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会英 《落叶果树》2009,41(6):39-39
生活史习性:梨木虱在我县境内一年发生5代。以成虫在枝干的树皮裂缝、剪锯口、落叶、杂草、土缝中越冬。越冬成虫在梨花芽膨大期开始出蛰活动,梨花芽露白期是出蛰盛期,第一代卵产于梨芽基部或短果枝的叶痕上,以后几代卵多产于叶面中脉沟内,或叶缘锯齿内。  相似文献   

2.
梨木虱是我国北方梨区的主要害虫 ,近年来在汾阳市梨园偏重发生 ,严重影响果农经济效益 ,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供果农参考。1 梨木虱的危害规律梨木虱在汾阳 1a(年 )发生 3~ 5代 ,以成虫在枝干的树皮缝内、杂草、落叶及土隙中越冬。 3月中旬 (鸭梨花芽膨大期 )开始出蛰活动 ,3月下旬为出蛰盛期 ,末期在 4月上旬。第 1代卵主要产在短果枝叶痕上、花蕾、嫩叶与芽的茸毛里 ,盛花期前半个月为产卵盛期 ,卵期7~ 1 0d(天 ) ,由于越冬成虫寿命与产卵期长 ,故造成以后世代重叠。以后各代的卵多产在叶片上 ,尤其在叶脉附近最多。2 …  相似文献   

3.
刘志群 《落叶果树》2004,36(1):58-58
梨木虱是我市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面积广、危害重、损失大。该虫在我市1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果园地面落叶下、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成虫2月中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底3月初(鸭梨花芽鳞片露白)。产卵初期在3月上中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4月中旬是卵孵化期,第一代若虫在4月中上旬至5月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旧城乡2001年将鸭梨嫁接为黄冠梨。近几年我们对该区黄冠梨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对黄冠梨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梨木虱和梨黄粉蚜,现将2种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梨木虱①发生规律1年发生5~6代,以成虫主要在枝干的树皮裂缝内,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隙中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黄冠梨花芽膨大期)开始出蛰活动,3月中旬(梨花鳞片露白期)为出蛰盛期,3月下旬为出蛰末期,出蛰期长达1个月左右,此期危害比较严重。成虫出蛰后,即在1年生新梢上取食为害,交尾产卵。第1代卵出现于3月中旬,盛期在4月中旬,末期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梨木虱是为害梨树的主要害虫 ,由于具有分泌粘液的特性 ,常将相邻的 2片叶片粘在一起 ,若虫栖息其中为害 ,虽喷药但不易接触虫体 ,造成防治上的困难 ,以致早期落叶 ,影响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因此 ,要首先了解梨木虱的发生特点 ,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 ,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1 发生特点 梨木虱以成虫在梨园杂草落叶下及树皮缝隙中越冬 ,一年发生 3~ 5代 ,一般为 4代 ;越冬成虫于 3月上旬 (鸭梨花芽膨大期 )开始出蛰活动 ,3月中旬至 3月下旬为出蛰盛期 ,出蛰后 ,即在 1年生新梢上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 ,交尾产卵 ,第 1代卵初期于 3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正>1发生规律在我县一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树体枝干裂缝内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土缝中越冬。次年梨树花芽萌动期成虫出蛰,3月下旬为出蛰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第1代若虫大量发生,以后各世代重叠,若虫有群集性,喜阴暗,多栖息于卷叶或重叠叶片的缝隙内。  相似文献   

7.
中国梨木虱1年发生6~7代,以成虫越冬,越冬的主要场所是果园的落叶下、杂草间,其次为树干皮缝内等。成虫在2月中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底3月初.正值鸭梨花芽鳞片节间露白;产卵初期在3月中上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4月中旬是卵孵化期,第1代若虫集中在4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龄期较齐,以后各世代交替,虫龄不齐。  相似文献   

8.
以梨木虱为试材,通过收集2012年和2014年山西太谷梨园温度及物候信息,研究了其与梨木虱发育历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梨园内6d平均温度达0℃时越冬成虫开始出蛰,至8.5℃时,越冬成虫达到出蛰盛期,从出蛰至高峰期历时25d;当6d平均温度达12℃时越冬成虫产卵达高峰,从开始产卵至盛期历时18d;当6d平均温度达15℃时第1代若虫发生高峰,从第1代若虫开始出现至盛期历时18d。试验表明,早春梨园梨木虱的防治最佳时期是成虫出蛰盛期和卵孵化盛期,此时正值玉露香梨花芽开绽期和80%~90%落花期。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2002~2004年在江苏铜山大庙镇对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梨木虱在江苏铜山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活动。气温0℃以上、天气晴朗时出蛰刺吸芽、梢汁液,并交尾产卵。4月初为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卵主  相似文献   

10.
<正>1梨木虱1.1发生规律梨木虱1年发生5~6代,以成虫主要在枝干粗皮裂缝内、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隙中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黄冠梨花芽膨大期)开始出蛰  相似文献   

11.
1黄河故道地区梨木虱的发生规律梨木虱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生的世代不同。在黄河故道地区每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树皮缝隙内、粗翘皮下、机械伤疤里、落叶杂草及土缝隙等处越冬。据多年观察,每年2月上中旬,成虫开始出蛰活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入出蛰盛期。出蛰后,成虫多集中在1年生枝条上取食,补充营养,然后进行交配产卵。卵主要产在短果枝叶痕上、花蕾和叶芽的两侧、芽腋和果台轮痕等部位。第1代成虫在5月中旬开始发生,第2代成虫在6月上中旬出现。由于越冬成虫产卵期长,造成了以后世代的重叠。2防治措施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按照梨木虱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梨木虱是我省梨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本地以中国梨木虱为主,占80%~90%;辽梨木虱次之,占10%~20%。现将其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生规律中国梨木虱在我区1 a(年)发生4~5代,均以越冬型成虫在树干主枝翘皮、裂缝中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以及土缝中越冬。当旬平均气温达-3℃时即可出蛰活动,而气温下降时,又躲入各种隐蔽场所,气温回升时又外出活动。当旬平均气温达3℃时为出蛰盛期,旬平均5.8℃(约3月中旬)大部分越冬成虫已出蛰并产生第1代卵。鸭梨花序分离期为成虫产卵盛期,终花期为第1代若虫盛孵期。成虫产卵部位随梨树物候期…  相似文献   

