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菜豆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6个菜豆品种单个壮龄叶片及3个菜豆品种群体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浓度及土壤水分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蔓生类型的菜豆单个壮龄叶片的光合速率均高于矮生类型,而且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矮生类型菜豆单个壮龄叶片光合速率低且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两种类型菜豆群体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两种类型菜豆的株形、群体结构不同造成截获光能多少不同所致。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室盆栽茶梅的光合特性,为温室茶梅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盆栽茶梅为试验材料,采用美国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结果】(1)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光合作用的饱和点为221μmol/m2·s,补偿点为13.9μmol/m2·s。叶温27.5℃时光合速率最大,超过时逐步下降。(2)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环境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其中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3)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与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3.
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冬季日光温室生产条件下的黄瓜光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单个叶片及黄瓜单株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单个壮龄叶在CO2浓度400μl/1环境条件下,温度高达40℃时仍有明显光合作用,其值为正常温度条件下叶片光合作用的44%。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苹果梨不同枝条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规律,探讨苹果梨"光午休"现象产生的原因。[方法]以延边地区苹果梨树为试材,使用英国生产的LCi便携式光合仪,通过测定苹果梨叶片的各种光合作用参数,研究苹果梨不同枝条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苹果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均呈双峰曲线,夏季中午时有明显的"光午休"现象。新梢、无果短枝和有果短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相似。[结论]7、8、9月苹果梨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较为剧烈,果实的成长能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有果短枝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3个种源异株荨麻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栽条件下以3个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 L.)种源为对象,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的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测定,阐述了光合作用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异株荨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峰值在9:00和15:00,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Pn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所致;浙江天台县异株荨麻的Pn值明显高于其他2个种,表现出显著的高光合效率特性;不同种源异株荨麻的光合生理特性参数有显著差异:浙江天台县异株荨麻的光补偿点比其他2个种源的异株荨麻低,而光饱和点比另2个种源的高,说明其光能利用区间较宽;浙江天台县异株荨麻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低于其他2个种源,异株荨麻在CO2饱和点以下,Pn随CO2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说明增大CO2浓度可大大提高光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陈威晓  王玉梅  陈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2,(29):14237-14239
[目的]研究遮阴处理条件下艾纳香的光合特性。[方法]在盆栽条件下,以1层(7%~10%)、2层(15%~20%)、4层(30%~40%)3种不同遮阴处理的艾纳香叶片为对象,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进行比较测定,阐述光合作用对艾纳香光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1层遮阴艾纳香叶片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峰值在10:30和13:30,"谷底"出现在12:3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2层遮阴和4层遮阴的艾纳香光合作用微弱,整个白天一直在0值附近上下波动。艾纳香药用植物光合速率值大小顺序为1层遮阴艾纳香>2层遮阴艾纳香>4层遮阴艾纳香;光合速率(Pn)响应的大小顺序为1层遮阴艾纳香>2层遮阴艾纳香>4层遮阴艾纳香。[结论]1层遮阴艾纳香的光合速率值明显高于其他2种光照处理,表现出明显的高光合效率特性;叶片对不同强度光合有效辐射的光响应特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秋季盆栽枸骨冬青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枸骨冬青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值呈双峰曲线,且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8.35μmol/(m2·s);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影响枸骨冬青光合作用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度、温度,而气孔关闭则是产生光合"午休"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嫁接无籽西瓜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西瓜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2x有籽西瓜与3x无籽西瓜,嫁接西瓜与自根西瓜的光合作用特性无显著差异。西瓜的光合作用表现出前期较弱而后期较强的趋势;不同叶位以距坐瓜节位邻近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其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典型双峰曲线,表现明显的逃命中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罂粟果实膨大期,对正茬、迎茬、连作2 a、连作4 a处理的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参数进行了测定,旨在研究连作对罂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罂粟正茬、迎茬、连作2 a处理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连作4 a处理的光合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正茬、迎茬和连作4 a处理的光合速率下降(午休)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而连作2 a处理的光合速率下降(午休)主要原因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正茬处理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迎茬、连作2 a和连作4 a处理的光合速率,分别高出2.71、2.28、2.31μmol/(m2.s).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活体测量的方法,分析了日光温室中郁金香品种狂人诗叶片的光合作用,以及温度、光照、气孔导度等因素对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狂人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呈双峰曲线型变化,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日光温室内狂人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12~18 ℃,光饱和点约为1 140 μmol/(m2.s);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CO2落差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499 3x-0.158 6,r=-0.998 0**.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保护地黄瓜在增加CO_2浓度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增加CO_2浓度可促进黄瓜的光合作用,提高细胞CO_2浓度,降低气孔导度。