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彪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73-173
随着国家一系列的动物养殖中的防疫和管理的新法规、新法案相继的出台,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畜牧业向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新修改和出台的《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以及《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对我国的动物检疫工作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另外,动物检疫相关规程的出台与落实以及检瘴过程中费用的收取下调等新政策新法案的实施,更是为我国的动物检疫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动物检疫过程中标准实施出现的问题,通过详细的论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希望能为新形势下动物检疫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地检疫是指对畜禽在离开生产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开展产地检疫是各级畜牧部门履行国家畜禽防疫法规授予的职责,是有效控制畜禽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是检疫工作向基层转移的主要内容.天津市动物检疫机构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产地检疫模式,取得明显效果,但离农业部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如何尽快在产地检疫上有所突破,为全面深入推行产地检疫奠定坚实基础,着力处理好检疫之间和检疫与助检2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动物检疫是一种国家行为,具有公益性、强制性、技术性、社会性的特点。需要用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的颁布,使动物检疫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县级动物检疫机构是行政法规授权的  相似文献   

4.
姚超 《北京农业》2014,(30):173-174
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工作时一项具有科学严谨、管理的工作,对检疫活动的监督和约束,保护市场秩序的有效手段。文章根据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防疫合格证、防疫法规的建设,保证动物检疫工作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省洞口县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运行的现有状况分析,存在人员年龄老化、文化结构不合理,经费严重不足问题,提出完善和建立长效机制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检疫体系、提高防检队伍人员素质、保障防检人员工资待遇的建议,为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基层动物检疫工作,按照《青海省畜禽产地检疫技术规程》要求,祁连县默勒镇配置数名动物产地检疫协检员协助动物检疫员开展养殖场以外分散、零星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本文简介村级动物协检员的职责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吴德华  尤向峰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51-151,163
2000年以来,广德县不断加强畜牧养殖行业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出动物产地检疫的新方法和新路子,使产地检疫工作从无到有、逐渐规范到全面覆盖。同时通过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加大动物防疫法规执法力度,既促进了全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又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从而有效保障了全县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地检疫是动物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的检疫,是防正动物疫病传播、保证健康的动物及其产品能够进入贸易、流通领域的重要环节,是将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在源头、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基础性检疫工作。但是,此项工作在我区各地开展的很不平衡,尤其是产地检疫工作不到位现象更为突出,出栏牲畜受检率明显偏低,监督工作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木文就如何搞好我区产地检疫工作的基木思路与措施谈谈粗浅意见。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产地检疫工作,是我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赋予各级畜牧兽医管理…  相似文献   

9.
《动物防疫法》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依法治理的新时代。通过对《动物防疫法》的学习认为,贯彻《动物防疫法》必须正确处理好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三者的关系。《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产地检疫工作目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编制少、待遇低、整体素质差、基础设施落后、逃检或拒检现象严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健全检疫申报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制宣传工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