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优质水产品参与国际贸易 ,大力推行无公害商品蟹养殖十分重要 ,这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维护中华绒螯蟹声誉 ,促进养蟹业发展的关键性课题。本文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产地环境和蟹池条件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应建在无“三废”(废水、废气、固定废弃物 )污染的地点 ,环境安静 ,交通方便 ;空气质量符合《GB 30 95 - 1 996标准》。要求水源充足、新鲜、溶氧量在 5mg/L以上 ,水质符合国家《GB 1 1 60 7- 1 989渔业水质标准》。蟹池形状以东西向的长方形为好 ,单池的面积宜在40 0 0m2 以上 ,水深 1 .2…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们在章丘市垛庄水库管理处鱼种培育池内进行了彭泽鲫健康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6亩,长方形,东西走向。池深2米,坡比1∶2,池底平坦,淤泥厚度20厘米,保水性能良好。水源为库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SC1050——2001)》的规定。池塘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池塘周围环境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要求。2郾清塘、注水2003年3月19日,对试验池进行干池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清塘1周后注入新水80厘米。3郾鱼…  相似文献   

3.
通过进行南美白对虾高密度无公害健康养殖试验,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高产、稳产、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无公害对虾养殖模式,获得了显著效果。养殖池面积1.87hm2,放养南美白对虾苗543.05万尾,虾苗体长1.0 ̄1.2cm。经117 ̄120d养殖,收获南美白对虾56018kg,平均每1/15hm2产虾2000.64kg,对虾成活率67.05%,总产值134.44万元,扣除生产成本63.28万元,获利71.16万元,平均每1/15hm2获利25414元。  相似文献   

4.
一、幼虾大棚增温培育技术1.环境条件(1)培育池场地选择:在成虾养殖池内选择避风向阳的虾沟或低洼地方建幼虾增温培育池;并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供电正常。(2)水源、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2.培育  相似文献   

5.
试验池面积0.53hm2,池深2.5m,每0.067hm2放养全长3cm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0.31万尾、鳙Aristichthys nobilis 0.11万尾、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0.11万尾,每15d泼洒复合芽孢杆菌Bacillus;对照池面积0.667hm2,池深2.5m,每0.067hm2放养草鱼0.29万尾、鳙0.15万尾、白鲢0.15万尾,不泼洒复合芽孢杆菌。在泼洒复合芽孢杆菌3d后,检测试验池和对照池水质,研究复合芽孢杆菌对水质净化的作用。结果表明:试验池塘全年COD、氨氮和非离子氨水平分别比对照池低6%、18%和41%,而透明度(28%)和溶解氧则增加。复合芽孢杆菌对养鱼池塘水质具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青虾成虾池塘养殖技术 (一)环境条件 1.水质要求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两项标准规定,其中溶解氧应在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0~8.5,透明度25~50厘米,硝酸氮、硫化氢不能检出;底泥总氨〈1%。  相似文献   

7.
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寒冷,鱼类便进入了越冬期。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殖每年封冰期都在5个月左右,最大冰厚可达80 ̄100cm。由于在越冬期内鱼类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新陈代谢水平降低,抗病力明显下降,所以,鱼类养殖应当加强越冬期的管理,避免由于管理不善而引起的越冬鱼类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越冬池的选择和清整越冬池最好选择背风向阳不渗水的池塘,面积在1hm2左右为宜,靠近水源,底泥不超过20cm,保证越冬池冰下有效水深在1.5m左右。选好的池塘,每公顷用750 ̄1500kg生石灰或60 ̄70kg的漂白粉干法彻底清塘,晾晒3 ̄5d。如果原塘…  相似文献   

8.
为顺应当今回归自然,追求绿色食品和健康消费的潮流,水产养殖业正向着健康、持久的方向发展。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水产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微生物制剂因其无残留、无污染、无毒副作用,在水产界应用逐渐广泛。2 0 0 2年,我们将微生物制剂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进行了对比试验,情况如下。1 试验材料1 .1 试验池 地点:汉沽农场养殖场。面积5 .3hm2 ,共2 0个池塘,每个0 .2 7hm2 ,池深2 .0m。对照池3个,共0 .87hm2 ,其他条件和试验池均相同。1 .2 微生物制剂 采用沧州市水产研究所和青县旺发生物饲料厂研发的涌发牌益水素。1 .3…  相似文献   

9.
复合池塘养殖系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组成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有机结合构成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应用于草鱼苗种培育,研究了该系统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在760 mm/d的水力负荷率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NH4+-N、NO2--N、NO3--N、TN、TP、COD和T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56±3.71)%、(50.73±3.95)%、(46.33±4.95)%、(27.99±2.78)%、(58.15±3.38)%、(29.60±2.24)%和(84.49±1.77)%;湿地出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结果表明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对养殖用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武清爽 《内陆水产》2006,31(3):33-33
1池塘建设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进排水方便、保水保肥性强的池塘,池深1m ̄1.5m,塘底泥厚度30cm ̄40cm,池塘面积0.2hm2 ̄0.33hm2,东西走向。2池塘种植种藕前15d ̄20d,每667m2施发酵鸡粪等肥800kg ̄1000kg,将肥料撒匀,并将底泥耕翻耙平,然后用80kg ̄100k  相似文献   

