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基本的问题,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就业保险.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否.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有一个很有影响的口号,叫作“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那个时代要急于“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是那种“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的道路.而农民没有这种积极性.教育农民的口号便喊响了。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千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事隔不到一年。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中央再次作出承诺:明年各项支农政策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一系列要“加大……力度”的指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共中央两年间连续发出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村工作,足见中央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视。更是让人见识了新一届政府关注“重中之重”的鲜明立场。 说起农村、农业.也就不能不提起农村、农业中的主体——农民.中国社会问题研究专家陆学艺教授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中国城市化就是要了你的土地,要了你的树、你的粮食却不要你的人.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很粗暴地把农民排除在外面。”陆学艺分析现在许多城市暴力频增时说:“大量的农民因为没有任何知识积累.在被水泥化的土地里他们找不到经济来源.他们试图去融入城市。可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发展的巨大鸿沟.许多城市都需要现代技术.而大量农民只懂得简单的手工。因为国家特殊的户口体制.农民也没有所谓的低保.吃饭也就成了问题.再加上土地是被城市剥夺的,他们会对城市抱有敌意.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城市治安问题突出的原因了。” 广州最新的调查显示.仅有两成的人对城市治安表示放心。“不只是这些问题.我们担心的是集体情绪的仇恨城市。”“从道义说,中国的农村养大了城市,城市应该反哺农村.但是现在没有.这成了关系紧张的根本。” 春节如约而至。生活于华灯霓虹中的都市人开始盘点这一年劳动的收获.精心绘制着明年的宏伟计划。而对于终日辛苦劳作为城市建设增光添彩的广大打工者来说.这一刻最渴望的就是回家,和父母、爱人、孩子一起过个团圆年!匆匆的脚步、沉重的行李,在大大小小的汽车站、火车站里,来来往往的人潮中.农民工们的身影随处可见。 不论这一年,他们给予了这个城市多少汗水、泪水。得到了多少理解和认同,甚至受到了多少歧视和伤害,这一刻,他们要做的就是回家.安顿自己.养精蓄锐.鼓足勇气以使自己明年面对城市人异样的目光时不再怯懦和回避。不知道没有了农民工身影的城市是否繁华依旧、光彩依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中国的农村养大了城市,中国农村的打工者创造了城市! 那么.作为让一些农民羡慕不已的城市人他们叉是如何看待这些进城农民和农村的呢?对于那些梦想融入城市至今仍在城市边缘挣扎的进城农民来说。他们眼中的城市、城市人又是怎样的呢?对此.本刊记者春节期间随机采访了一些相关人士.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在一定意义上最能揭示出20世纪初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社会民主发展的轨迹和中国民主化程度。政治参与的扩大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没有农民的政治参与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整个国家的政治现代化。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时农民的政治参与进行疏理.这时中国农民政治参与以后的发展有参考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构建国家制度可容纳的农民政治参与成为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蔡占查 《农家顾问》2009,(11):14-15
他没有很多赚钱的手段和技巧,有的只是农民的善良和淳朴,凭着一股坚强和韧劲.从最传统的种地开始,他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经过十多年的滚动发展.奇迹般地在自己承包的盐碱地里创造出了百万元的财富!近日,笔者专程去采访了这位“传奇农民”——河北武邑县清凉店镇郝周村村民郝振动。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不能脱离农村实际.以理论谈理论,而要站在农民的立场考虑问题,从农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方面做起.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最根本的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因为“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是通过不断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应特别重视贫困农村农民的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广大农民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正阔步行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金光大道上。当人们陶醉于眼前美景的时候.冷不丁回头一看.物质温饱问题解决了,而“文化温饱”问题的解决却远远地滞后.两者差距越拉越大.不少乡村或相当多的乡村别说没有文化室、图书室.没有乡土文艺骨干.就连最基本的文化活动经费也没有分文.群众的文化科技生活非常匮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全面、系统承担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决策咨询、经营管理体制的职能机构,整合所有资料.研究全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问题和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宏观决策提供全面、系统、详实、可靠的资料依据.统筹城乡社会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农民生活保障最基础的资源储备。在近一个世纪前,解决农民的土地所有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首要问题。经历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后,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在现阶段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和最重要的财产形式,农民拥有了土地承包权.就拥有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和财产权。这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处理好土地承包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反映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制定农村基本政策的落实.基本经营制度稳定的大问题.把当前农村出现的土地承包问题作为化解农村矛盾、稳定农村、稳定农民、稳定农业的工作内容来抓。目前,农村土地承包问题日益突出.现就土地承包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了12个村.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解决好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在作风上更加扎扎实实,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在工作上真正把农业放到重要位置,关心农业,支持农业。一要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中国农民占人口的80%,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中国农民不但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们最可靠的同盟军,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重要的依靠力量,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作…  相似文献   

13.
种子是特殊的商品。说它特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种子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民是我国最广泛而弱势的群体,农民的事就是大事,农民的利益要保护没有商量,有时涉农的经营与纠纷不单是经济问题,不能简单套用市场经济的法则来解决,而更多是政治问题,需要从社会安定的角度来解决。二是种子是国民“衣、食”数量和质量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中,农民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权利主体。笔者认为,中国农民保护自己的权利主要有三种方式: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灰色途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民的私力救济。对于这些途径,它们在中国的存在各有其独特原因,应从法治的眼光对它们进行取舍和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政府最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难题。在我国部分农村,依然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除了种地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本文针对拓宽非农就业渠道的途径.谈了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从广大农民最渴求的事情入手,从群众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抓起.始终把广大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避免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要把当前农民求富、求知、求美、求安、求乐的愿望变为现实。引导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的全面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现在大家基本公认.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曾经先后兼任过3个村的支部书记。下面就如何组织农民问题,谈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实现农民的小康。要实现农民的小康,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农民的减负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惠兰 《甘肃农业》2005,(11):22-2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多次说过,“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甘肃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您对中国农民的基本本看法是什么?中国农民有那些主要特点?应当如何对待中国农民?”这是日前一位读者朋友在来信中向我的连发三问。经过琢磨之后,在此我以中国农民最可敬最可爱最可怜最可怕为题作答,以求大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