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蛋白的功能性质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酶水解是改善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常用主要手段.高压不但能改变蛋白质分子结构而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而且能促进酶水解蛋白质生成新的多肽产物.综述了高压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高压对蛋白质酶水解的影响以及高压对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高压处理对鲜切果蔬品质与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杰  叶志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1):4328-4340
综述了高压处理对鲜切果蔬质量与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涉及鲜切果蔬的感官品质与营养品质、抗氧化能力、与品质变化有关的酶、微生物及细胞结构等内容,并对鲜切果蔬高压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高压处理是一种采用50-1 000 MPa压力处理食品的非热加工技术。适宜的高压处理能够改善鲜切果蔬的口感,但过高的压力(>200 MPa)会对感官品质产生不良影响;高压下鲜切果蔬营养品质的变化与原料及处理条件有关,低压处理可以提高鲜切果蔬的抗氧化能力,压力过高则导致抗氧化能力下降;与鲜切果蔬品质有关的大多数酶在相对低的压力下受到的影响不大,甚至还有被激活的现象,但随着压力升高,如达到400 MPa以上,一些酶活性明显下降,而有些酶甚至需要600 MPa以上的压力才能失活;高压下微生物失活的程度取决于微生物类型、压力大小、处理温度与时间等,高压处理后鲜切果蔬上的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失活,但如果采用的高压条件不能完全杀灭鲜切果蔬上的微生物,则会面临很大风险,即使在4℃下贮存,也不能阻止微生物增长。总的来看,相对低的压力处理(<300 MPa)不能完全灭活鲜切果蔬上的微生物,尽管这还取决于果蔬种类及初始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但高压在鲜切果蔬产品安全控制上面临挑战,因为过高的压力会导致鲜切果蔬产品的品质不被接受,因而寻找联合而非单一高压处理技术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超过100 MPa的压力会对果蔬细胞结构产生影响,高压下鲜切果蔬产品的品质及微生物数量变化与高压下细胞结构的改变有关。因此,选择适宜的耐高压的原料品种,采用更有效的联合高压技术及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管理,是实现高压技术在鲜切果蔬加工生产应用的前提,也是保障鲜切果蔬高压产品品质与安全的有效措施。未来鲜切果蔬高压研究将面向数字化模拟高压对果蔬细胞结构的影响、高压下鲜切果蔬风味的控制、联合高压技术开发及适宜高压加工的鲜切果蔬原料品种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3.
矿物、有机质等是土壤重要的固相组分,它们构成了土壤活性界面,调制着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大分子等的迁移转化及生物可给性。土壤酶/蛋白质多吸附于土壤有机质、矿物、有机质-矿物复合物上。综述了酶/蛋白质在界面上的吸附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吸附态酶/蛋白质生物活性、构象的变化,以及构象变化与生物活性的内在关联性,总结了酶/蛋白质与界面作用的主要研究手段,并对分子模拟技术对酶/蛋白质与土壤界面的作用过程与机制、固定化酶作为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环境材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用适当的酶水解后,产生的蛋白质水解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将其作用到乳化体系中,不仅可以抑制脂质氧化,而且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功能特性。为探究蛋白质水解物如何提高乳化体系的稳定性,综述了蛋白质水解物提高乳化体系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的机理、对食品功能性质的影响,从而为蛋白水解物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是一种新兴的物理改性技术,采用该技术处理食品大分子(蛋白质、酶、多糖、膳食纤维等)会改变这些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DHPM 处理能有效地改善蛋白的溶解性、稳定性、起泡性、乳化性和致敏性等,提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改变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和构象;DHPM处理能使非淀粉多 糖分子降解,改变其表观黏度、凝胶性能、吸水性、持水性、流动性、粒径等性质;而处理淀粉,则会改变淀粉结晶度,降低老化程度,改善糊化焓、膨胀性 能等;在膳食纤维方面,DHPM处理能改善膳食纤维水化性能,改变其微观形貌,提高表观黏度、屈服应力、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等。因此,DHPM技术是一种改 性食品大分子的有效手段,本综述可为食品大分子资源的开发和改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超高压对食品中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中的酶类是导致食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近几年有关超高压技术在食品中应用的文献为基础,对超高压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报道超高压钝化酶类物质的基本原理之上,对影响超高压灭酶效果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时间、加压方式和介质环境等以及超高压对食品中主要酶类物质和酶反应动力学产生的影响作了详尽的阐述,列举了丰富的实例,展望了超高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对食品中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的酶类是导致食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近几年有关超高压技术在食品中应用的文献为基础,对超高压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报道超高压钝化酶类物质的基本原理之上,对影响超高压灭酶效果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时间、加压方式和介质环境等以及超高压对食品中主要酶类物质和酶反应动力学产生的影响作了详尽的阐述,列举了丰富的实例,展望了超高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七、高压脉冲电场的产生及抑菌特性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非热处理作为一种潜在的加热和化学处理的替代技术,正在向前不断发展。同加热处理相比,非热处理的优点在于处理温度低、利用能量低、并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营养特性和食品的新鲜,还能破坏食品中的微生物和酶,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保持食品体系的稳定。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是新涌现的一项高效食品保鲜技术。它具有对食品体系瞬间起作用、处理时间短、可连续处理且对介质热作用小等优点。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可应用到食品加工和食品生化工业上。它是利用电场脉冲的介电阻断原理…  相似文献   

9.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高压静电场与酶作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高压静电场与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使得过氧化氢酶更容易受到高压静电场的影响,使酶活力产生变化的阀值电场强度变得更低,酶活力变化所需时间缩短,高压静电场处理酶时,酶活力先迅速上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高压静电场与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使得过氧化氢酶更容易受到高压静电场的影响,使酶活力产生变化的阀值电场强度变得更低.酶活力变化所需时间缩短.高压静电场处理酶时,酶活力先迅速上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1.
