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具体主持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后来,因为到地方工作,没有再做专门研究,但一直在观察农民工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我日益感到,对新一代农民工即1990年后出生的农民工,应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2.
第二代农民工是指1980、1990年后出生的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追求也不同于农民。该文阐述了第二代农民工的性格特征和主要的价值观,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应对。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较高,工作努力勤奋。然而,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安逸,从而忽视了对于精神价值的追求,所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需要大力宣传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越快.农民工问题就越突出,围绕农民工的工作问题.政府已经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比如为农民工追对工资、保障农民工的劳动安全等,但与纯粹的工人相比,在生活上。农民工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在地位上仍然属于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往往沉于下层,鲜花不属于他们,掌声不属于他们.名和利也不属于他们,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有保证的收入和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尊严.他们希望过年回家时。能培妻儿老小一个算不上失败的交待。但为此他们承受了太多生活上的艰辛和心灵上的折磨。在严寒的冬天正一点一点地侵袭过来的时候。在他们简陋的窝棚于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时候。我们怀着异样的心情,体验了农民工过冬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5.
善待农民工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对进城务工农民的一种称谓,他们是种保留农民身份的城镇务工者。他们在城市从事建筑、商业、纺织、采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般的服务性行业。就目前状况而言,农民工问题集中表现在:①在政治上,农民工没有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甚至没有得到所在务工区域内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在经济上,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不能同酬、同工不能同时、同工不能同权,甚至拖欠工资、人身伤害等各种侵权现象屡禁不止,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高且工作条件恶劣,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十分堪忧。  相似文献   

6.
姜菁 《现代化农业》2014,(11):17-19
伴随着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市民化意愿强烈,这与他们自身的特征是紧密相连的,也与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完成现代化需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身份转变及产业转移有关。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居住在城镇,导致宅基地闲置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户籍限制、国家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等因素外,土地自身的功能及现行的土地政策也是主要因素。通过制度设计、法律保障及退出机制设计,尝试盘活农村宅基地,进入市场交易,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是在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已经毫无疑问的话,现在还有很多人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工程建设单位等,并没有把享受精神生活当作农民工的一项权利。所以,很多工地上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农民工长年累月工作没有休假,配偶来探亲没有独处的房间……“饱受心理疾患之苦”,这正说明了他们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央对农民工的重视,第二代农民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在肯定第二代农民工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同时,也注意到这代农民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保持着吃苦耐劳的品性,他们的勤劳,为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作出巨大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身的命运。在这种语境下,第二代农民工的不能吃苦耐劳就成为他们的缺点,以及发展的障碍,似乎难有大的作为。表面上看来,这是成立的,但如果我们看看是如何判定第二代农民工不能吃苦耐劳,或者说他们是怎样的不能吃苦耐劳,就大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离不开农民工的参与的 ,但农民工却始终没有被他们为之效力的城市所接纳。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最大阻碍就是户籍制度 ,社会歧视及农民工与土地的关系也阻碍了他们与城市的融合。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旧的户籍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的社会身份 ,是农民工最终融入城市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由于历史遗留等诸多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带着无限的遗憾,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被取代,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职业期望值也更高。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与城市居民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然而,他们在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中并没有取得顺利的进展,这使得他们摆脱了"城乡"的束缚,形成了"脱离农村而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的新型"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们能否顺利实现城市一体化,关系到城市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研究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2,(10):16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外出进城农民工的60%以上,总量超过1亿人,正成为农民工大军的主体力量。"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记者问的文章《推进城乡改革联动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指出,从社会公平角度讲,也不应该让上亿的人口把青春献给城市,把养老负担甩给农村。韩长赋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他们的最大特征是基本  相似文献   

12.
当今农民工已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其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分化。20世纪80年以前出生的第一代农民工和20世纪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成长的家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面临的问题和市民化的诉求是不同的。研究农民工代际差异,对推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216-218
以贵州省毕节市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分析在毕节市城镇化背景下的市民化进程,探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有73.27%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农民工能适应城市生活。婚姻、留城时间、文化水平对市民化意愿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同义词,他们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主力军。然而在城市生活的他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硕果。本文对秦皇岛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活跃在城镇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已经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但由于农民工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局限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日益提高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的长期稳定就业。因此,要不断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使其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一五”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和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即“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所出生的,并在其具备劳动能力后选择外出务工的农业户籍劳动力。他们是传统农民工在新阶段的体现、延续和发展。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多的趋势,本文从概况入手,再从他们面临的问题给出建议,分析其贡献及地位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更深入的认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17.
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的农民工有多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终于给出了官方数字: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在这2000万返乡农民工当中,当一部分人苦苦寻找着新的就业岗位时,还有一些动作快的,已经开始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掌握着土地这一最原始也最宝贵的生产资料,他们本就是最天然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却也带着明显的被动与摸索的痕迹,他们的创业环境还不够完善,他们的创业形式和创业技巧还难免稚嫩。然而无论如何,被认为是"中国第四次创业浪潮主角"的他们却正在为改写自己的命运做着积极的尝试——把创业当成一种生存方式。或者几年、十几年之后,这种尝试,会改变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郭建华 《河南农业》2007,(11):41-42
一、问题的提出农民工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我国每年外出的农民工逐年增加,2005年我国有农村劳动力49695万人,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为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和影响的深入。最近一段时间内许多企业经济环境面临困难局面。导致一些企业被迫限产、停产,甚至破产、倒闭。大批农民工没有了工作,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返乡浪潮拉开序幕。有关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农民工返乡呈现数量大、势头猛的基本特点。显然。如果返乡农民工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他们的利益被忽视或漠视,处于社会的边缘,这一情况就会不利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时也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整体教育水平较老一代农民工有所提高,但是职业技能水平低下仍是制约他们实现“市民化”的主要因素。要不断创新农民工职业培训机制,把我国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植入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去,形成新生代农民工“半工半读”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具有社会价值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