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多年养鱼的池塘,由于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风雨、水流侵蚀塘埂,使塘中积存大量淤泥和腐殖质,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第二年养鱼产量。现将改造方法介绍如下。 一、寒冬晒塘 把塘水放干,利用立冬至立春这段季节,由于日夜温差大,温度最低,潜伏塘底的有  相似文献   

2.
<正> 搞好鱼塘冬季整修与消毒,是改善鱼塘环境条件,冻死病原体,减少鱼病发生,提高鱼类成活率的重要措施。1 鱼塘整修“四改”法:1.改小塘为大塘,加宽塘埂或合并小塘,使水面宽大,容氧充足,利于增加单位面积的放养量。2.改浅水塘为深水塘,先。行排干塘水,深挖并担走淤泥污物,然后加深鱼塘  相似文献   

3.
晓杰 《河南水产》1998,(4):21-21
搞好鱼塘冬季整修与消毒,是改善鱼塘环境条件,杀死病原体,减少鱼病发生,提高鱼类成活率及产量的重要措施。1 鱼塘整修“四改法”:①改小塘为大塘,加宽塘埂或合并小塘,使水面宽阔,溶氧充足,增加单位面积的放养量。②改浅水塘为深水塘,排干塘水,深挖并担走淤泥污物。加深鱼塘或加高塘埂,增加储水量。挖出的塘泥还可作肥料。③改漏水塘为保水塘。堵塞鱼塘漏洞缝隙,使其保水、保肥。④改死水塘为活水塘。整修鱼塘的排灌渠道,确保鱼塘常年排灌自如。  相似文献   

4.
本市十二万亩池塘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开挖建成,经过十多年的高密度养殖,在饲养管理中施放大量有机粪肥,投放许多精饲料和青饲料,加之,养殖鱼类的排泄粪便,池水中死亡的生物体和每年塘埂坍塌冲刷流入塘中泥砂相混合,在鱼塘底部形成一层很厚有机质淤泥层,使鱼塘变得越来越浅。淤泥中包藏  相似文献   

5.
薛志成 《齐鲁渔业》2000,17(2):13-13
新挖鱼塘清塘消毒的目的是杀灭鱼塘中的各种病原体、敌害生物和野杂鱼类,改善水质条件,为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鱼种的成活率。目前,用于鱼塘消毒的药物很多,但效果较好,最常用的药物是生石灰和漂白粉。1生石灰消毒法 此法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达到清塘消毒的目的,还可中和和改变底泥的酸碱度,使塘水呈弱碱性反应,提高塘水的缓冲能力,同时还可补充水中钙离子含量。使用时有干法和带水清塘2种方法。一般采用干法,但在水源不便和不易排干水的鱼塘中可带水清塘。1. 1干法清塘消毒先将塘水排至 5~ 1…  相似文献   

6.
对虾养殖如何科学清塘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清塘的意义清塘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养殖前彻底清理池塘,消除淤泥,杀灭害鱼、害虫等,目的是保证养殖动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常规的土塘、高位塘和冬棚在放养对虾前都必须清塘。因为长期养殖,底部积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死亡藻类和淤泥等物质,这些物质腐烂后会分解产生很多的氨氮、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7.
1、鱼塘清整与消毒 1.1鱼塘清淤 使用多年的养殖池塘,池底往往沉积着大量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这些有机废物经腐烂、分解后在池底形成淤泥,而淤泥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因此,当淤泥沉积到一定厚度时,必须及时清除。养殖鱼类细菌性病害发病率的上升与池底淤泥不及时清理有一定关系。淤泥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及孢子等,挖除多余的淤泥可大大降低侵袭性病害的发生率。一般来讲,池底淤泥厚度只需15cm左右,这样既使水体有一定肥度培育浮游生物,满足水产养殖生物对天然饵料的需求,又可减少致病菌的滋生场所和细菌密度。因此,每年对鱼池清整时,必须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  相似文献   

