联合于2002年以莎莎妮为母本,绥粳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长粒型水稻新品种。201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5009 。  相似文献   

14.
杨庆 《中国种业》2021,(1):112-113
龙粳152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交06-1115为母本、绥粳4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香稻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73。对龙粳152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等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正>京粳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常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7。适宜在黄淮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刘中秀 《中国种业》2014,(10):58-59
扬育粳3号(试验名扬育粳116)是笔者和江苏田源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下用新稻18//镇稻99/南粳41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一个中熟中粳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号:苏审稻201410),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经过3年的中间试验和示范试种,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产量潜力大、品质优良、熟期适宜、容易栽培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好评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刘宝海 《中国种业》2017,(11):49-52
香稻品种绥粳18是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系谱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其选育经过和特征特性分析,探讨选育经验,即要紧扣育种目标、正确选择亲本、合适杂交方法、强化压力选择、明确鉴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湘粳一号(原名88鉴13)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采用复交方法育成的一个中熟晚粳新品种,杂交组合:79.103/宇红一号79~66,其主要特点:株叶形态好,生长整齐、熟期适宜、产量高而稳,穗大粒大,结实好,耐寒抗倒。1991年12月通过益阳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1992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湘粳一号”。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绥粳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粳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以龙粳10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年经F5决选,代号绥02-6007。2008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08005)。  相似文献   

20.
黑粳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应用早熟创新材料黑交9805为母本、绥粳4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极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品种代号黑粳9号,于2018年通过第九届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18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