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楠属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子的发芽力是判断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楠木属中桢楠、细叶楠及浙江楠等3树种的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所作的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活力与种子发芽力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它可作为确定种子活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热带油料树种风吹楠的播种繁殖试验结果:风吹楠整个果实土壤播种萌发率高达90.52%,种子土壤和沙床播种萌发率分别为68.75%和64.81%,但整个果实沙床播种萌发率仅为12.64%。整个果实和种子的土壤播种苗都生长良好,生长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及生长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河沙、草炭土、园土及三者的混合土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下短序润楠种子发芽及生长具有显著差异,混合土和黄心土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均明显高于河沙和草炭土,但草炭土的叶片展开时的苗高最大。不同基质处理下的短序润楠幼苗的生长特性表明,幼苗早期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其方程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8,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根据Logistic曲线方程上两个生长拐点可以将短序润楠的生长过程划分为渐增期、速生期、缓增期,其中处于速生期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均超过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岛油楠主要分布区6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种子性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及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油楠种子表型变异进行了讨论,运用相关分析对种子性状间及其与地理因子、种子萌发、幼苗发育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油楠种子性状在种群间及种群内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子各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4.45%,即群体内变异远大于群体间变异;种子性状与地理因子间相关性较差;系统聚类可将油楠划分为3类,且与各地理分布区有高度吻合性;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特征的种群间差异极显著,种子萌发率与种子性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种子千粒重与幼苗地径、苗高分别存在极显著、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种子千粒重越大,幼苗初期地径、苗高越大。本研究对油楠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苗木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方法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不同激素处理和不同贮藏方法,对短序润楠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分析其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浓度100mg/LNAA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势最高,说明该浓度下的NAA能促进种子的发芽速率。土壤保湿贮藏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因此土壤保湿贮藏是提高短序润楠种子萌发能力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赤霉素、双吉尔(生根粉)、吲哚丁酸、萘乙酸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设置6个浓度梯度浸泡处理刨花润楠种子24 h,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处理对刨花润楠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得出4种较优的处理:赤霉素50 mg·L~(-1)处理,种子发芽指数最高,发芽天数最短,幼苗平均苗高最高,是属于快长型的;萘乙酸100 mg·L~(-1)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但发芽指数最低,平均发芽天数最长,幼苗平均苗高最矮,是属于慢长型的;而双吉尔100 mg·L~(-1)、吲哚丁酸300 mg·L~(-1)处理,种子各项指标居中,发芽生长不快不慢。在实际育苗过程中,这4种处理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7.
海南油楠资源概况及其培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楠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生产生物柴油,在我国其野生资源仅分布于海南岛.文章概述了油楠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资源分布,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育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试验,对其资源培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海南风吹楠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资源非常少,种子难得、发芽率低,天然更新难,渐危种,为了探索海南风吹楠的育种技术,经过2a多的播种试验,总结了海南风吹楠的种子采收运输、育苗基质、催芽处理、以及小苗管护技术,使海南风吹楠的种子的出苗率为91.6%,出圃率高达90%以上,使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出圃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黑壳楠容器育苗技术及年生长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苗床整地、基质配置、种子储藏、播种、幼苗装袋、苗期管理等环节介绍黑壳楠容器育苗技术,调查分析了黑壳楠1年生容器育苗在贵阳市的年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10.
从苗圃地选择、整地与作床、种子处理、播种、苗期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滇润楠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刨花楠开花结实习性及其种子贮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刨花楠开花结实习性,并进行了种子不同贮藏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刨花楠开花结实期在不同坡向上差异明显,花期阳坡早于阴坡8 ~ 10 d,果期则早4 ~ 5d;刨花楠盛花期为4月5 ~ 15日,果熟盛期为6月中下旬;不同贮藏方法和贮藏时间刨花楠种子的保存率、发芽率、发芽势均有较明显差异,以低温湿沙贮藏效果较好,贮藏半年后种子保存率达100%,发芽率、发芽势达71.67%.  相似文献   