食品非热加工因其相对营养安全的加工特点,已成为目前食品加工领域的热点。蛋白质作为食品的主要物质及营养成分,其结构及功能特性的改变会对食品品 质产生重要影响。综述了超高压、超声波、微波、辐照四种非热加工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评述,为研究非热加工 方式对蛋白质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瞬变高压条件下β-乳球蛋白的变性规律。[方法]以鲜牛乳为原料,通过瞬变高压处理后β-乳球蛋白的SDS-PAGE和巯基含量检测,考察压力水平、进料温度、处理时间对β-乳球蛋白的影响。[结果]瞬变高压处理可导致β-乳球蛋白发生凝聚和解聚;20~60 MPa范围内随着压力的提高,β-乳球蛋白的凝聚作用增强,但过高的压力(80 MPa)会导致其产生解聚作用;25~45℃进料温度的影响结果与压力类似;而2~8 min处理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消除β-乳球蛋白的致敏原及高压技术在牛乳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135,自引:10,他引:135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氮素水平既能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又能提高蛋白质含量 ,使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达到同步增加 ,氮素水平过高虽能够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但籽粒产量下降。适当提高氮素水平可以提高源器官碳素同化能力和氮素同化能力 ,又能够促进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运转 ,增加籽粒中淀粉合成有关酶和氮素同化酶的活性 ,从而导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步增加。氮素水平过高 ,虽能促进源器官和籽粒中的氮素同化能力 ,但由于碳素同化酶和籽粒淀粉合成酶活性降低和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的运转效率降低 ,而导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是指利用100兆帕以上压力,在常温或较低的温度下,使食品中的酶、蛋白质、核糖核酸和淀粉等生物大分子改变活性、变性或糊化,同时杀死微生物以灭菌保鲜,而食品的天然味道、风味和营养价值不受或很少受影响,低能耗、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刘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13-10315
蛋白质在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由于人们食物安全意识的提高及人口老化的需要,食物研究人员探讨了蛋白质替代品及蛋白质优化利用,以增加它们的生物利用率和消化率。由于蛋白质受pH、离子强度、温度、压力影响,可相应地采取手段改进其结构和功能。修饰的蛋白质被认为是有附加值的食品原料,即特种蛋白采用酶反应、水解、热处理、酸化、超滤制备。综述了以前的研究,展示蛋白质营养价值与修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压力(40MPa、70MPa、100MPa、130MPa)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发现高压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压力及保压时间对种子萌发均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加,在某一条件(100MPa,10min)下,种子萌发及幼苗长势出现好转。同时测定了淀粉酶,发现其活性的改变与长势的变化相一致;第20d时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又对幼苗低温胁迫测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发现高压处理对植物幼苗期的抗寒性改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显著特点。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对改进食品加工技术、提高食品质量、改善食品风味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显著特点.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对改进食品加工技术、提高食品质量、改善食品风味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牧草和饲料作物蛋白质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胁迫影响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和生理生化代谢,原有蛋白质的降解、正常细胞蛋白的合成受阻以及诱导合成新的蛋白质等过程均能显著改变蛋白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而影响植物的耐热性。本文从热激蛋白(HSPs)等高温诱导蛋白以及高温胁迫对可溶性蛋白、磷脂酶D(PLD)、蔗糖合酶(SS)和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牧草和饲料作物蛋白质变化与耐热性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应进一步对高温胁迫导致蛋白质变化的机理以及蛋白质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牧草和饲料作物耐热的分子机制和提高牧草的耐热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香蕉果实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香蕉果实采后主要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进展,侧重乙烯生物合成及作用、呼吸跃变、碳水化合物代谢、氮化物代谢和各种与成熟有关的酶、色素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等。指出了香蕉成熟是一个包括特殊蛋白质(酶)的合成和深化的一个复杂进程。发生于呼吸跃变初期的蛋白质(酶)的合成,导致香蕉果实采后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