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传统地面灌溉方法存在灌水定额大、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介绍几种实用节水灌溉技术。一、小畦、块灌1、小畦灌的特点及其技术标准小畦灌灌水方法就“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  相似文献   

2.
一、小畦(沟)节水地面灌溉小畦(沟)灌溉是我国北方井灌区行之有效的一种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它是通过将传统的长畦、宽畦进行改造,缩短畦沟长度,缩短灌水流程,减少沿畦长产生的深层渗漏,因此能节约灌水量,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生产应用中表明,当畦长30米~50米,畦宽1.5米~3.0米时,单宽流量在3L/s·m~4L/s·m时,亩次灌水定额在600立方米/公顷~900立方米/公顷。如果畦长达到80米~100米时,亩次灌水定额均超过1200立方米/公顷。因此,在灌溉设施较差、经济薄弱的地区,通过平整土地,田间沟畦长度缩短,能够在不增加灌溉投…  相似文献   

3.
小麦灌水技术是在不同的土壤质地、地面坡度等条件下,确定适宜的畦长、单宽流量和停水成数等指标,使灌水均匀。试验结果表明,砂土在地面坡度为1/200时,单宽流量8.5×10-3 m2/s,畦长10 m,停水成数8,灌水均匀度91.84%;壤土在地面坡度为1/500时,单宽流量8.5×10-3 m2/s,畦长100~200 m,停水成数8,灌水均匀度92%;黏壤土在地面坡度为1/200时,单宽流量6.2×10-3 m2/s,畦长80 m,停水成数7,灌水均匀度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传统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四种灌水方法,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现介绍几种实用肯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地面灌溉是利用地面灌水沟、畦和隔田进行灌水的方法,地面灌溉具有田间工程设施简单、能源消耗低、容易实施等特点。一、畦灌灌水时水由畦田上段的灌水垄沟或田间配水设施送到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辽西半干旱区井灌条件下褐土涌流畦灌的节水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连续灌方式相比,涌流畦灌节水率可达21%~35%,灌水有效率、储水效率和灌溉均匀度分别提高5.3%~7.2%,6.3%~7.8%和18.8%~24.9%。涌流畦灌的平均水流速度提高了30%~80%,最大灌水长度增加了22%~37%。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缩短周期灌水时间,增加灌水周期数会提高涌流畦灌的节水率。涌流畦灌的周期数依畦田长度而定,畦长短于200m以2~3个周期为宜,畦长200~400m则以3~4个周期为宜。  相似文献   

7.
从整个灌溉水系统着手,研究灌溉水系统管理技术,提出了Morgan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出某种状态下的最优目标函数值及每次灌水决策问题;田间灌溉系统优化模型求解是由上面作出的灌水决策,以效益函数为目标函数,根据约束条件,按解线性规划原理,求解出灌水时间、入畦流量、畦宽、畦长等问题;渠系优化调度求解模型是采用决策数学中解整数规划的背包问题方法,针对灌区配水渠道“定流量,变时间”的运行方式,求解灌区渠系的优化配水问题。  相似文献   

8.
1.修好输水渠修好输水渠道 ,减少渗漏 ,确保畅通 ,可节约用水20 %~30 %,如采用圆筒形塑料输水管作渠 ,水的利用率可达95 %以上。2.整地作小畦短畦、窄畦水流快、省时间、用水少。渠灌区畦长50米、畦宽3米为宜 ;井灌区以畦长25米、畦宽2米为宜。耕地不平的每公顷每次需灌水量为1200立方米 ,耕地平整的每公顷每次仅需灌水量450米 3,因而 ,平整好土地 ,对节水灌溉非常重要。3.巧浇三种田对水源比较丰富、宽垄窄畦、地面平整的地块 ,可采取两水夹浇的方法 ;地势一头高一头低的地块 ,可采取修筑高水渠的方法 ,把水先…  相似文献   

9.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灌溉是水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在地面节水方法中,重点介绍目前我国比较先进、大面积推广的小畦灌水技术、间歇灌水技术和膜上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0.
畦灌田面行水流动的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我国地面灌现状提出极限灌水状态和最佳灌水状态及其灌水技术参数的概念。用NewtonRaphson法和Preissman法求解畦灌田面行水流动的零惯性模型,实现了畦灌田面行水流动的模拟。在此基础上探讨畦灌的行水和入渗机理。用计算机模拟试验方法建立极限灌水定额与灌溉技术参数和畦田规格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研究它们对极限灌水定额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灌溉技术参数和畦田规格对灌溉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畦长和单宽流量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其量值。  相似文献   

11.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灌溉是水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在地面节水方法中,重点介绍目前我国比较先进、大面积推广的小畦灌水技术、间歇灌水技术和膜上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探索实现低定额均匀灌溉的适宜方法和技术路线,设计作物高效用水的有限灌溉制度,在陕西省杨凌区中壤土玉米地开展了不同畦田规格和灌水定额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影响的田问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田面坡度一定的试验田块,入畦单宽流量在3~61 m/s范围内,畦田宽度在4 m以内时,各处理小区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但畦田内土壤水分分布却有不同差异,当畦宽2~3 m,畦长50m时可达到较高灌水效率(Ea>80%)和灌水均匀度(DU>80%):玉米拔节-抽雄期的灌水定额处理对玉米的生长存在明显影响;不同灌水定额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畦灌试验,研究了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分析了不同畦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评价不同畦灌处理下的灌水质量及节水效益。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浆期对水分需求量最大;与漫灌(CK)处理相比,冬小麦畦灌小区30 m×3 m的灌水均匀度与灌溉效率最高,达到93.33%和84.46%,耗水量减少了5.96%,产量增加了25.3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33.24%,增收1561.61元·hm-2。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推 广适宜的畦灌模式是入畦单宽流量5 L·m-1·s-1,畦宽3 m左右,畦长30 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农业节水灌溉新5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农村新技术》2001,(11):15-15
一、田间地面灌水技术。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加%左右。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传统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四种灌水方法,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现介绍几种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6.
传统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四种灌水方法,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现介绍几种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地面灌溉是古老的田间施水技术,目前仍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全世界90%以上灌区采用地面灌溉。我国有98%以上的灌区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自南水北调工程在河北曲阳县开工以来,为了确保国家  相似文献   

18.
陈云武  朱春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49-22851
为了更精确地进行灌区灌溉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基于Mome Carlo模拟方法模拟灌水流量的变异状况,借助SRFR灌溉模型评价灌水流量变异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并建立稳健度指标反映其影响程度。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并给出了灌区畦灌方式运行的评价案例。结果表明,灌水质量受灌水流量的变异性影响越大,灌水均匀度对灌水流量的敏感性大于灌水效率。稳健度指标数值越高,说明此流量变异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程度低,稳健度达到80%以上,说明该灌水流量方案对于该区域灌水的应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地面灌溉是一种古老而广泛采用的灌水技术。目前我国现有灌溉面积中,地面灌溉仍占到98%左右,传统的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淹灌等四种灌水方法,它们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灌水定额大、均匀性不太高、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为提高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节约用水,我国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冬小麦膜缝畦灌灌水技术试验中处理多 ,取土、烘干时间长、工作量大的问题 ,提出了用实测的水流推进和消退资料确定冬小麦膜缝畦灌最佳灌水技术参数的方法 ,经验证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