8.
罗开和 《科学养鱼》2002,(10):24-24
为了探索池塘养殖低成本高效益的途径,笔者在2001年5月至2002年3月底进行一池双茬养殖土塘虱(土鲶)和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的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1.鱼塘条件本次试验选取一口靠近水渠边的鱼种塘,面积3亩,平均水深1.5米,鱼塘水源清新充足,进排水方便,塘底平坦,淤泥较少。2.鱼塘修整及清塘4月底排干塘水,清除塘边杂草,细致检查塘堤漏洞并堵塞好以防逃鱼,然后按每亩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曝晒三天后回水至50厘米,放水进塘时用密网布过滤防止野杂动物入塘。3…  相似文献   

9.
一、清塘关 在鱼种放养前必须认真进行池塘清整消毒,杀灭病原菌以提高鱼种成活率。其方法是把鱼塘池水抽干,挖掉塘底过多、过厚的淤泥,并使塘底曝晒数日,同时清除塘内杂草,整修加固池埂,堵塞漏洞,平整池底,有条件的此项工作应提早进行。然后在鱼种放前10~15天用药物清塘消毒,每亩可用生石灰75~100千克或茶籽饼80千克,最好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10.
<正>在鱼类养殖越冬过程中,由于冬季气温低、池塘水冷,大多数养殖鱼类摄食减少,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减缓,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这时如果养殖户疏忽了冬季鱼类养殖管理,那么很有可能养殖鱼类在越冬期间会体质虚弱,容易发生疾病甚至死亡。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注意事项。一、准备工作首先,要建好越冬池。池塘的淤泥厚10厘米以内,铲除杂草。先晒塘,再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150~200千克,再用生石灰干池清塘,每亩用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在科技入户指导过程中就底质改良的一些体会概述如下:一、池塘底质改良的意义池塘经过长时间的养殖,池底淤泥中积累大量的残饵、鱼类粪便与腐殖质,淤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在每年冬季利用起捕鱼类的时机开展一次池塘清整和底质改良可以减少这些因素的耗氧。池塘清塘与底质改良既可以清除野杂鱼、消灭或减少病原,也改善了水质,确保池塘有良好的初始环境,有利于养殖鱼类放养后的水质调控。池塘底质改良是池塘健康养殖的必然要求,也  相似文献   

12.
张金宗 《内陆水产》2003,28(4):25-26
农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放养鱼种鱼苗季节已到,要想夺取高产,实现增产增收,实施八项措施是关键。1清塘消毒春季正是冬闲鱼塘消毒的大好时机,应及时抓好此项工作,为夺取全年成鱼高产丰收增效打好物质基础。水源充足的池塘可以先干塘放水,挖去多余的淤泥,保持10~15厘米深即可;铲除塘边四周杂草,睹塞漏洞,加高加固塘埂,修整环山沟、防洪渠,改小塘为大塘(0.33~0.67公顷/口),改浅水为深水(2~3米),增加蓄水量,扩大鱼种投放数量,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养殖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鱼苗、鱼种放养前要用药物清塘消毒,杀灭敌…  相似文献   

13.
村夫 《齐鲁渔业》2007,24(12):42-42
鱼塘经过1年的使用,都会沉积大量的食物残渣、鱼类粪便以及垃圾等,而且塘泥中也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当进入高温天气后就会发酵而消耗大量的溶氧,从而导致水质恶化。另外,这些塘泥中还可能会含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将会影响第2年鱼类的健康生长,造成减产减收,甚至会导致整塘的鱼死亡,使其绝收。因此,要利用冬季这一有利时机,对鱼塘进行全面的修整。  相似文献   

14.
<正> 1 认真整塘 彻底清塘1.1 整塘 整平池底,消除过厚的淤泥,曝晒池底使有机物分解。修整池埝和进排水渠道、闸门等,填好漏洞裂缝。1.2 药物清塘 利用药物清除各种不利于罗氏沼虾生长的敌害生物。最常用的效果好的药物有漂白粉(含有效氯32%)和生石灰(CaO)。干法清塘时,前者用量为 75kg/hm~2,后者用量为 750~1500kg/  相似文献   

