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发挥珍稀濒危植物的园林观赏价值,对成都寺观园林珍稀濒危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的应用种类、数量、生长状态、保护状态、园林配置和古树名木,并在此基础上为珍稀濒危植物在寺观园林中更好地应用及保护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保护区有关植物调查资料基础上,研究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种类和特征,掌握了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并提出保护对策,以为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保护区有关植物调查资料基础上,研究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种类和特征,掌握了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并提出保护对策,以为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安徽琅琊山珍稀濒危植物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稀濒危植物是急需进行保护的珍贵资源。该文调查了琅琊山风景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并对这些植物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琅琊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大通县的珍稀濒危品种类型,陈述了大通县珍稀濒危植物品种的严重问题。提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报道了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濒危的原因。广东的珍稀濒危植物具有组成丰富、区系复杂、起源古老、成分多特有、用途广泛和分布局限等特点。在分析其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林  耿其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793-3798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深入了解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其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推进.概述了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的常用标记方法,包含形态标记、染色体标记、生化标记及DNA分子标记.同时,归纳了影响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循环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珍稀濒危植物,就是由于内在机理和外在机理的共同作用下,出现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接近消亡的植物。如对其不采取及时的保护措施,将很快灭亡。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现状,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机理阐述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业科学》2007,(7):84-84
6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龚洵及其课题组完成的“云南部分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及濒危机制研究”项目通过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研究积累了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本底资料,从生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了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机制,提出了有效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调查研究与统计,湖北省自然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论述了该地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的属和种的区系地理分布特点,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宁德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德市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28种,隶属于15科24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这些珍稀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组成多样,有较明显的热带性质,特有现象突出,具有广泛用途和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快速评估技术,利用野外样线和样方调查资料,分析了九龙县主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探讨了威胁珍稀濒危植物生存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提出该县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七溪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七溪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77种,包括稀有植物7种,渐危植物10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种、国家二级保护有11种,江西省二级保护11种、省三级保护53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最近邻点距离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的巢域和珍稀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短尾猴空间分布的类型是随机分布外,其余动物均为聚集分布,23种珍稀动物总体呈现强聚集的特征;珍稀植物种群分布的密度比较小,绞股蓝等24种为聚集分布,仅黑钩栲为强分散型分布,其余的种群因分布太少未能求出分布类型.由此说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的生态位潜在空间比较大,珍稀植物种群间构成了较为良好稳定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5.
于2004~2007年对河南的珍稀保护常绿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南分布有1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常绿乔木和23种省级童点保护常绿乔木植物;并对它们的观赏特性及其园林利用价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评价,最后,对其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蕴藏的珍稀濒危植物125种,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112种,通过对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的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汾河源头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春燕  岳建英  李晋川  王文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17-12619,12640
汾河源头珍稀濒危植物48种,隶属于21科37属,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1种、三级保护的有3种;山西省一级保护4种,二级保护6种,三级保护14种。文章在分析汾河源头珍稀植物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人们对稀土元素生物学效应 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许多论点。从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赋存、稀土元素对植物光合 作用的影响机制、稀土元素对细胞中Ca的竞争取代机制、稀土元素对生物体内自由基的清除机制和 稀土与生物大分子的紧密结合及在细胞水平的定位五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稀土元素对于植物体作用 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稀土农用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统计表明,温州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4种,隶属22科3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24种 1级保护植物3种,2级保护植物31种 温州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过渡性强、成分特有及起源古老等特征 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华南、华东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