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中地区自1962—1978年,成片栽植油橄榄达2万多亩,目前已有1,000余株开花结果,总产量8,000多斤。其中引种最早的汉中县褒河林场和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在1977年分别获得亩产(鲜果)842.3斤和1,040斤高产基础上,于1978年又获较大幅度增产,前者总产鲜果,1,210.3斤(平均亩产1,286.5斤),比1977年增长34.5%;后者总产鲜果4,645.2斤(平均亩产1,720.4斤),比1977年增长39.5%。更为可喜的是1973年新栽植起来的油橄榄园(城固县油橄榄场1,100  相似文献   

2.
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油橄榄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发展很快,形势大好,至今年止,全省已发展到八地三市七十二县,定植达四十五万株,并规划建立了二十三个油橄榄基地县,计划发展六十九万亩。省林科所一九六四年定植的三百一十六株油橄榄,一九七五年三百零八株开花结果,总产鲜果一万二千八百多斤,单株产鲜果最高达一百七十一斤。平均亩产鲜果四百五十斤,实出油七十六十斤。从各品种来看,连续三年(一九七四——一九七六年)平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麻城县五脑山林场现有油茶林1万余苗,其中结实面积3,500亩。1978年共产油茶籽26.5万斤,折油6.25万斤(比1977年增产60%),平均亩产茶油18.8斤。其中12.6亩高产试验林(1961年栽植),平均亩产茶油58.5斤;百亩丰产试验林(1961年栽植)平均亩产茶油30斤,5亩5年生速生丰产试验林平均亩产茶油5.9斤。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省委关于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生产的指示下,我县从1974引种油橄榄以来,迄今已发展到22万株。为了促进油橄榄生长,使能早日普遍开花结果,我们于今年三月,从达县、南江引进油莎豆700斤,分别试种在中太、富顺、城郊、古井等11个区,19个公社的油橄榄林地,共收油莎豆11,680斤,一般亩产600斤,最高亩产达1,100斤。  相似文献   

5.
1984年,思南县炉山林场在地、县各级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支持下,承办了五倍子基地731亩。三年来,通过采取留种放虫、补树植藓、抚育保护等一系列措施,1986年五倍子获得较好收成。据有关部门现场验收.基地内倍子最高亩产已达34.5斤,最高单株产量达3.24斤,较差的培林亩产也均在2斤以上,731亩五倍子生产基地平均亩产倍子9.1斤,较我区原  相似文献   

6.
我们观音山油茶场,于1958年建场,面积5,050亩。建场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通过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在千古荒山上栽植油茶3,000亩。目前,有800亩已开花结实,产量由1966年产茶果11个,到1974年产茶籽8万斤,单产茶油25斤,1975年是小年,平均单产茶油仍达22斤。其中有6分妇女试验地,产果654斤,打油60.5斤,折合亩产油101斤。另外,有4.8亩青年试验林,1973年产果1,360斤,1974年产果2,227斤,1975年产果1,897斤,亩产茶油42斤。为油茶高额丰产,克服大小年,闯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7.
卓资县罗家营苗圃职工,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鼓午下,显示出了力量,在我区育苗战线上放出了第一颗卫星。今年春季播种的小叶杨,其中有七亩(小亩)多,亩产苗十三万四千多株,如按公顷计算,即一公顷产苗量达二百多万株。除此七亩多以外,其余每亩产苗量均在十万株以上。现在幼苗高平均二十七公分左右,最高达四十  相似文献   

8.
一、烤烟。1979年总产量211.8万担,播种面积90万亩,平均亩产235斤。总产量占全国的13%,居全国第三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211斤的水平。云南是著名的烤烟产区,质量比较好,是上等香烟的必须配料,云烟质量闻名全国。烤烟1978年最高产量曾达245.27万担,单产达260斤。滇中、滇东北是烤烟的主要产区,面积在二万亩、总产在五万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9月25日讯:2014年9月17-18日,2014青川·中国油橄榄产业规范化研讨会暨中国经济林协会油橄榄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召开。来自北京、湖南、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的180位代表共聚青川,共谋油橄榄产业发展。其中,良种选育工作受到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我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长江中上游及白龙江、金沙江等长江支流,适生总面积约为450万亩。青川栽植有油橄榄8.6万亩,种植面积居四川首位。广元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16.3万亩,占我国总面积50万亩的32.6%。2013年,广  相似文献   