15.
鱼、虾、蟹养殖池塘清塘排水水质及污染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估计混养鱼、青虾、河蟹养殖池塘清塘时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实验选取三种类型池塘(混养鱼塘、青虾塘、河蟹塘)各5口。混养鱼塘清塘时一边捕捞一边用潜水泵排水;青虾塘在捕捞完成后即用潜水泵排水;河蟹塘在捕捞完成后1个月左右采用自流装置从表层开始排水并滞留30 cm水于塘内。采集三类池塘清塘前塘内水样及清塘过程中排水口水样,分析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和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以塘内水质和排水口水质的监测值估算了污染物的表观排放强度和实际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塘内水位下降,混养鱼塘和青虾塘排水口的污染物浓度显著提高(P0.05)。混养鱼塘的实际污染强度显著高于其表观污染强度(P0.05)。然而河蟹池塘污染物的实际排放强度却显著低于表观排放强度(P0.05)。结果提示以塘内水质来估算池塘养殖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明显误差;通过改进排水技术可以削减养殖污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低产鱼塘的制约因素较多,但主要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要使塘鱼高产必须抓好以下改造技术措施。一、加深鱼塘,扩大水面。要想获得较高的鱼塘产量,为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浅塘小水面鱼池,屯水量较小,鱼类栖息范围窄,自然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鱼产量直接受到抑制。那么此类鱼塘的改造,主要是浅塘改深塘,小塘改大  相似文献   

17.
池塘是鱼类的生活场所,池塘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肥育。鱼池经过整修和清塘后,可以改善水体状况,提高苗种成活率,增加成鱼产量。清整池塘好处是: 1、杀灭对养鱼有害的野杂鱼和水生昆虫。 2、清除杂草,杀灭潜伏的细菌病原体、寄生虫等,减少鱼病发生。 3、清出淤泥,加固池埂,保持鱼池深度。鱼池整修最好在冬季晴天进行。池底经冰冻、曝晒可使底土疏松,改善土层通气条件,加速腐殖质分解,有利于增肥水质,促进饵料生物繁生。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池塘高效集约化、高密度混养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的种苗、饲料、施肥等投入不断增加,经过长时间养殖,池塘底部的淤泥也在不断增厚。通常池塘淤泥的厚度>60 cm,一些集约化鱼塘淤泥厚度甚至达到120 cm[1]。当池塘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急剧增加时,会破坏池塘中原本的酸碱平衡,酸度的升高会破坏水质,进而导致鱼类自身抵抗力下降,最终造成鱼类疾病暴发和流行,影响池塘的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一、基础先打牢鱼病预防的基础工作有三点:清塘、鱼种消毒和合理放养。清塘的第一步是对鱼池进行清淤改造、冻土晒塘,以扩大水体容量,铲除鱼类寄生虫及中间寄主、致病微生物的生存土壤,减少有害物质和耗氧因子。第二步就是使用清塘药物。首选生石灰,在苗种放养前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20.
乌鳢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Ophiocephalusargvus)(又名乌鱼、火头、生鱼等)属鳢形目,鳢科,是以小型的野杂鱼类为捕食对象的肉食性鱼类,其肉味鲜,适应性强,是黄河滩涂鱼塘套养鱼类的最佳选择,因此利用有利的自然优势,进行乌鳢的人工繁殖极为必要。2003年,我们在位于黄河滩边的俩沟渔场,进行了乌鳢人工繁育试验,获得成功。1亲鱼的收集饲养2002年底把捕捉到的乌鳢亲鱼分成九组,平均体重1.4公斤,放在1亩大小的鱼种塘里,同时准备350公斤野杂鱼置于附近的小鱼种塘里,继续投料饲养,开春后,适当向亲鱼塘施粪肥,每日捞取3公斤左右的小鱼喂养亲鱼。2培育池清塘消毒人工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