12.
寻找贮藏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种子的有效方法,设计在3个温度条件下共计12组贮藏处理进行试验。通过采用四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对不同的贮藏方式的火力楠种子生活力进行连续5个月测定。结果 TTC法测定火力楠贮藏在12组处理中,处理h(塑料瓶密封低温冷藏贮藏)的生活力最高,经过聚类分析,处理h和处理g(塑料瓶密封常温贮藏)可作为日常贮藏火力楠种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发芽床、不同浸种方式、不同加温措施和不同贮藏时间对刨花楠(Machilus pauhoi)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发芽床中,珍珠岩是刨花楠最适发芽介质,种子发芽率达75.2%;不同浸种方式可提高刨花楠种子发芽进度,其中以100 mg/L GGR浸种处理效果最佳,第25天时发芽率可达18.8%;相比浙江省地方标准要求,25℃恒温处理种子发芽进度明显较快,尤其在第20天和第25天的以芽率为对照的3~4倍;贮藏时间对刨花楠种子萌发影响较为明显,不贮藏直接萌发,最终发芽率达75.2%,0~5℃贮藏10 d最终发芽率为52.4%,贮藏20 d最终发芽率下降至27.6%。  相似文献   

14.
《湖北林业科技》2017,(6):14-19
本文以多年生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为材料,采取室内控温系统模拟低温胁迫条件,研究不同浓度CaCl_2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宜昌润楠幼苗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激素AB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究CaCl_2对润楠幼苗抗寒性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1)宜昌润楠幼苗在-5℃条件下喷施5 mmol/LCaCl_2后叶绿素含量最高。(2)宜昌润楠幼苗在5℃条件下喷施25 mmol/LCaCl_2后丙二醛(MDA)含量最低。(3)宜昌润楠幼苗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通过喷施CaCl_2能影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4)宜昌润楠幼苗在-5℃条件下喷施25mmol/LCaCl_2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5)宜昌润楠幼苗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通过喷施CaCl_2能提高SOD和POD的活性,其中在0℃条件下,宜昌润楠幼苗经5 mmol/LCaCl_2喷施后的SOD活性达到最高,在-5℃条件下宜昌润楠幼苗经5 mmol/LCaCl_2喷施后的POD活性达到最高。(6)宜昌润楠幼苗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通过喷施CaCl_2能提高激素ABA含量,在-5℃条件下喷施5 mmol/LCaCl_2后ABA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浙江楠苗木物候及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浙江楠种子采集,处理、种子千粒重、优良度、种子大小及育苗方法进行了观测试验,对其苗木物候及生长规律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交趾油楠是东南亚热带重要的优势珍贵用材树种,本文对交趾油楠的分布、用途、种子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引进交趾油楠种子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其种皮硬实导致发芽困难的问题,开展了播种催芽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破皮或者60~70℃温水浸泡可以加速交趾油楠种子发芽时间,显著提高交趾油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整齐一致。文章对播种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苗期管理和造林保存初期表现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以促进交趾油楠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梗润楠栽培试验及生长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梗润楠(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树形为伞形、小枝叶浓密、树体整齐,是亚热带城市较好的绿化树种。长梗润楠采种后应对种子进行沙藏处理,翌年2~3月份进行播种可获得较高发芽率和较多幼苗。育苗试验表明,不同育苗基质、施肥处理苗高、地径、生物量差异十分显著,最佳处理为山地红壤 菌肥,伴磷酸二氢钾基肥,并辅之以30g尿素 20g磷酸二氢钾追肥,生长过程中隔2个月喷氨基酸叶面肥,比对照(山地红壤 河沙基质)苗高提高96.6%,生物量增加105.5%。2年生幼树的树高和地径年生长高峰在5~8月。  相似文献   

18.
观赏苗木穴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观赏苗木进行穴盘育苗的种子处理,基质处理,穴盘选择,播种设备,催芽处理,种苗培育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刨花润楠对硝酸铅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刨花润楠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硝酸铅处理下的地上和地下生长指标、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叶绿素含量以及电导率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300 mg/L)的胁迫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过高浓度的胁迫则抑制生长.刨花润楠幼苗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以及保护酶SOD活性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略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刨花润楠幼苗对硝酸铅具有一定的抗性,适宜在一些硝酸铅污染地区进行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20.
虎皮楠、交让木育苗技术及苗木物候与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虎皮楠科的虎皮楠、交让木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及育苗方法进行了观测试验,对其苗木物候、根系生长、苗木生物量分布及苗木高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