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给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木材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25年生香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主要解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合欢木材边材和心材区别明显,边材为黄白至黄褐色,心材为深褐色、巧克力色,常有暗红褐色条纹。木材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稍大,分布略均匀,每平方毫米2~4个。导管横切面为圆形及卵圆形;导管分子单穿孔,圆形及卵圆形;穿孔板略平行及略倾斜,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呈环管束状、翼状、稀聚翼状和轮界状;菱形晶体数多。木射线非叠生;每毫米3~6根。单列射线少,多列射线平均宽为27.7μm,平均高为299.0μm,属于稍细和极低射线。香合欢木材构造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木材相似。弦切面上倒“V”字或山水状花纹明显,花纹的轮廓线为暗栗褐色;径切面为暗栗褐色条纹。径切面银光纹理不可见,射线斑纹可见。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弦切和径切板制作家具板面均美观。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日本皂英的木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木材特征为环孔材,单管孔或复管孔,在晚材中可见管孔链和管孔团,导管分子为单穿孔,轴向薄壁组织为环管状或翼状环管状,同型射线,常为多列射线2-5个细胞宽。  相似文献   

3.
木材(特征图象)的微机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微机辅助木材识别系统WIP-89”项目的发展和增补,在木材识别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即通过木才解剖图象,微机自动识别木材,现已解决针对树材中的早材至晚材,急变和渐变;阔叶树材中的环孔材、半环孔材和散孔材。  相似文献   

4.
以闽楠(Phoebe bournei)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闽楠木材的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闽楠木材弦切面易出现"金丝"般花纹;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组合主要为单管孔及短径列复管孔(2~3个细胞),导管分子穿孔板多为单穿孔,梯状复穿孔偶见,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少,主要为环管状;木纤维长度平均值1 087μm,属于中等水平;木射线不叠生,少量单列射线,多为2~3列宽木射线,射线组织为异形Ⅱ型及Ⅲ型,射线内含树胶及晶体,油细胞或粘液细胞丰富。  相似文献   

5.
为给杏(Armeniaca vulgaris)木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利用生物数码显微镜对杏木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杏木边材为黄红色至黄褐色,心材为红褐色和灰褐至带红的浅黄褐色;心、边材区别明显.环孔材;早材管孔宽1~3(稀4)列;晚材管孔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3个),少数呈管孔团,散生或斜列...  相似文献   