10.
油橄榄——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种植、提倡的木本油料树种。自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在我国引种的一些地区,相继取得了高产典型。一九七三年,广西柳州三门江林场总产22800斤。一九七五年湖北省林科所总产12800斤,平均株产35斤,最高产单株产171斤。云南省林科所一九七四年最高产单株产果197斤,一九七六年最高产单株产果224斤。30余株平均株产73斤左右。陕西汉中地区一九七四年平均株产54斤。全国已引种的15个省、市、自治区广大地区幼树已开始结实。这些事实充分的说明了油橄榄在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农垦科研所于一九七四年由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林业局哈尔墩苗圃,引种三年生文冠果苗木定植,同年从辽宁省引进种子直播育苗,目前已种植面积18.2亩。一九七七年,定植七年生幼树(其中,苗龄为三年),挂果136个,株产种子3.6斤,出种率达59.5%,直播留苗五年生幼树,结实株占总株数的95.5%,平均株产种子0.92斤,亩产种子163.86斤。其中:直播74—002幼树,树高2.95米,地径7.5厘米,结果187个,株产种子4.04斤,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我所于一九七四年开始引种油橄榄,共三十多个品种(类型),其中米扎、佛奥、卡林、钟山24等十五个品种(类型)已开花结果。一九八○年有269株结果,共产果1103斤,平均单株产量4.1斤。其中“佛奥”单株产量最高达52斤(折油11.5斤)。七年来,通过观察、比较、鉴定,表明“佛奥”为适应我区生长的一个好品种。它具  相似文献   

13.
一、我区引种油橄榄概况象征中阿两党两国人民伟大友谊的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已成为我区深受群众喜爱的新作物,栽植面积逐年增大,繁殖数量日益加多.一九六九年,我区黄枚县苗圃及黄冈县回龙三队曾引入油橄榄250株,但由于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与破坏,引而不种,栽而不管,250株幼树仅存2株.一九七二年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与具体领导下,各级科技部门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油橄榄已遍布我区十个县,46个引种点,三年时间,共栽植幼树1692株,保存1248株,大部分生长良好,已接近开花结果期,并繁殖苗木9388株,初步摸索到栽培、繁殖油橄榄的技术措施.预计不久油橄榄必将在我区各地普遍的开出友谊之花,结出友谊之果.  相似文献   

14.
奉节县新民苗圃的油橄榄是1976年从泸县玉蝉林试站引种的,共保存15个品种192株.现全林植株的平均基径14.22厘米,平均冠幅20.46米~2,其中最大植株基径达25厘米,最大冠幅55.18米~2.定植第3年就有6个品种开始试花.1979年开花植株占总株数的46.9%,结果株数占40.1%,开花结果植株逐年上升,到1982年已全部开花结果,产果5337斤,平均株产27.8斤,最高单株产果121斤,亩产573.9斤.提前3年达到省规定的近期高产稳产指标:“定植10年生以上,每年开花面占全林的70%以上,产果量大小年平均每亩300斤以上”.实现了速生早实.  相似文献   

15.
广西林科所油茶课题组在1973年组织普查全自治区17万多亩1700多万株油茶的基础上,经过13年的细致评选和无性系当代鉴定,选育出桂普32、34、38、49、50、74、101、105、107号九个油茶高产无性系,具有显著的优良性状。九个无性系亩产油都在70斤以上,其中4个超百斤,最高亩产油达125斤,比一般油茶增产4-5倍。  相似文献   

16.
<正> 西双版纳垦区1991年实有豫胶面积77.3193万亩,1901.1680万株,平均每亩24.58株(占全州橡胶面积136.4711万亩的56.65%)。其中:中幼林地面积18.0875万亩,565.9578万株,平均每亩31.29株(占垦区橡胶面积的23.4%);开割面积59.2318万亩,1154.19万株,平均每亩开割19.37株。年产干胶56293万吨(占全州总产干胶61338万吨的91.77%),年平均亩产干胶94.5千克,株产干胶4.88千克。  相似文献   

17.
王格庄公社小柱大队遵照毛主席“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和省果树研究所的积极帮助下,几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大力发展粮果生产的同时,于1969年在虎山的东南坡上,开辟了1.62亩板栗丰产田,1971年嫁接了111株,1973年补接了6株,共117株。其中红光品种107株,红栗10株。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板栗产量逐年增加。1973年产栗160斤,平均株产1.38斤,平均亩产100斤;1974年产栗623.5斤,平均株产5.3斤,平均亩产389.7斤;1975年产栗1,065.4斤,平均株产9.1斤,平均亩产657.7斤;1976年产栗976.8斤,平均株产8.35斤,平均亩产604斤。  相似文献   

18.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四千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现有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栽培。西昌是我国最早引种油橄榄的地区,也是最佳适生区之一,1982年,西昌油橄榄已发展到一万多亩,30多万株,拥有品种近百个,单株年产果量最高130公斤,最高出油率23%。 现在栽种的油橄榄,每亩种40株-50株,种植后4年试花结果,种植10年每株年产鲜果40公斤,亩产鲜果1600公斤,鲜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郧县油桐生产历史悠久,素称“油桐之乡”,历年桐油收购量居全省第二位,属全国油桐基地之一。近年来油桐生产发展更快,1983年全县油桐面积已发展到17.4万亩,比1979年的12万亩增长35%,比建国初期的4.5万亩增长四倍。桐油年产量现已达到238万斤,平均亩产桐油19.8斤(投产面积12万亩),为全省最高水平。桐油收购量增长较快,1980年全县  相似文献   

20.
铜仁地区油茶主要分布于玉屏、松桃、铜仁、江口等县。平均亩产油2.5斤(最高年平均亩产油5斤)产量很低,面积也逐趋下降。为了探索低产原因,作出合理改良。先对铜仁县10万亩油茶林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