在增施CO_2条件下,冬季保护地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而正常条件下保护地内CO_2常出现亏缺,从而抑制光合碳同化,并引起所谓的“午休”现象。冬季保护地黄瓜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于CO_2亏缺所导致。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对冬茬黄瓜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冬茬日光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的温、光、水、气和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同生育期,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存在两种类型,以双峰型曲线变化的叶片占多数。冬茬黄瓜光合日变化总的趋势与光照强度变化一致,光合速率以深冬最低,秋末最高,早春介于前两者之间。采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初步表明:深冬和早春晴天条件下均以温度和CO2浓度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秋末以光强影响较大。各生育期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与水分利用效率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大棚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为材料,在不同天气下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结瓜期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单峰型变化,日均最高值均是嫁接黄瓜略大于自根黄瓜:嫁接黄瓜和自根黄瓜的胞间CO2浓度均呈"U"型变化,叶温均呈倒"U"型变化,且在同一时间两者叶温几乎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
以嫁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材料,在不同天气下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结瓜期净光合速率,并分析其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大棚嫁接黄瓜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单峰型变化,胞间CO2浓度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呈"U"型变化,叶温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呈倒"U"型变化。晴天嫁接的黄瓜,其净光合速率的最优化多元回归方程为y=26.077 5+0.000 6x1+15.809 0x3-0.080 4x4,阴天为y=72.594 6+0.043 6x1+2.812 9x3+0.187 6x4;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晴天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顺序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阴天为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叶温。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农牧交错带油葵旺盛生长季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和光合"午休"原因,使用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6400XT)于内蒙古武川试验站(2013年7月24日—7月28日)测定了晴天条件下油葵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油葵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峰值显著高于下午的峰值,观测期间平均高出11%。对油葵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温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相似,也呈现双峰曲线,并且两者的峰值要早于光合速率的峰值。对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饱和水汽压差,对蒸腾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饱和水汽压差和温度。油葵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11:00,最高值为2.71g/kg。观测期间,在油葵光合速率下降的阶段均表现为胞间CO2浓度增加,气孔限制值下降。因此,造成该地区油葵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红桤木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讨气象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4月24日、10月10日和11月20日呈单峰型,而6月11日和8月9日呈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密度、大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普通玉米、超甜玉米和糯玉米为材料,在拔节期进行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性能指标日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9:00,10:00,12:00,气孔导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在其他时间点3种类型玉米的日变化曲线大体趋势一致,呈单峰型,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超甜玉米,超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普通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冬小麦品种(系)光合及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冬小麦品种晋麦47、杂交品系2912、07DZ24和07DZ29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从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角度研究各品种(系)开花期旗叶的光合参数及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晋麦47和07DZ29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2912和07DZ24呈双峰曲线,且07DZ29的Pn高于其他品种(系)。晋麦47和2912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日变化呈"V"型;07DZ24和07DZ29的ETR日变化呈单峰曲线,Yield日变化呈"W"型,说明这2个品系利用光能效率较高。07DZ29光响应曲线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最大,其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中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产量(AQY)和光合有效辐射区间(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的差值)也高于其他品种(系),表现出明显的光合优势,但其叶片、叶鞘和茎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系)。2912光响应曲线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最小,其光饱和曲线特征参数中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产量(AQY)和光合有效辐射区间也明显小于其他品种(系),表现出较弱的光合潜力,然而,其叶和叶鞘单位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却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  相似文献   

19.
以吉林通化、长白、白河、汪清和黑龙江带岭、海林、牡丹江7种源的花楸幼苗为材料,对其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体积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种源花楸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峰值在12:00-14:00,蒸腾速率峰值则出现在12:00,气孔导度为"一峰一谷"曲线,而胞间CO2体积分数为"双谷"曲线;种源能够显著地影响花楸的气体交换参数.牡丹江和汪清种源光合作用比较强,气孔导度和胞间CO2体积分数较低;各气体交换特性与环境因子都有一定相关性,其中,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影响,蒸腾速率主要与气温和叶温有关,气孔导度与空气湿度相关性最高,胞间CO2体积分数则对空气CO2体积分数的变化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以盆栽3年生柳叶榕(Ficusvariolosa)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先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柳叶榕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4933μmol/(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