11.
一、环境条件1.场地选择及水质要求应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的场地,并符合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水源要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养殖池水质要符合NY5050《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池水透明度保持在  相似文献   

12.
二、河蟹塘混养(秋季)(一)环境条件1.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养殖场周围3公里内无威胁养殖用水的污染源。2.水质要求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两项标准规定,其中溶解氧应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0  相似文献   

13.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PB522、浓度为1×10-7。使试验池养殖水体中的NO2-N含量维持在0.0034 ̄0.0634×10-6;NH4-N在0.0027 ̄0.4681×10-6;COD在3.48 ̄5.82×10-6;平均每666m2产量为647.3kg;对照池为462.6kg.试验池比对照池产量高出39.93%。  相似文献   

14.
刘志华  任玉珊  刘丽 《河北渔业》2014,(6):37+39-37,39
<正>绥中县的海参养殖与山东和辽南相比,起步较晚,从2004年开始建池养殖。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到2013年底,池塘养参面积达到2 667hm2,但平均单产较低只有600kg/hm2,主要是参苗的成活率较低,平均只有15%左右。2011-2013年针对海参养殖过程中苗种成活率低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海参的生态习性,改进了一些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2012-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开展了镜鲤鱼苗养至鱼种(80:20模式)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利用美国大豆协会80:20池塘养殖模式、豆粕型膨化浮性饲料和零水体交换养殖技术将镜鲤鱼苗养至鱼种,并进行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示范。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本试验的地点设在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实验示范基地。选择面积为0.2hm2的3口试验池塘作为试验池。所有的试验池都备有增氧和换水设备。水源来自地下井水。水源水质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试验期间三口试验池均不换水,只补注新水,以补充自然蒸发和渗漏造成的水体损失。试验结束后,三…  相似文献   

16.
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生态环境良好,水源有保证,并符合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水源水质要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养殖池塘水质要符合NY5050《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厘米以上。池塘要求面积以2000-7000米^2为宜,水深以1.2~1.5米为宜。池塘底泥要求壤土或沙壤土,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  相似文献   

17.
对湖北省荆州市某养殖公司十口井的水质指标进行了测定 ,并根据《渔业水质标准》(GBll60 7-89)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 8 3 8 -2 0 0 2 )评价了其水环境质量。此外 ,还结合养殖公司生产情况 ,初步探讨了地下水环境质量与鱼类养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比较分析了2种黄颡鱼高产无公害养殖模式下所取得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每hm2投放4~5cm黄颡鱼种苗82 500尾,采用主养黄颡鱼、套养主要大宗淡水鱼类(草鱼、鳙鱼、鲢鱼和鲫鱼)的混养池塘生产的总商品鱼每hm2的产量比单养池高出26.1%,其中每hm2比单养池多产出大宗淡水鱼3 105kg,而两种模式中每hm2黄颡鱼产量相当,均在7 500kg/hm2以上;在养殖效益方面,单养池的平均利润为71 550元/hm2,混养池的平均利润为91 770元/hm2,混养池比单养池平均高出20 220元/hm2。因此,主养黄颡鱼、套养主要大宗淡水鱼类(草鱼、鳙鱼、鲢鱼和鲫鱼)的混养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改善水产养殖产品品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传伦 《水产科学》2000,19(3):44-45
人类所需食物完全来自生物圈,其中98%来自土地,2%靠水体提供. 我国水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国内陆水域面积约1733万hm2,其中大小河流面积667万多hm2,湖泊面积733万hm2;水库水域面积200万hm2;池塘总面积126万hm2;大陆海岸线长18000 km.  相似文献   

20.
以河蟹单品种养殖池塘为对照,通过河蟹、青虾和塘鳢混养模式,检测养殖水体水温(WT)、pH值、透明度(SD)、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Mn)和氨氮(NH4+-N)的变化,比较单养各混养模式的水体动态变化及产出效果。结果表明:混养池水温(WT)变化范围为19.1~31.5℃,pH值6.8~7.7,SD 35.0~60.0 cm,DO 5.1~7.6 mg/L,TN 1.53~1.79mg/L,TP 0.135~0.235 mg/L,CODMn7.86~8.59 mg/L,NH4+-N 0.35~0.48 mg/L,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和国家三类水指标(GB3838-200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水温和pH值外,混养模式与单养模式水质差异性显著。混养池平均纯收益为89 735元/hm2和91 860元/hm2,单养池平均纯收益为65 250元/hm2。混养比单养池多26 61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