6.
福建柯木木材早晚材管孔的大小差异大 ,早晚材急变 ,导管的长度与孔径比值大 ;管孔的排列呈火焰状离散型 ,木射线宽窄不一 ,多数呈宽或较宽。在木材干燥中这些特征使该类木材更容易形成内外水分梯度差异 ,从而产生内应力 ,导致木材开裂翘曲和皱缩。此外 ,不同树种不同规格板材同窑干燥也是影响木材干燥质量的重要人为因素。本文就上述两方面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采用生物图像软件(IPP 6.0)表征环孔材栎木横切面管孔组织比量与分布特性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早材管孔分布对环孔材栎木板材弯曲蠕变行为的影响,利用Burger模型和五参数模型对其蠕变特性进行模拟预测,为木材弯曲加工成型、木质材料热压成型和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试不同温度条件下环孔材栎木试样(试样A为早材管孔带位于试样中部的木材试样、试样B为对照组-无早材管孔带木材试样)的应变曲线,并采用Burger模型和五参数模型对环孔材栎木蠕变应变曲线进行预测模拟,分析温度作用下早材管孔带对环孔材栎木试样蠕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试样的应变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试样A的应变大于试样B,说明早材管孔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环孔材栎木的蠕变应变。此外,在20~50℃温度范围内,试样A相对于试样B的应变增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50~80℃温度范围内,对应的应变增量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而减小。Burger模型和五参数模型对于模拟预测环孔材栎木的蠕变行为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Burger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6;而由于非线性拟合的引入,五参数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模拟环孔材栎木蠕变行为,其R~2均大于0.98。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五种落叶类栎木进行木材构造的现象,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结果表明:五种栎木均为环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木射线较宽,薄壁细胞发达,其中麻栎晚材管孔呈单孔排列,早晚材导管的直径差异小,并具有傍管带状薄壁细胞,纤维致密,容积重较大,五种栎木的力学强度和品质数都较高,其中,麻栎的静曲强度和干缩系数最大,白栎的顺纹抗压强度和硬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 19科 2 8属 3 4种主要阔叶树材的微观构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管孔数及导管分子长度与管孔直径成反比 ;各种类型轴向薄壁组织所占比率 ,按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轮界型 <傍管型 <离管型 ;按纤维长度分级 ,各级所占比率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中等 >长 >甚长 >极长 ;按宽度分级 ,各级所占比率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细 >中 >粗 >甚粗 ;纤维长宽比 >45 ;射线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单列、二列射线的木材所占比率 ,按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环孔材 <半环孔材 <散孔材 ,多列射线的木材所占比率 ,按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环孔材 <散孔材 <半环孔材 ;纤维微纤丝角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福建柯木类中的米槠、苦槠、红锥、高山锥和格氏栲的细胞构造具有共同特点。五种木材随着密度的增加导管细胞壁平均厚度变化不大,导管平均长度呈递增趋势。早晚材管孔的大小差异大,早晚材急变,导管的长度与孔径比值大;管孔的排列呈火焰状离散型,木射线宽窄不一,多数呈宽或较宽。导管的弦向直径与水分流密度呈正相关,导管长度越长,则水分传输性能越差,即径向干缩变化远小于弦向造成导管的收缩和扭曲,从而带来导管破裂,最终导致木材干燥缺陷。在木材干燥中这些特征造成木材内部温度梯度(t)/(x)或含水率梯度(w)/(x)显著增大时,对木材干燥速率有影响的水分流密度I_1值发生相应变化,只是变化值远小于木材表面向介质传递的水蒸汽量I_2,即I_1I_2。此现象更容易形成内外水分梯度差异,从而产生内应力,导致木材开裂翘曲和皱缩。此外,由于米槠等其早晚材导管的大小差异大,以及拥有宽窄不同的木射线,造成水份传导不均匀也影响木材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给樟科(Lauraceae)植物分类鉴定及其木材加工利用提供参考,利用生物显微镜对四川5种樟属(Cinnamomum)木材的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包括香樟(C. camphora)、油樟(C. longepaniculatum)、阔叶樟(C. platyphyllum)、银叶桂(C.mairei)和川桂(C. wilsonii)。结果表明,5种樟属木材结构较相似,为散孔材至半散孔材;管孔为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稀呈管孔团;具单穿孔和梯状穿孔两种类型,管间纹孔式互列;分割木纤维偶见;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极少,多列射线量多,射线组织为异形Ⅱ和Ⅲ型;射线-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及大圆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环管状为主。5种木材的差异主要为管孔大小和油细胞或粘液细胞的数量。阔叶樟和川桂木材的管孔略小,其他3种木材管孔中等。香樟、油樟和阔叶樟木材的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多;银叶桂和川桂木材的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少。5种木材木纤维的长宽比约为48~56,适用于造纸;木材结构甚细到细,耐久性较高。从总体结构特征看,5种木材均表现为过渡型,即进化中保留着原始性质。  相似文献   

12.
坡垒是海南的特类材树种,其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水垒的木材颜色、重量、结构等特征与坡垒相似,一些商家常将其混在一起,充当坡垒销售.通过对水垒与坡垒的木材构造特征进行区分,旨在为质检部门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二者的辨别依据.文章从树皮、心边材、木材颜色、花纹、管孔、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木材气味等方面分别对这2种木材进行研究和比...  相似文献   

13.
木材鉴定首先是从宏观上进行对木材的识别,研究木材的一些特征,如边材和心材,年轮、早材和晚材,管孔等。然后再从微观上进行对木材的研究鉴定,根据图片和一些木材构造元素的参数,对木材进行检索,确定木材的科、属、种。  相似文献   

14.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桐棉、古蓬、容县等3个种源为对象,比较了年轮宽度、晚材率、管胞形态、木材基本密度等指标的差异,并通过这些指标的相关关系导出了各个种源的密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种源间的年轮宽度和晚材率无显著差异且变异系数较大,其中容县种源年轮宽度最大,古蓬种源最小;容县种源平均晚材率最低,桐棉种源平均晚材率最高。种源间的管胞形态(管胞壁厚、管孔面积)和木材基本密度有显著差异,其中,容县种源的早材壁厚最厚,管孔面积最小,桐棉种源早材壁厚最薄,管孔面积最大;古蓬种源晚材壁厚最厚,管孔面积最小,容县种源晚材壁厚最薄,管孔面积与其他两个种源的平均值相似。古蓬种源平均基本密度最大为0.519 g/cm~3。上述材性指标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基于此,导出了以木材密度为因变量,考虑晚材率的管胞壁厚和管孔面积为自变量的三元三次方程回归模型,3个种源回归模型平均拟合度高于73%。  相似文献   

