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虾相对产量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煜东  姚林声 《水产科学》1993,12(10):25-27
本文提出对虾相对产量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选取一组标样进行了具体研究,建立了渤海对虾相对产量预测的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其预测精度较高,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2%,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性能较好,可望成为各种水产产量预测的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是渤海的主要渔业资源。近几年由于捕捞过度等原因,资源处于低谷,更为渔业界有识之士所担忧。亲虾作为对虾资源的补充来源,其资源的丰欠和科学管理将直接影响着秋季补充量的高低。为此,在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89年由黄海所和黄渤海区渔政局联合对烟威渔场亲虾相对数量进行调查,试图以亲虾相对数量进行秋汛产量预报,并通过亲虾的科学管理,提高对虾资源的补充强度,为对虾渔业振兴提供出路。本文仅对1989年至1994年烟威渔场亲虾相对数量调查进行总  相似文献   

3.
渤海对虾补充量变动原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长期以来对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种群渔业生物学、补充量动态、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为生产单位提供了及时、有效和准确的秋汛渔获量预报,也为渔政部门制定渔业资源管理办法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1]。但80年代后期,随着对虾池塘养殖业的兴起和发展,渤海对虾补充量逐年下降并在低水平上波动;90年代以来,补充量锐减,渤海秋汛对虾渔业迅速衰落。为了恢复和增加渤海对虾补充量,重建渤海对虾秋汛渔业,本文根据现有的调查和渔业统计资料,阐述和分析了渤海对虾补充量的动态特点、锐减原因1 材料…  相似文献   

4.
渤海区发生的对虾是黄渤海对虾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黄海区对虾发生量的88%左右(见表一),这部分虾主要为我国和日本所捕捞。它具有生长快、经济价值高、资源结构简单等特点。因此,搞好渤海区对虾秋汛渔获量预报工作无论是从对日斗争,对渔业生产,还是对渔获量预报工作的研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我省二十多年的捕虾生产历史,并对今后提高捕虾产量,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因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敬请批评指正。一、河北省对虾捕捞生产历年的变化及其现状我省东临渤海,沿海是对虾的天然产卵场和索饵场,也是春、秋两汛捕虾生产的良好渔场。我省沿海渔民捕捞对虾生产历史悠久,现仅根据二十多年作业形式、捕捞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刘海映 《水产科学》1988,7(2):15-20
在用回归方程计算的预报中,通常用标准差S给出预报值的置信区间,称区间估计。如: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宽度约为±2S。在渤海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数量预报中,由于标准差大,区间估计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而采用点估计,其结  相似文献   

7.
我们将模型Y/R=(?)用于研究秋汛对虾渔业不同的开捕期和捕捞死亡对世代相对产量(Y/R)的影响。根据渤海对虾渔业的实际情况,在限定捕捞死亡F_旬≤0.3(捕捞力量约相当于1,000对标准机帆船)的条件下,获得最大世代相对产量的最佳开捕期为9月21日。当前秋汛渤海对虾渔业的捕捞力量(约1,700—1,800对标准机帆船)太大,额外消耗能源和渔业经济效益很差。秋汛对虾渔业有明显的生长型捕捞过度的倾向。秋汛对虾渔业管理主要是开捕期与捕捞力量的管理和合理分配资源问题。限定虾流网、机帆船和机轮拖网三种主要网具的数量和它们的开捕期,是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提出了对虾前期幼虾的标志方法,论述了放流方法与增殖效果的关系。指出在渤海莱州湾水域放流幼虾的适宜时间、地点和个体规格。可以确认,在渤海放流对虾苗种增殖对虾资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渤海是黄渤海区经济鱼虾类的摇篮,是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和捕捞的主要渔场。每年六七月份,大量的自然虾苗游向近岸、河口索饵,尤其是放流增殖苗种长时间停留在河道及河口地带觅食,如不加强管理,将受到纳水和违规渔具的大量损害。因此,笔者认为渤海渔政管理的重点在伏季。一、统一认识,确保管理重点渤海对虾生产是北方渔业的支柱,为稳定渤海对虾产量和恢复经济鱼类资源,渔政管理强化了越冬场、洄游通道、产卵场和定置网禁渔期的管理,采取  相似文献   

10.
丁永敏 《海洋渔业》1982,(5):200-201
<正> 自1962年秋冬在渤海内大捕秋汛对虾以来,各水产研究所在8月份联合发布秋虾可能渔获量预报。预报的准确性逐年提高。可能渔获量是资源蕴藏量中的一部分。因此探索蕴藏量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我曾在六十年代前期,运用鱼类标志放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2~1983年渤海生产力调查资料,主要探讨了渤海浮游植物现存量(叶绿素a)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并对渤海水域的有机生产能力和渔业资源开发潜力作了估算,渤海的初级生产力为112gC/m~2·a,每年的初级生产量为1000万t有机碳,每年的水产品(鱼、虾、贝类)产量约为100万t,其可捕量在50万t以上。  相似文献   