13.
1 发生规律 在我地区1年发生4~6代。以成虫在树上裂缝、剪锯口、杂草、落叶及土石缝隙中越冬。梨树花芽膨大时,越冬成虫大量出蛰。越冬成虫对温度敏感,当气温平均达1℃以上时,特别是晴朗天的中午,成虫便出来活动。成虫主要在新梢、叶柄、叶片中脉及叶缘锯齿上产卵,叶背极少。成虫生殖力强,平均每雌虫产卵295粒左右,当气温低时,则潜回越冬场所,产卵过程可延至开花期。梨树开花时卵大量孵化,第1代若虫主要潜入芽鳞片内或群集于花簇基部和未展开的嫩叶内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梨木虱在北京市平谷县果产区一年发生4~5 代,以冬型成虫在树枝干裂缝内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土缝中越冬。1 月底出蛰,2 月中旬交尾,2 月底3 月初产第1 代卵。第1 代成虫5 月上旬出现,第2 代成虫6 月中旬出现,以后世代重叠,9 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梨木虱发生和降水量有关,降水多则发生轻。防治上,清洁果园可杀死部分越冬成虫;越冬代成虫产卵前,是化学防治的一次关键时期;世代重叠后用0-9% 爱福丁、24-5% 爱福丁、1-8% 爱福丁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桃潜叶蛾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研究表明,桃潜叶蛾成虫平均寿命为85h;成虫以产卵器刺破桃叶下表皮,将卵产在叶肉组织内;卵无色透明,椭圆形,无硬卵壳,平均大小0.23mm×0.26mm;越冬虫态为成虫,场所为梨、栗、杨等树皮缝内、落叶及杂草下面;在昌黎一带1年发生6~7代,越冬代成虫4月初杏盛花期出蛰。  相似文献   

16.
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规律 该虫在松原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树洞及玉米、蓖麻等残株内和向日葵盘上结茧越冬。次年5月上旬化蛹,5月末陆续羽化。越冬代成虫羽化1周后开始产卵,卵期7~8d,6月上中旬始见幼虫。幼虫危害期30~40d,7月下旬化蛹,蛹期10d左右,7月下旬始见第1代成虫。  相似文献   

17.
苹果小卷叶哦在吉林省白城地区苹果园为害严重,1991年受害树早期落果,虫果率达60%。以上。1992年采用以性诱剂预报方法,田间定期调查,指导树上防治,效果良好。1 生活史和习性苹果小卷叶蛾在白城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幼令幼虫在树干、枝杈的粗翘皮结小白茧越冬,来年4月下旬苹果树花芽开绽时幼虫开始出蛰,后沿着枝条爬到幼芽、嫩叶和花蕾上进行食害。6月中旬老熟化蛹,成虫出现5—7天开始产卵,卵期一周左右。6月末7月初田间出现第一代幼虫,7月上旬幼虫大量孵化,幼虫往往  相似文献   

18.
<正>1黄斑卷蛾1.1危害状黄斑卷蛾主要危害苹果的叶片。苹果花芽期,初孵幼虫先咬食花芽,苹果叶展开后,幼虫吐丝将几个叶片连接起来,使苹果叶片卷成团,幼虫在内取食叶肉,危害的叶片呈网状。严重时,叶片仅留下粗叶脉。1.2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4代,以冬型成虫在杂草、落叶等场所越冬。翌年春季,苹果花芽萌动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交尾,越冬代雌成虫将卵产在枝条上,卵期为5 d。蛹期12d。成虫对糖醋液和黑光灯有趋性。幼虫有吐丝缀叶和转移危害的习性。  相似文献   

19.
<正>危害仁果类的叶螨主要有3种:山楂叶螨、苹果叶螨和苜蓿红叶螨。1发生规律果树发芽期,山楂叶螨越冬雌虫大量出蛰,正是苹果叶螨和目蓿叶螨越冬卵孵化期,此期3种叶螨可同时防治。苹果树落花后,山楂叶螨第1代卵大量孵化期,正是苹果叶螨和苜蓿叶螨第1代成虫尚未大量产卵以前,成虫活动盛期,此时用药可以消灭山楂叶  相似文献   

20.
辛恒 《山西果树》2003,(4):46-46
1 梨小在樱桃园的发生与危害习性梨小在天水樱桃园每年发生 3代 ,越冬代成虫于 4月下旬至 6月下旬 ,第 1代成虫于 6月中旬至 8月上旬 ,第 2代成虫于 7月下旬至 8月下旬出现。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的表土 (占 70 % )、树皮翘缝、枝干的分杈处、剪锯口的翘皮中 (占 3 0 % )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 ,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对糖醋液和果汁有很强的趋性 ,趋化性在羽化初期尤为突出。其产卵也主要在晚上进行 ,卵多集中在嫩梢顶部向下第 3~ 7叶的背面 ,以 4~ 5叶最多。危害主要以幼虫蛀食新梢 ,有转梢危害的习性 ,当蛀食到木质部时开始转梢 ,一头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