15.
邱坚 《云南林业》2003,24(1):20-21
木材花纹是指木材中的生长轮、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节子、树瘤、枝桠、材色纹理等因子的影响,在不同的切面上,显示出不同的形状,使板面形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总的来说,木材花纹主要是由一些大体平行但又不交叉的纹理构成的图案,给人以流畅大方、井然有序和轻松自然的感觉;其次由于木材受生长量、年代、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又给人以多变、起伏、运动、有生命的感觉,使木纹图案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美丽图案。木材花纹的形成原因是树木形态发生波沿形成层…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学》2021,57(5)
【目的】实时、同步测量楸木生长轮、早/晚材的水分吸着等温线和湿胀应变量,从生长轮尺度上揭示早/晚材的径、弦向湿胀行为规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以楸木心材同一生长轮内的独立早材、独立晚材、生长轮内早材、生长轮内晚材及生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仪联用白光显微镜成像技术,在(25±0.1)℃条件下,相对湿度以10%为梯度从0%升至90%,每个相对湿度梯度分为水分吸着阶段和平衡含水率恒定阶段:在水分吸着阶段,同步测量水分吸着等温线和径、弦向湿胀应变量;在平衡含水率恒定阶段,考察"湿胀行为"与"平衡含水率"之间是否存在滞后现象。【结果】1)在0~90%范围内任一相对湿度水平,晚材的平衡含水率均大于早材,且二者之间的差值随相对湿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晚材试样的重现性优于早材试样; 2)在径向湿胀方面,无论独立试样亦或生长轮试样的内部组织,晚材的湿胀应变量均大于早材,生长轮的湿胀应变量介于二者之间,且早材与晚材之间径向湿胀应变量的差值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大; 3)在弦向湿胀方面,独立早材的湿胀应变量最小,生长轮内早材表现出与生长轮内晚材、独立晚材和生长轮相似的情况; 4)生长轮、生长轮内晚材和独立晚材的径、弦向差异湿胀均约为1.30;当相对湿度大于40%时,生长轮内早材和独立早材的径、弦向差异湿胀呈明显增大趋势,其中独立早材增大至1.83,生长轮内早材增大至2.28; 5)在平衡含水率恒定阶段,生长轮、早材和晚材的径、弦向湿胀应变量与水分吸着阶段相比低4个数量级。【结论】在水分吸着阶段任一相对湿度水平,楸木早材的平衡含水率均小于晚材;楸木生长轮的径向湿胀行为取决于早材和晚材发生共同湿胀的净效果,晚材的湿胀行为占主导;楸木生长轮的弦向湿胀行为主要取决于晚材;早材表现出比晚材更高的径、弦向差异湿胀。生长轮、早材和晚材均可视为同步达到"含水率平衡态"和"径、弦向湿胀应变平衡态",即"湿胀行为"与"平衡含水率"之间不存在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7.
银杏木材微纤丝角及其与生长轮密度相关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银杏木材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化及其与生长轮密度相关性质的研究 ,结果表明 ,银杏木材平均微纤丝角为 1 8.5°,生长轮内早材微纤丝角较大 ,晚材较小 ;生长轮间沿径向呈减小趋势。木材微纤丝角与生长轮年龄、生长轮宽度、生长轮密度之间有较密切关系 ,建立了 5个相关模型 ,为银杏用材林的定向培育和木材加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壁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木材早晚材急变,致使径、弦向性能差异显著。研究了径、弦向弯曲荷载作用下马尾松木材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及破坏形态的差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径、弦向受力时破坏面的区别。结果表明:马尾松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是弦向大于径向,且差异显著。径、弦向拉伸断裂面均比较粗糙;剪切破坏通常发生在管胞间,裂纹会沿着纹孔的边缘扩展,纹孔常呈现出完整形态。弦向受力时,拉伸断裂面表层管胞扭转现象明显,管胞壁产生裂隙,剪切破坏发生在径切面的木射线细胞处。径向受力时,拉伸断裂面表层管胞无明显扭转现象,剪切破坏发生在早晚材边界处。  相似文献   

20.
对降香黄檀及市场上5种假冒降香黄檀木材进行了取样及实验室解剖,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对降香黄檀及假冒木材的树木性状、木材构造特征、材性和用途进行了描述,从木材宏观和微观构造的角度浅析了降香黄檀与假冒木材之间的天壤之别,其结果表明:降香黄檀木材具有独特的辛辣香气,而5种假冒树种均无特殊气味;肉眼下,5种假冒木材与降香黄檀相似,其纹理和色泽均多变,鬼脸或不规则花纹均可见;肉眼下,降香黄檀弦切面具明显波痕,而5种假冒木材均无波痕;微观下,降香黄檀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均叠生,而5种假冒木材均不叠生。以期望为大众提供识别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