12.
渤海秋汛对虾数量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秋汛对虾的数量预报,是我国渔业预报中比较成功的报例之一。本文简述了此项预报工作的发展过程,介绍取得预报指标——相对资源量的原则和方法、加权系数的推算以及对各种回归方程的预报效果的检验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资源水平的预报计算方法。此外,还对有争议的预报中的渔捞努力量因素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闽东海区中国对虾放流虾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澄茂 《水产学报》2001,25(2):116-119
研究了闽东海区中国对虾放流虾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同渤海的中国对虾一样,放流虾也表现出雌雄生长差异。雄性体生长较快,而雌性虾体可达到更大的个体:在相同体长条件下,放流虾体重比渤海野生虾大;体重生长拐点在102日龄左右。据此,笔者认为在7月中旬开始捕捞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渤海对虾生产较好,一九七九年秋汛又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这说明几年来保护资源是有成效的.但据调查,漏洞仍然很大,每年仅损伤幼虾一项即在一百一十亿尾以上.如果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达到年产五万吨,出口换汇两、三亿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天津近岸游泳动物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浅海位于渤海三大渔场之一的渤海湾渔场的中心部位,是渤海湾产卵场主体水域,既适于洄游性鱼、虾产卵繁殖,又适于幼鱼、稚虾等索饵、育肥、生长,地方性的鱼、虾、蟹、贝常年栖息,潮间带蕴藏着丰富的贝类资源,渤海湾对虾产卵场面积为渤海对虾产卵场面积的42%,为渤海三湾之首.天津浅海生物资源的兴衰对整个渤海渔业资源的变化影响很大.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加剧,尤其是陆源的污染导致了近海海水有机物、石油、氮磷含量的急剧增加,赤潮频繁发生,尤其是近年来,渤海每年接纳的陆源污水量达28亿t,各类污染物质70万t,入海污染物大幅度增加,致使渤海几乎成了一个巨大的纳污池;同时由于海洋捕捞强度增加,使得渤海湾渔业资源急剧下降,尤其是享誉海外的对虾资源已形不成虾汛.全面地了解天津沿岸海域经济海洋水产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是国家和地方都关注的.  相似文献   

16.
张新平  高兴权 《海洋渔业》1988,10(3):116-119
<正> 1988年渤海将实行禁止底拖网生产,也就是说渤海捕对虾生产“以流代拖”已成现实。这将给渤海鱼类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近几年随着流网捕虾迅速发展,又出现了三重流网捕虾,并有大量发展趋势。为了论证三重流网捕对虾的利弊,提出合理的捕捞意见和建议,以便制定渔业管理政策和有关法规,秦皇岛渔政站承担了“三重流刺网捕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渤海对虾洄游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昌 《水产学报》1986,10(2):125-136
本文根据渤海对虾标志放流与重捕资料、渤海大面水文调查资料、渔场统计资料以及幼虾相对数量试捕资料,对渤海对虾的洄游、分布和中心渔场的位置进行了研究。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表明:每年6、7月份,幼对虾在渤海各海湾及河口水深10米以内的咸淡水交汇处生活;8月上旬至9月下旬由“低盐高温”区(盐度为22-28%,水温为26-28℃)游向渤海中部东侧或辽东湾中部的“高盐低温”区(盐度为30-31%,水温为20-23℃)索饵;9月下旬之后,因季风影响浅水区水温下降,原冷水团所在的深水区反而成为相对的高温区,对虾集中于“相对高温区”中。中心渔场位置及其稳定程度取决于底层水温、盐度分布及它们的稳定状况。渤海对虾具有趋向于底层水温20℃和盐度30.5%的习性。  相似文献   

18.
渤海的对虾放流增殖工作刚开始,还没有详细的实验和观察资料探讨有关对虾的增殖问题。我们根据渤海对虾自然种群的一些特征,参考国外资料,讨论有关渤海对虾放流增殖中合理的放流密度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大连连洋合作养虾公司在瓦房店市谢屯镇靠近渤海岸边有一座1030亩的养虾场,对虾产量最高年份达到152吨。去年7月中旬突然暴发流行性虾病,当时长势很好的10个池中的对虾在24小时内死掉80%以上,丰收的希望顿时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来,我国渤海区的对虾资源状况较好,以产量作比较,1966~1972年的7年间,秋汛年平均产量为9,300吨,而1973~1980年的8年间,年平均产量已上升到26,000吨,约为前期的3倍。由于对虾是一年生的虾类,无论在前期或者在后期,资源量的年变动都很大,例如1979年秋汛的对虾产量高达4万吨,比1976年同期增长4倍。在渤海的3个湾中,尤以辽东湾对虾资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