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全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1、危害症状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  相似文献   

2.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1危害症状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花期发生受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大豆耐菌核病育种中亲本的耐病性,对黑龙江省346份种质资源进行大豆菌核病耐病性鉴定。研究采用茎干割裂法和离体叶菌丝接种法两种鉴定方法对大豆种质进行菌核病耐病性综合鉴定,茎干割裂法鉴定大豆种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的死亡率,离体叶菌丝接种法鉴定大豆种质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病害的扩展速度,综合2个鉴定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大豆种质对菌核病的耐病性。采用茎干割裂法共鉴定出31份耐病材料,然后采用离体叶菌丝接种法对茎干割裂法鉴定出的31份耐病材料进行发病级别鉴定,共鉴定出1级发病材料9份,2级发病材料13份和3级发病材料5份。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共鉴定出2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和1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的病害,2005年北安市发生面积达50万亩,发病率达3~5%,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的品质,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大豆耐菌核病育种中亲本的耐病性,对黑龙江省346份种质资源进行大豆菌核病耐病性鉴定.研究采用茎干割裂法和离体叶菌丝接种法两种鉴定方法对大豆种质进行菌核病耐病性综合鉴定,茎干割裂法鉴定大豆种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的死亡率,离体叶菌丝接种法鉴定大豆种质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病害的扩展速度,综合2个鉴定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大豆种质对菌核病的耐病性.采用茎干割裂法共鉴定出31份耐病材料,然后采用离体叶菌丝接种法对茎干割裂法鉴定出的31份耐病材料进行发病级别鉴定,共鉴定出1级发病材料9份,2级发病材料13份和3级发病材料5份.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共鉴定出2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和1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  相似文献   

6.
大豆菌核病在我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为我市常发病害。人夏以来,我市出现持续阴雨天气,降水量大,高湿寡照,对大豆菌核病发生十分有利。据统计,全市大豆菌核病在九县一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及危害,发生面积达666.1万亩,占全市大豆种植面积的69%,病害严重的局部地块造成绝产。据调查,近两年来大豆菌核病在我市有加重发生趋势。为叨实做好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工作,笔者针对此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豆菌核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大豆病害.大豆菌核病以菌核潜伏在土壤、病残体或混在种子内,并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引发大豆菌核病.由于气候的影响,致使大豆菌核病在我市每年都有发生,发生面积高达40余万亩,给我市大豆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结合我市情况就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而大豆纹枯病为害茎部和叶片。病株生育不良,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茎上病斑呈不规则形云纹状,褐色,边缘不明显,表面缠绕白色菌丝,后渐变褐色,上生褐色米粒大的菌核。叶上初生水渍状不规则形大斑。一、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  相似文献   

9.
大豆菌核病也叫白腐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分布比较广泛,在黑龙江省各地区引发的大豆菌核病,给农业建设带来巨大困扰,也给大豆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旦大豆菌核病发病面积呈上升趋势,将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农民收入。本文对大豆菌核病发生和防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甲壳质、低聚糖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甲壳质1 500 mL.hm-2在开花期、结荚期各喷洒一遍对大豆菌核病防治效果63.7%,与农利灵防治效果相当;2%甲壳质3 000 mL.hm-2大豆增产作用明显,增产11.7%,与农利灵差异极显著。建议在大豆菌核病防治中甲壳质与农利灵混合使用,以减少化学药剂用量,稳定生物药剂防效。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是杜蒙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大豆病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要做好大豆生产,就要防治好大豆病害。根据大豆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笔者将大豆菌核病及大豆疫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大豆菌核病及其防治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全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一、危害症状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  相似文献   

13.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根腐病是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病害,一般土壤潮湿地块或多雨年份发病严重,病情指数较高。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大豆根腐病1.1发病原因1.1.1土壤温度的影响。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温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豆菌核病危害症状、侵染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更好地防治大豆菌核病,提高大豆产、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生原因1.1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大豆菌核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马铃薯、白菜、向日葵、胡萝卜等383种寄主植物。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  相似文献   

17.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全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菌核病是由大豆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大豆产区加强菌核病的防治非常的重要。在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确保大豆绿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把长效治理和应急防治结合在一起,尽量以农业防治为主,还可以使用一些化学或者是生物防治。尽可能的减少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大豆绿色、高产、优质、高效,优质高效。1大豆菌核病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吴彦玲  朱少宇  吴娟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76-176,178
分析了大豆菌核病的发病原因,总结了其发病规律,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大豆菌核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以为大豆持续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拜泉县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的大豆田间病虫害,2005年在我县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达130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